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對我們認為無法理解的企業,我們不會花一分錢。而我們對理解的定義是我們能評估該企業未來10年的發展前景。我們所知道的唯一的掙錢方式是去評估企業,如果我們無法評估一家碳鋼企業,就不會買入,但這並不表明它不是個好企業,也不表明它沒有安全邊際。這只是說明我們不知道如何去評估它。各種各樣的人會通過多種我們所不明白的方式去掙錢,這是一個自由的世界。但是,希望通過我們投資科技股來掙錢的人會犯一個很大的錯誤。現在有這麼多人說他們知道如何投資科技股,你盡可選擇他們,為何非要讓查理和我去做這種事呢?
尼莫補充: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要在市場獲利,你要做的就是去找你有能力評估未來十年發展前景的公司,然後用有安全邊際(折扣)價格買入,做為評估失誤的緩衝
現實的講,評估任何企業未來十年發展前景都是很困難的事情,這需要大量的商業和產業知識作為基礎,但也不代表在齊備這些技能之前你就不能使用價值投資
變通方法就是也許現在還看不到未來十年,但可以訓練自己先看一年到三年,然後慢慢擴充到三年到五年…;營運模式複雜或產業變遷快速的行業看不懂沒關係,可以先挑簡單和穩定的事業下手
重點是在這些過程中你要謹守自己能力範圍,就是了解你自身的限制在哪裡,刻意的避過自己的弱點,不要不懂裝懂什麼公司都看什麼股票都買
上面巴老這段文字就是很好的例子,原文應該出於接近2000年的股東會,那時巴菲特因為一直沒有投資科技股,造成公司那幾年表現低於因科技股狂飆而上漲的大盤,市場上有不少嘲諷聲,不過沒幾年科技泡沫出現又證明了誰才笑到最後
近20年後巴菲特終於出手買入被視為科技股的Apple公司,這代表經過不斷的進化,Apple終於在巴菲特的能力範圍內;現實的講這有很多可能,也有可能是巴老終於搞懂這些科技,不過尼莫認為更有可能的是代表Apple所在的市場已經夠成熟到巴老看得到未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