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在中國

前陣子在Line群組跟扶輪社友分享關於台商在中國經營的一些想法,也整理一下跟部落格讀者分享如下
 
====================
 
台商去中國,要有一個基本概念: 沒有三兩三,不要上梁山
 
台灣公司強項是什麼?這邊的強項是說跟其他國家相比,我們有那些地方做得比較好
 
答案直白地說:製造能力/成本壓縮能力/稅務規避能力
 
憑藉這些核心能力,去中國搞製造業&有好好搞得,絕大多數有賺到錢,賺多賺少而已
 
但是,經營環境會改變,競爭優勢會衰退,早期(1990年代)無論台商無論強弱或大小,只要去中國幾乎都會賺錢,但中國政府不是傻子,開放讓你來投資就是要你帶技術來,中國廠商不斷模仿進步,台商競爭優勢慢慢減低,這時候錢就難賺了
 
2008金融風暴是一個分界點,在那之前去中國的台商普遍都好賺錢,但之後就很明顯地分出強弱了,簡單講,在台灣有本事經營得好的公司(擁有較優技術和管理的公司)在中國才有本事賺錢,原本在台灣是二軍甚至三軍的公司,想帶著落伍的經營管理技術去中國淘金早就吃不開了
 
但是,很多台灣的經營者還認不清這點,把中國當成賺easy money的地方,自然會碰壁,這是關於台商在中國製造業的發展
 
關於Nxx提到的燦坤或遠百這些零售業,說白了,台灣的零售業放到國際競爭層面來看,原本就沒什麼競爭力,原因是台灣自己本身市場太小,零售業發展空間小,沒有足夠市場規模
 
先前在上海碰到以前在台灣荷銀的業務老總,老總就提到她的心路歷程,她說早年讀台大後去美國念MBA學什麼行銷市場區隔理論(不同市場要用不同的行銷手法,可以想像成賣東西給台北人和南投人要用不同方式),回台灣工作20年根本用不到,因為台灣市場太小,再分隔就沒有市場做了,但轉戰中國後就很有感受,中國的每一省差異都很大
 
所以,你會發現,製造業出身的公司切入零售業十有八九穩死的,早一點的案例就是燦坤,更近一點的案例是鴻海前幾年的千軍萬馬計畫,因為零售業的經營管理思維和技術和製造業原本就天差地遠
 
要不然就像是遠百這種經營技術落伍的百貨集團,自己為很有本事,結果完全玩不贏中國本土業者,為什麼呢?因為遠百能夠發跡是因為遠紡早年很多廠區後來變成精華區,遠東集團把這些精華區土地開發成百貨,地段好加上早年沒什麼其他購物地點,遠百自然會有一片江山,但後來既使在台灣遠百做得也不算好,因為後進者超過遠百,簡而言之就是遠百原本就是不具有第一流百貨經營技術的玩家,在台灣就做得不算好了,去中國更沒有優勢當然穩死的
 
台灣目前在中國通路做最好的是大潤發,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大潤發結合兩個優勢,
第一是拿地優勢,尹衍樑在1990年代投資捐錢設立中國第一個MBA學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早期沒有人要去讀,共產黨不好意思,那就安排一些年輕的黨員去讀,經過二三十年,這些早期畢業的黨員在中國各地方政府都是一把手或二把手,尹衍樑靠這個關係,他看中的土地沒有拿不到的
第二是經營優勢,大潤發剛過去的時候是用台灣的人馬在經營,後來搞不起來,尹衍樑就跟法國的歐尚集團合作,把經營管理讓給歐尚集團,自己樂做大股東
 
講零售各位社友都常出國,台灣的百貨公司跟國外根本沒得比,甚至連泰國都比不過,比方曼谷的Central World或Siam Paragon百貨都甩台灣百貨公司一大截,而Central所屬的尚泰集團十年前也大舉進入中國市場,但結果也是鍛羽而歸,主要原因也是拿不到最好地段以及對客群屬性的掌握度不好
 
台商在中國搞到血本無歸的有好幾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最簡單,技不如人錯估市場
 
第二種情形很常見,檯面下安排太複雜到自己被人搞掉都不知道,這跟上面的台灣人稅務規避能力有很大關係,台商因為種種原因很喜歡借人頭經營,但借人頭的結局多數常是公司怎麼被搞掉都不知道
 
第三種真的是被坑殺,但這真的很少見,既使在台灣爭議性比較大的北京新光天地百貨案,我從中國朋友那邊聽到的說法跟台灣這邊報導的聽起來像兩個故事
 
另外,聰明的台商都知道很多事情一定要當地人才能做,外商做只是自尋死路罷了
 
先前去某大紙廠訪廠,觀察到廠區每天貨物運輸量很大但進出的都不是公司車而是外包的貨運公司,詢問公司說量那麼大貨運自己做不會比較划算嗎?回答說自己做不會比較划算
 
因為貨車若掛公司牌子只能載10頓,超過的話一上路就會被抓超載罰款,但外包貨運公司同一台車可以載20頓還不會被罰,公司當然選外包
 
覺得中國很黑暗嗎?其實世界各國對本地產業或多或少都會有保護措施,只是明著或是暗著來罷了,台灣也有很多產業外商根本不得其門而入,我們生長在這裡覺得很自然如此,但現實的講很多事情未必是那麼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