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09 轉貼績優股夢想家佳文

六時書記錄心得

尼莫一直很推薦當和尚遇見鑽石這本可以大幅度改變人生的好書,比方當中提到的六時書技巧就非常簡單易行,概念上類似儒家思想提到的吾日三省吾身,但又更有針對性且更積極明確

前兩年尼莫在績優股夢想家弄了讀書會找幾個夥伴鑽研這本書,會後認真的詹Sir寫了這篇很棒的心得文,特別借來跟網友們分享

====================

[六時書記錄心得] by 績優股夢想家 詹Sir

使用六時書超過一個月了,來發一下我的使用心得。

六時書是一個很小的記錄本,大小約A4紙張的1/4,由尼莫送給有參加線上討論會的朋友(當和尚遇到鑽石),最初收到對這個小本子的用途很疑惑,要看過書後才會知道怎麼使用,使用的方式,每天要記錄六次正向、負向的行為及彌補行動,初期(第一週)記錄的比較勤勞,一天可以5次左右,後來慢慢次數減少,第三周時,一天只記錄1,2次,堅持下來後,近期為每日記錄2,3次,等習慣把六時書帶在身上,每天沒記錄就會覺得遺漏什麼事情沒完成,不太踏實。

使用約一個月的心得,我認為六時書對我生活或投資的幫助,就是訓練我正面思考,這件事大部份人的都知道要做,但實際要維持每天心情很正面是很困難,難免受工作影響、沒睡飽之類的影響情緒,但拿起六時書時做記錄時,就會有一個提醒的作用(事件本身沒有好壞,要控制情緒、正向思考之類),我認為六時書的用途,增加日常生活中執行正向行為的機率(種下好種子),及減少負面行為的可能,而人的行為、思想模式,受過去的經驗影響,所以這個心態的改變是緩慢漸進的方式在轉換,透過六時書這個工具提醒自已往好的循環做努力,但還是有破功的時候,像前幾天受工作影響心情不太好,回到家後小孩在那邊吵鬧(三歲小孩的不理性是合理的),一時沒控制好自已,就把壞情緒轉移到小孩身上(事後想想是很內疚)。引用電影裡的一句經典台詞「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所以還需要再持續修練,以下分享使用六時書對生活、投資的幫助。
實例1.對生活的幫助,我試著用正向的態度去誇獎老婆,例如說A.謝謝她把家裡整理的很整齊,我下班後回家感覺很舒適。B.我老媽最近水腦症開刀,老婆帶他去醫院很多次(因內人待職顧小孩中,所以較有空),就謝謝她也很關心我媽,及對家人的付出之類(抱欠,以上這段有點噁心)。或許這只是簡單的幾句話,但我覺得她聽的很開心,因為她心情不錯,我感覺自已的日子也好過一些。(很難具體形容,已婚的可能比較能體會)
實例2.你如何看待世界,這個世界就怎麼回應你。住家附近有一個負面力量強大的鄰居,平日以資源回收為業,因婚姻狀況不太理想結過二次婚,也離婚二次,所以有聽過她在咒怨自已的姐妹婚姻也出問題(總之負面力量強大)。我最近在整理家裡的雜物,部份有回收價值的物品(金屬、紙類),有特別收集給她,其他不值錢的雜物,我推在門口等晚上的垃圾車再處理,沒想到晚上準備出門丟垃圾時,發現她已經幫我都處理掉了,當下有點驚訝她人那麼好。我事後想想人就是這樣,你友善的對待對方,對方也會友善的回應你,這件事就算對負面力量很強的人也是通用的。
實例3.讓我更勇敢的面對挑戰,十一月份有去北部參加一個高投資水準的投資聚會,當下參加完是有點驚訝,覺得報告的人都準備的很充份,報告水平也很高,回高雄後,有點擔心自已的程度跟不上的問題,當下是有遲疑。後來換一個正向角度想也就不覺得那麼擔心,總之就是盡力去準備報告,自我挑戰的結果會有二個a.有機會持續參與聚會,每個月有機會跟投資高手學習 b.沒有挑戰成功,卻也能從這個挑戰的過程學習,無論結果是那一項我都能夠獲得收獲,即然社長願意讓我有學習的機會,何不好好把握呢。抱著這樣的想法,開心的北上去參加聚會,回程剛好有機會跟其中一個高手坐同班高鐵回家,塔車的期間(約二個小時)跟他請教不少投資的問題,收獲不少。

初接觸六時書時,其實很疑惑這個對我投資真的有幫助嗎??也是透過使用,漸漸體會當初尼莫介紹使用六時書的用意,無論做什麼事業想成功,都需要貴人(朋友、老師)相助,而這些人脈不會因為你座電腦前發呆,就會向你靠過來,您必須先擁有好的態度、並且以正確的信念去採取正向的行動,而最快的方式,就是你願意從小事開始為別人付出,目前還在努力播下這些小種子,希望小豆苗漸漸長大,以上心得與各位社員分享。

一個價值投資學習者的思辨

績優股夢想家的茂林兄今天在臉書社團績優股夢想家分享了一篇投資思辨文章,內容對學習價值投資的人非常有參考價值,尼莫特別跟茂林兄借來分享

認識茂林三四年了,印象中一開始是在台北的投資聚會碰到的,後來尼莫轉調高雄時在高雄辦過幾場活動茂林都有參加就更熟悉了。茂林真的很認真,工作之外還要照顧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這樣還能擠出時間學習價值投資甚至主動出面在高雄主持一個讀書會。有感於茂林的認真,尼莫推薦茂林參加由威廉主持每月在新竹舉辦的實戰投資聚會(就是績優股夢想家2.0社團,聚焦深入研究分析公司和分享標的),也讓茂林有不一樣的提升,以下就是茂林的優質文章,請享用

===============

進到價資投資這個領堿大約三年多,透過跟同好交流、實戰,在投資的想法上,持續有在做調整,小弟簡單分享一下投資心得與大家交流(ps.實際上是為了交半年作業) 如果之前有不小心看過我的po文應該知道,我在進社團之前的績效並不好(幾乎年年賠錢,小賺大賠,但開始做研究個股後,2016、2017年的績效好到自已嚇一跳(這二年總資金的報酬都有30幾%),不遇今年開始(2018)有點傷心,目前帳損約10%, 我曾經以為我是進到價值投資學習後,吃了投資大補丸,功力大幅提升,事實上短期的績效,都有很高的運氣成份,一時的損益,其實難以作為投資能力的判斷,帳戶裡的股價變化,只是市場的短期因素。之前書中有一句話(我忘記是誰說的xd) 衡量一個人的投資能力,至少要十年、二十年才有辦法做判斷,對這句話稍有體悟。那什麼是投資能力呢? 如果短期的獲利結果,無法做為衡量自已的投資能力的指標,我該如何做客觀的判定呢。小弟的想法,這個跟我們評價公司時會遇到的問題相同,僅是看歷史的量化數據是難以判斷未來的公司價值,你必須在深一層的思考,為自已的投資能力做質化分析,並時常思考及修正。就我目前粗淺的想法,做為價值者投資能力的判斷,至少可思考這幾個因子 1.價值判斷能力。 2.投資策略。

1. 價值判斷能力… 首先我必須說這個很難,再利害的人都有判斷失準的時候,沒有人是神,利害的投資者,也只是相對勝率較高的winner,當決定進場的那一刻,還是有跟市場賭一把的因子存在(我認為市場的價值判斷有誤,我現在就要進場睹一把,小把或大把就和個人的投資策略有關),最利害的價值判斷能力,是又快又準,短期績效大爆發,但這個很難,難處在於市場有一堆專業的競爭者(專職法人、專職投資者),都在追求這件事,如果你只是偶而看看財報的上班族,真的不要這在這個區域跟高手對砍,會死很慘,因為除了要判斷的準外,還要快,除非你有很強的資訊取得優勢(極端一點來說就是內線),不然很容易跟著市場的情緒起伏,影響到投資操作。另一個價值判斷模式,慢但是準,有不少價值投資者,會說我看三年後的價值,認為現在可以買進,但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還藏著另一層意思,避開主力市場,現在不受市場關注,因為缺短期的亮點,但我跟市場比氣長,只要長線我判斷的準,市場遲早要還我公道,我認為這個模式的難度也不低,但相較於短線要和市場的專職高手硬拼會好很多,而誰有很強的價值判斷能力,只能靠時間來證明,就算是股神巴菲特,也是在數十年後,才確認他股神的地位的。只能持續在生活中的各方面學習,提升自已的判斷能力。

2. 投資策略…投資策略的類型很多,沒有那一種策略是最好的,強者不一定是因為他完全彷照某位大神的策略來強迫自已執行,重點是適合自已的,找到合適現況的模式並重覆使用後,能多年再現自已的績效。重要是策略背後的依據是什麼,這必須基於投資人本身要夠了解自已後,再思考自已跟市場之間的相關性(第二層次思考),然後訂出自已感覺到舒服的策略(投資哲學),這和找另一半的意思一樣,不用看別人另一半有什麼優點,找到適合自已的最重要,日子過的開心,且往好的方向在走才重要。去看別人的任何一種策略,重點都是背後的羅輯,思考那些模式自已可用,利害的投資人有一套堅強的投資哲學,或許那只是幾句話的原則,但後面藏著無比堅定的理由跟信念,讓他能貫徹執行。

最後再提一點,我認為耐心也很重要,價值投資需要等待,常要接受不受市場肯定的孤獨感,偶而懷疑自已是不是判斷錯誤,無論耐心等待好價格、或耐心等待獲利都一樣。在等待的期間,就是反思自身價值判斷能力、投資策略的時候,時間到底會是你的敵人亦或朋友,時間自然會告訴你答案,交易的不用太多,要想的很多。

以下為發文後的留言補充

大家威武,這幾年跟大家學很多。 我認為一時的損益如何,就我目前的資金量,其實對我的人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就算明天帳面賺100%,還是要起床上班(當然心情會比較high),同樣要面對很多人生的課題(健康、家庭、工作…等)。 很多年前聽過一個故事「一個利害的和尚磨砵賺到錢,有人把和尚的砵拿走後,彷和尚的方式磨但是卻賺不錢」 講故事的人後來提問說為什麼結果會這樣,那個時候我的回文理由寫一長串,後來看見有一句回覆很玩味「就是做正確的事」 當時還體會不來,但現在慢慢有點理解,其實不管是投資或做什麼,都是在學習做正確的事,不要只想著賺錢,只要你做對的事,自然會得到好的結果。 那現在做的事正不正確,不會立刻有答案,硬要爭個道理也無意義,時間自會證明一切,活在當下能做的就是持續思考、反省,自已是不是在做對的事,時間到了自然會有答案。

 

一個價值投資者對學習深度與目標報酬率的思考

這篇文章原始是由FB社團績優股夢想家管理員Kai Hsiao(簡稱凱大)在社團發表,閒聊他對學習深度和目標報酬率的思考,值得一讀&感謝凱大熱心讓尼莫分享!以下為正文,跟先前凱大分享的文章一樣,標題是尼莫下的

==========

好像很久很久沒發文了,這句話似乎已經成為我固定開頭了,因為工作的關係,都有接觸到知名外國企業的案子,才一個會兒就是每天12小時工時起跳(連吃飯13,然後有很多時間是跟人家在那邊加班打電動狀態,當然我不是打電動,我都偷偷看自己的書),騎車來回也要1小時,我每天又不管幾點都要跑步,回復後進入休息狀態還要讀書,有時候因爲要做菜,還是會搞掉一些時間,所以請原諒我開始做這種趕作業的事⋯

有一個主題我其實很想講,但是就是上述原因被擱置,現在抽了一個空來寫(其實是我明天請假放鬆一下),這個主題是我自己的體會,可能別人不怎麼一樣,當然,認同與不認同的人都一定有,只是那並非知識心得互傳的重點,所以只是單純講自己想的事而已。以下拙文請參考。

你其實不需要更多的股票操作方式及知識,如果它有用的話。

其實,我覺得踩在價值投資的路上,你並不會因為擁有更多的知識或買賣技巧而有所幫助。我好像講了什麼奇怪的事。

我的意思是說,當你汲汲於一種「巴菲特讀那麼多書,查理孟格還有辦法自己設計自己的遊艇,那麼我學他們讀那麼多書一定就能接近他們的績效了」或是「索羅斯的交易方法讓量子基金賺那麼多錢,其中一定有過人之處,我肯定是要學的」這樣的觀念,我認為對於你的投資是沒什麼太大幫助的。

一個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他對價格及價值的判定「絕對」需要經過時間的修煉,你如果跟我說「我拿到九陰真經了,我明天就可以稱霸武林」這種話,那不是你傻了就是你瘋了。

在經由時間的修煉之中,到了你俱備「財務報表分析能力」「價值區間判斷能力」都達到一個水準之後,老實說,接下來你真的沒什麼好做了。你可能會了解你一般的年複合投資報酬率在哪個區間,然後你可能會突然不經意的發現一些「bonus」,增加了當年的報酬率,但是你必須知道,that’s it,沒有更多了,你的投資績效在沒有大幅更動投資環境的情況下,它就是這樣,不會因為你今天多讀了三本書跟扶一位老人過馬路就多了10%(說不定剛好扶過馬路時漲停?),我說的是,當你投資方式定型後,你知道它有效,你的投資報酬率令你滿意,這樣其實已經是很盡頭了,我這麼認為:一個擁有智慧的價值投資人,明知道自己的方法可以有效取得自己滿意的報酬率時,他就不應該任意更動他的投資方式,尤其是踩在價值投資的路上時。

我強調的是「有效」「滿意」

有效的投資方式很容易達到(當然有人無法苟同,因為他們從沒找到過有效的方式—耐心等待),但是「滿意」就有難度了,你要知道,你所有超過某個投資水準之後所學習、經歷的投資知識及事件,都將不再增加你對投資這檔事的績效面,你所有獲取的知識、經歷的股市軌跡都只為了讓你認清楚自己的「滿意點」

正因為人心不足蛇吞象,你無法放棄找尋投資聖盃的原因只有一個—「不滿意」。

你今天看到隔壁老王年投資報酬率18%,而且還什麼都沒做,你轉頭看看自己的太太那羨慕眼神,你覺得你怎麼能輸老王?所以你努力去找尋聖盃,你力求精進,終於你超越18%,可是你還是不滿意,你覺得巴菲特是你的目標,你就是要超越他,你發現那18%不再滿足你,當然,也包括你太太對你崇拜的眼光亦無法滿足你了,結果你斷然捨棄你正在賺錢的方式,因為你知道有捨才有得,所以你要大破大立去尋找一年25%複合報酬率的聖盃,然後你最後才發現,原來在台灣,根本不可能辦得到巴菲特那麼瘋狂的投報率,因為全世界最強的企業都在美國,而不是台灣。

好,重點是,你的滿足點是什麼?如果你今天年報酬率只有5%,但是當你拿到這5%的錢時,它的數目是250萬,請問你應該選擇滿意還是不滿意?你需不需要再找更高投報率的方式或更多知識來幫助你取得每年5%的報酬率?(這不一定,真正的答案每個人都不同,但你每個月的自由現金有十萬,你還會不滿足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那你為什麼要效仿這些名人,整天以為自己只是一直讀書吸收知識就能變超巴(超越巴菲特)?

其實,我們效仿他們單純只是為了讓自己更有智慧及更好的滿足於自己的一切,只是為了讓你在正確的道路上,維持不會走偏而已啊!

很多人都有疑問:「大濕,我都沒耐心抱股怎麼辦?」

不怎麼辦,多看點書增加你的智慧點,提高你的智慧+知識水平,朝著一個擁有智慧的投資人的路上走去,想辦法讓你每次出手都是那麼從容自若,看起來就像是個紳士淑女一樣,你就會開始有耐心,因為你有智慧,而不是交易聖盃,交易聖盃就是讀的懂財報為出發點,有基礎的去判斷投資機會,這樣簡單。

一般我所認識的價值投資人(每個人當然有他自己的價值投資法的應用體系),他們根本不會很認真去算他們的績效,反正他們知道這樣有效,偶爾出現「獎金」多撈一筆,其他就都滿足了。

自己的心魔自己救,方法給你了,想要嗎?這次不用大海搶,你需要的是更多學習跟時間,而且不要妄想學習到什麼會讓你突然打通任督二脈變超人,你真的需要時間,就像大人跟你說的一樣:長大你就知道了。

P.S.我覺得你認真的請價值投資達人們誠實的告訴你,他們的投資報酬率,應該至少有一半不會告訴你,另一半的八成應該會跟你說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投報率是多少,然後回你「看到機會就一直買了,誰有那個美國時間一直在算投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