尼莫談人脈

2015年10月時在績優股夢想家發表的文章,最近被翻出來順便就跟網友們分享,尼莫出社會時是沒背景沒資源的noboday,打滾15年到今日雖然還是noboday不過起碼以生存而論自認已站穩腳跟,認真回想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其實絕大部分的表現最終都都來自於朋友支持

今天剛好滿40,一隻腳踏進棺材的年紀,希望自己的表現對得起一路以來提提攜尼莫的貴人和好友們,也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一些年輕朋友們用不一樣的視野和方式來經營自己

====================

尼莫談人脈

先講結論,人脈重點在於

1)打開恐懼感跨出第一步

2)自己要有實力,有實力才有人脈

3)正確使用種子法則讓人脈雪球加速滾大

2003年剛退伍時沒什麼人脈,在事務所待得很悶,某天休息時間閱報,讀到一篇短文講人脈,才驚覺自己沒錢沒背景沒臉蛋沒人脈,要成功根本不可能

運氣很好,沒多久跟高中同學聚餐,同學聊到參加衛道中學校友會,但裡面青黃不接,想多找點年輕人加入,問自己有沒有興趣,正苦於沒有管道打開人脈的尼莫馬上就答應

校友會費用一年1.2萬,35歲以下校友半價一年六千,印象中那時月薪31.5K的自己還猶豫了一下要不要花這筆錢

過沒幾個月想離開事務所,原因除了悶之外,在休息時閱報讀到Donald Trump的一篇專訪,川普說年輕人沒背景沒資源想成功只有一條路:做業務,心裡就起了想挑戰業務工作的想法

問題來了,從大學念會計系以來都被當成專業人士訓練,對業務工作完全沒概念,甚至連做哪一行的業務都沒概念

運氣很好,隔沒多久在校友會聚餐時坐對面的是一位在投信當分公司主管4X歲的學長,聚餐時學長聊到團隊中剛好在找沒有經驗的新人…

就這樣誤打誤撞地進了投信作DS,後來才知道,在整個金融業而言,投信從業人員很少是很小的圈圈,要進投信運氣成分很高

之後繼續在校友會打滾,一年多後有個5X歲的學長問說他們扶輪社要成立扶青團(扶輪社子團體,招收30歲以下的年青人,培養未來的扶輪社員,每月聚會一兩次,費用也很低),問尼莫有沒有興趣參加,年輕時傻傻地搞不清楚狀況純粹想多認識人就說OK加入,進去後才知道裡面七八成都是扶輪社友的子女

雖然身分財力顯然和其他扶青團成員不相當,反正參加不太花錢就待著,但在這種團體要認份,裡面重要職位是以父執輩在扶輪社的影響力來決定的,像我們這種沒有父執關係血統不對的成員輪不到

Anyway,在扶青團還是結識了兩三個好朋友,當中一個2年後去哈佛念MBA還拿了Baker Scholoarship(相當於哈佛的書卷獎),目前在香港金融業,聯絡依然很頻繁

投信待一兩年後對財富管理行業的玩法不是很苟同,想離開投信業回事務所發展時另一位扶青團的好友介紹了外商銀行的工作,轉換到外商銀行作法金時事務所和投信的人脈在打聽客戶資訊時都幫了很多忙

循此模式,2007年去上海後很快就加入上海台大校友會,台大人在台灣誰也不服誰好像根本沒有校友會在運作,但到了海外倒是還蠻團結的,在台大校友會也結識很多年紀相仿可以一起交流中國經驗的好夥伴

內人一開始到上海時都是在製造業擔任財會主管,但製造業工廠都在市郊,後來也是台大校友會的學長推薦才找到市區的服務業工作,薪水也從小台幹的六七萬行情直升到1X萬的中台幹行情,那時內人30歲

但必須坦承在上海時比較失敗的是不太參加當地台商或金融業台幹聚會讓自己發揮舞台受到侷限,主要原因是除了工作忙,很多台灣人聚會若非是晚上的酒場就是周末的高爾夫球場或麻將場,這幾個自己都玩不來,另外就是地理特性緣故,住在人民廣場旁邊,剛好離台灣人多的古北和金融業人多的浦東都有一段路,要聚會都要特別跑去不方便,如果一開始就住在古北或浦東也許人脈經營會大不同

清楚人脈的重要性,2012年回台後朋友推薦加入扶輪社毫不猶豫就加入了,扶輪社特性是社友來自不同行業且每周聚會一次2小時,一個社幾十個人(台灣扶輪社平均約60人)就等於在大多數行業都有諮詢對象,每週聚會也都安排不同主題演講,一年聽幾十場也能學到不少東西

費用方面傳統扶輪社因為每週要聚會,且聚會場地都是水準以上的飯店,故基本費用不便宜,在中部大概一年十萬,北部據說還高一點,但扶輪組織有在試行網路扶輪社以吸引年輕族群(目前台灣扶輪社友平均年齡6X歲),據說台北已經有了,費用應該低很多

下一個人脈目標是加入高爾夫球隊,但幾年內難以成真,等小孩大一點需要陪伴的時間少了之後再規劃了

講那麼多主要就是要回應Jackie講的,人脈要靠自己主動去耕耘,你不主動跨出去,宅在家中孤芳自賞,或是縮在螢幕前面狂敲鍵盤,都不會擴充人脈,這也是我們一直鼓勵社員參加社團實體聚會或是視訊聚會的原因,人脈根基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最終還是面對面花時間磨出來的,網路的虛擬聯繫可提供交流便利性但無法提供面對面互動時讓情感增溫的效果

另外現實的講,人脈也是講實力的,有實力才有朋友,你要有被利用的價值人家才會看重你

很多人會問,一開始什麼都沒有那怎麼辦呢?答案是你不會什麼都沒有,起碼你會有熱忱和時間

被利用價值哪裡來?

加入團體,你要先讓人知道你願意被利用,因為除非你成名在先,否則一開始團體中不會有人知道或認可你的專業,這時候你應該熱忱付出時間來換取別人對你的信任感,同時透過多學習累積自己的實力,時間到了機會來的時候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比方加入衛道校友會時是社會新鮮人,沒什麼實力,剛進去時就很積極幫忙出公差或是擔任聯絡窗口,你會發現很多資深成員就是在這當中慢慢觀察你,擔任公差或窗口的過程也不時會有學長指導處理事情的技巧,加速自己的社會化

被觀察久了取得一些些信任度後,偶爾就有學長會拿一些別家投信或銀行的產品來詢問那時在投信作DS的尼莫,被問多了才知道,這些學長很多都是老闆級,不好意思在理專面前承認不懂金融商品,所以時常都先收下資料然後找信得過的人說明,那時都很認真地運用在投信學到的know-how幫學長了解產品架構以及有什麼陷阱,學長一般也不會讓人做白工,要不請你吃個大餐,要不也會捧場一些業績,人脈和業績就是這樣滾出來的

像在社團也是一樣,舉個例子前陣子團購財務報表分析書時社員Yu-Jie主動跳出來幫忙,那時就對他印象很好,之後有一次誤打誤撞記錯視訊讀書會時間,那次只有尼莫跟Yu-Jie進入會議室,也就很高興的跟Yu-Jie聊了半個多小時一對一回復他一些比較刁鑽的投資問題

試想,若沒有先前Yu-Jie幫忙團購書留下的好印象,換作是別人,也許記錯時間誤入會議室時尼莫就會馬上結束會議說那等下次大家都上線時再聊

跟Yu-Jie聊天也有收穫,比方他有在奇美博物館做導覽,跟他反應票很難取得反饋說最近因為登革熱疫情人都沒滿…,然後尼莫就從這個話題就切入說其實奇美博物館碰到登革熱疫情人變少,就和好公司碰到倒楣事股價跌是一樣道理…

也從Yu-Jie觀察到會跨出去的人就會跨出去,而跨出去之後人生就會有轉變,相信Yu-Jie從奇美博物館的導覽工作應該也是收穫滿滿

這又牽扯到上週推薦開讀書會但沒成功的"當和尚遇見鑽石"這本書中的"種子法則":你想要什麼東西就要去種下什麼東西,種子開花結果時的產出會是種子本身的千萬倍

比方你想要人脈,人脈等於可運用的資源網,那你就先要成為別人的資源網,先被別人利用成為別人的人脈,然後用正確的方法讓種子快快發芽長大,種子開花結果時你的人脈就會很可觀

“當和尚遇見鑽石"這本書就教你辨識出想要的東西後如何種出相應的種子,怎麼種比較好,種下後要怎樣讓種子加速開花結果,進而如何運用種子法則創造人生

最後建議社員:

1)若想建立人脈,不要想東想西了,現在就跨出去,校友會/同好圈(自行車隊/重車隊…)/公益組織/績優股夢想家/...,只要有心一定能找到可以附著的團體,進入後積極付出讓自己被看見就是人脈雪球的起點

2)持續學習累積實力提升自己的被利用價值擴大雪球基礎

3)學習種子法則加速滾雪球,現在就去尼莫的讀書會召集文留言參加!

(20180705補充: 發文後快三年回頭審視,文章內容基本上自己都還很認同,只有規劃未來要打高爾夫球擴充人脈那段需要調整,主因是這幾年陪伴孩子成長覺得收穫很大,認真想想覺得打球真的太花時間,與其花時間打球不如繼續多陪伴孩子或是閱讀,總之還是會發展其他方法擴充人脈,但不會是打高爾夫球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