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基礎"的ㄧ堂課,關於投資與商業的普世智慧 100627

討論"基礎"的ㄧ堂課,關於投資與商業的普世智慧

(尼莫:這篇文章為Charels Munger於1994年在南加大商學院演講讀摘要以及心得,原文標題為"A Lesson on Elementary, Worldly Wisdom As It Relates To Investment Management & Business",可參考連結http://ycombinator.com/munger.html,讀者請注意發表這篇演講時,孟格已是七十歲的人了,故文章中所包含的智慧相當雋永發人省思。)

孟格認為,在成為一個好的選股人(stock picker)之前,ㄧ定程度的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必要的。

什麼是"基礎""?何謂"普世智慧"?第一條規則是你無法真的知道一切事物,而只能知道片段的事實。

(尼莫:這和價值投資者都有的基本認知-要謹守能力範圍的邊際,在根本上是相通的。最近適逢畢業的"旺季",又收到朋友寄來的Steve Jobs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讀完後覺得Steve Jobs的意思和孟格的意思也沒什麼不同,只是一個是被動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一個是知道不足後主動對知識和技能持續學習,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其次就是腦子裡要有自己的模型(model),要配置自己的經驗,由自我體驗或別人啟發中獲得有架構的模型。什麼是模型呢?首先你必須要有多個不同的模型,因為如果你只有也只用一兩個,就人的行為學而言,你會扭曲事實來符合你的模型。就像古諺說的"對一個只有鐵鎚在手的人而言,任何的問題看起來都像是個釘子"。無論就思考層面或實際運作,這都是最糟糕最有毀滅性的方法。

(尼莫:糟糕,開始擔心起來,自己是否只有"會計"這個模型?)

再來就是因為普世智慧不存在於單一學術領域,故模型都是由許多的學科(discipline)得來。許多人會認為要跨多門學科就太困難了,但孟格認為也沒那麼複雜,因為只要八十到九十個模型就足以讓你成為老於世故(worldly-wise)之人,而八九十個當中的少數幾個就可以解決大多數的問題。

(尼莫:不深入思考很難CATCH到孟格所謂的"模型"究竟是什麼意思?從上面這段文字可以推知,模型應該是指理解世事和商業運作的"內容"和"方式",世事都有其共通性,只要把握基礎的準則,邁向智慧之路應指日可待,難就難在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很難看透)

既然如此,要成為好的選股人,需要哪些模型和技術來形成這些基本知識呢?

首先,要懂數學。不需要非常艱難高深,大概初中水準程度的就足以解決投資時會碰到的,所以並不難學,困難的地方在於如何在你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運用這些數學。孟格舉例說在他讀哈佛法學院的第一年,學到關於"決策樹理論"這個方法,其實就只是將中學的數學拿來應用在解決實際的問題而已,但這門課非常的受歡迎以及實用。孟格認為沒有數學和機率的基礎,在整個投資生涯中都會像缺了一隻腳走路。同時孟格也認為巴菲特長期的成功跟他自動的用決策樹的思考方式脫不了關係。

(尼莫:從小到大讀數學,最擅長的就是解應用問題,不知道這樣是否代表自己有成為價值投資人的潛力?上面這段應該可以讓很多讀著鬆一口氣,投資的領域真的無須仰賴高深難解的數學,也絕對沒有很多數字是神祕難解的)

然後,你要懂會計,這是基礎的商業語言。但瞭解會計之外,也要理解會計本身的侷限性,比方說財報上的數字許多都是大略的估算而非精確的數字。孟格在此舉了一個做煉油生意朋友的會計報表觀念,這個人的報表跟別人不同,但對他自己相當有用即可,總而言之孟格的意思在於要透過會計瞭解生意,但不要被會計報表所侷限住。

(尼莫:首先必須承認自己本身有太專注在會計報表的解讀的問題,畢竟這是自己目前為止最鋒利的一把刀。最常被人家問到的問題是關於會計報表的真假的問題?對尼莫而言,看過的報表不下一千家,得到的心得是還是要回歸到會計的原理原則,這是一個衡量的工具和技術,原本就會因為人為的因素有所偏差,報表沒有真假的問題,真假的問題是存在於揭露報表者的真實意圖和企業的實際營運樣貌之間。另外目前的會計原則上不脫八十年前的架構,對有形東西的衡量準確度遠超過對無形的商譽/專利/產業地位/產品競爭力等等無形的表達,關於此點也並非會計報表沒有用,畢竟準則是人訂的,訂準則的人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反應讓財會準則跟上時代和環境的變化)

由煉油生意朋友延伸,討論到這個朋友在管理當中會用兩個手法,其一是要求部屬溝通時要用5W1H,其是二會連續問人WHY,WHY,WHY。孟格強調第二個手法很重要,在溝通的時候利用不斷追問WHY來瞭解對方的實際意圖,對成就普世智慧非常有幫助。

(尼莫:不知道讀者有沒有嘗試過,被連續問"為什麼?"或是"然後呢?"是非常殘忍的考驗。原本以為這是西方心理學或談判的技巧之一,上週讀聖嚴法師的書,他提到在軍中時,曾有一次拜訪某位禪師,向那問禪師詢問心中諸如是否要離開軍隊再出家、所在環境難以完全符合佛法要求等疑問,那位禪師從頭到尾都沒回答過他的問題,只是不斷的問"然後呢?"經過了兩個小時的然後呢,聖嚴完全把自己的心掏出來洗一次,最後也以大哭一場收尾。SO?)

孟格認為不是那麼必要對統計學著墨太深,他自己甚至不會唸"波桑"分配,但他覺得起碼他看得懂高斯分配或普通分配的鐘型曲線圖形是什麼意思,可以做大致的計算即可。另外,工程概念中的備援系統、突破點、臨界質量等觀念都是非常有用有力的模型。

所有以上這些技術都對於看透事物真實的本質有非常大的幫助,而這些技術(包含成本效益分析)其實都是中學程度的數學就包含在內的。

數學之外,孟格認為生物學和心理學對形成普世智慧也很重要。

(尼莫:講到這邊開始有十幾小一段的內容目前還不是很看得懂,在此先跳過)。

接下來討論規模優勢的觀念,在此就更接近投資分析了,因為討論到企業經營的成敗,規模優勢重要至極。舉例來說,全世界所有商學院都有敎的規模優勢之一,就是規模優勢可以降低成本以及經驗曲線。對想要進步以及被獎金激勵的人而說,對複雜的工作累積漸增的量就可以逐漸增加效率。就事物的本質而言,做的越多,學的越多越好原本就是亙古不變的法則。

舉例來說,對已有規模優勢的廠商如P&G,電視廣告就是增強優勢的良方。相對於P&G的銷售數量,播放全國性的電視廣告,分攤到每個單位產品的單位成本非常低;但小公司就不能享有此優勢,因為不能跟電視公司說"我們公司銷售量只有P&G的二十分之一,P&G買二十秒的時段,我們只買一秒"。因此,當電視出現時,已有知名度的品牌就等於多了個助力(got a huge tail wind)。事實上,這些公司藉由廣告變得強盛、強盛,直到痴肥。

規模優勢也會增加品牌知名度,比方說在買口香糖時有兩個品牌,一個是青箭另一個是不知名,在這樣的情況下,青箭有規模優勢造成的品牌知名度,即使賣的比較貴,一般人還是會選青箭。

另外一個規模優勢源自於心理學上的群眾心理(孟格用social proof這個字眼,正式的翻譯應該不是群眾心理)。許多人在不知道該選哪個品牌的產品時,會這樣想"挖哩,我對這個東西不熟悉,別人應該比我懂,既然如此,還是跟著別人一樣選最多人買的那種好了"。這樣的群眾心理對有廣大通路的公司而言增添了非常強的優勢,比方說可口可樂就是最好的例子,要建立全球性的零售通路是非常艱難的,而一旦建立起來,這樣的競爭優勢會讓別人難以撼動。

還有一項規模優勢來自於某些行業的"市場先佔"。比方說報業,美國少有地方有超過一種以上的日報,因為對報業而言,主要的收入來自於廣告收入,若有一種日報在當地已有相高的發行數量,新的報社將很難與其競爭,因為要刊廣告的人一定會選發行量較高的既有日報優先,這樣的廣告效益會比較好。

規模優勢的效果真的很好,比方說JACK WELCH在GE就是靠將資源集中在GE能夠排名前二的行業,GE才能在八零年代脫穎而出,專注在能夠排名前二且淡出其他行業是非常需要決心才能做出的決定,但孟格相信這在最大化股東價值方面是正確的決策。

有規模優勢,也有規模劣勢,一般都是競爭者利用專注專精在某個領域時,會對原有的市場佔有者產生威脅。比方說有一本雜誌主題為商務旅行已佔據既有市場,就有人可以藉著推出鎖定在公司旅行部門為發行對象的雜誌來切入市場,這就是一個越來越專精以及窄化專業的例子。對公司旅行部門而言,新的雜誌更有效率更容易取得需要的資訊;對新雜誌而言,也無須負擔過多的油墨或紙張成本,故可以打敗目前市場中鎖定讀者群比較寬的雜誌。旅遊雜誌是比較特別的例子,就一般生活而言,"週末畫報"就是常見的例子。

另外,規模大也會造成組織變得官僚以及"地盤"問題(孟格再次提醒這是人性的一部分),之後動機就會每下愈況越來越糟。

比方說在AT&T這個大得不得了的企業,有誰真正站在股東的角度來設想?在一個官僚組織中,所謂的完成工作就是工作從自己的桌子上轉到別人的桌子上時,但實際上這並沒有完成啊!對AT&T而言,除非提供了他應該提供的價值和服務(deliver what’s it’s supposed to deliver),要不然工作都不能算是完成。所以當你變大時,無可避免的會成為痴肥以及難以被激勵的官僚組織。

然後組織就會墮落沉淪。比方說有兩個部門各有權限一起處裡某項業務,結果就會達成一個默契,就是互相不打擾,大家都開心。組織擁有越來越多管理層級的以及沒有效益的成本,然後當人們陷入這樣的循環時,似乎永遠無法辦好任何業務。這樣的組織太慢以至於無法做出任何決定,只是讓浪費聰明智士在當中的循環中空轉白耗。

(尼莫:之後有一大段文字討論組織變大變官僚的壞處,孟格也舉例說WAL-MART很厲害如何避免這樣的缺點等等,在此先略過)

多年以來,我們都在思考為何有些市場的競爭相對合理而股東可以從當中獲得利潤,而某些市場確是毀滅性的競爭以至於股東的財富被摧毀殆盡?

(尼莫:孟格舉航空業和麥片業為例,在此不贅述。感覺孟格在這邊講的只是商業或是競爭的一小部分,畢竟原文的來源應該只是一到兩個小時的演講,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講完所有東西,要不然大學商學院那些教授也就不用混了。尼莫自己的心得是要回到孟格建立"模型"的初衷,對商業的本質和企業本質的瞭解,應該是投資生涯中很重要的"模型",該如何瞭解呢?尼莫認為閱讀如杜拉克/胡雪嚴/威爾許等經典的商業或管理書籍,找出自己對這些事物的定義/架構/認知,應該是建立符合孟格要求的八九十個模型的不二法門。)

在個體經濟(microeconomics)中,很重要的一堂課是區別科技或新技術是會幫助你或是會殺了你,絕大多數人並沒有這樣的觀念,但像巴菲特這樣的人會這樣做。

(尼莫:這邊要搞清楚主客體,對價值投資人而言,買一家公司的股票時,會用買下整家公司的角度來看,此時能夠站在公司管理階層的角度來衡量事情很重要,巴菲特和孟格就是會這樣做的人,不管對已經買入的公司,或是對在瞭解之中打算要買入的公司)

比方說,波克夏還未退出紡織業前,生產的產品算是中低階的,已經屬於不賺錢在苦苦支撐的生意。有一天有人找上巴菲特跟巴老說有新發明的織布機比起舊的織布機產能可以加倍。巴老怎麼回答?"哇喔!如果這是真的話,我會把工廠給關了"巴菲特是怎麼想的?"真是糟糕的生意!已經不怎麼賺錢了,還讓這個工廠運轉其實只是為了對資深員工有個交代。我們不會為了這個糟糕的生意再投入新的資本去置換機器"。

孟格指出巴菲特心中很清楚知道像波克夏那時所在的紡織業,新投入資本置換機器設備增加的生產力,只會便宜了客戶可以買到更便宜的布料,但對股東的回報一點幫助都沒有!所以這顯然的指出一點,許多相當好的發明或創新,對處在糟糕生意的股東來說,只是另一個要投入資金但沒有回報的機會,糟糕的生意還是會繼續糟糕下去,投入的資金怎樣都難以回收,所有資本投入創造的改善和改良最後都跑到客戶的口袋中。

當然,這種投入在獨佔事業例外,比方說某地區只有一個日報,新投入資本讓效益提升所節省的錢,完全都可以回到股東的口袋之中,這與上面提到的"糟糕的生意"有所不同。

在所有狀況下,銷售機器的人(或是企業內部的採購人員也都一樣)在說服你要買某項設備或技術時,都會用目前的價格算給你看,說投入新設備能增加多少產出或節省多少成本等。但實際上,這些人只說了一半,另一半沒有說的是區別這些效益有多少是你實際可以賺到的?又有多少是會跑到客戶口袋中的?在孟格的一生中,從沒看到有人提出計畫時,明確的說出後面那段的效益會怎麼分配。相反的,他總是聽到人家說,"這項資本投入可以幫你節省很多錢,最多三年你就可以回本"之類的話。總而言之,並非新設備或技術沒那麼好,只是所增加的效益或節省的成本絕對無法完全跑到股東的口袋之中,就是那麼簡單,但這點卻時常被忘記!

(尼莫:ㄜ,身為銀行AO,的確也時常聽到客戶在要融資購買新的機器設備時把上面那前半段的說詞來拿說服銀行發放貸款。我們往往只是會把客戶講的未來效益打折,畢竟客戶都傾向用最樂觀的方式來看待他們自身的業務。但的確迄今為止,尼莫並未使用過新投資的錢究竟是跑回投入資本的人口袋還是客戶的客戶的口袋的觀念來衡量,看來自己看事情的高度和智慧還遠遠有不足之處。很多事情其實很簡單就可以看得透,為何我們就是看不透呢?)

由此孟格觀察到一個有趣的模型。當科技變化速度如今日之速,時常會產生競爭性的毀滅,新的科技相對於舊的技術有相當大的優勢,早進入市場的人會很輕易的被淘汰出局。對於此點,孟格用衝浪來譬喻,有些衝浪的人只能找到一個浪頭衝上去,厲害的人(如微軟和英特爾)就能不斷的找到新的浪頭,維持自己在競爭的高點。故若你可以發展出足夠的智慧來抓住這些浪頭,在你的一生中,總有幾個機會可以用這樣子的衝浪來獲取相當大的利潤。但對波克夏而言,不會投資在複雜科技衝浪的公司。

巴菲特和孟格不認為他們自身在高科技的領域有任何的優勢。事實上,他們認為在軟體的技術發展、晶片等領域他們反而有所劣勢,所以他們選擇遠離這些行業,因為他們自身能力的不足。孟格再次強調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就是每個人有其自身的能力範圍(circle of competence),超出能力範圍之外要領先別人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你要能夠找到自己的天才!在一個遊戲之中,若別人有天分而你沒有,你注定會輸。人要找到自己能夠突顯優勢的地方,而在能力範圍所及的領域之中求勝。

(尼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侯文詠的"我的天才夢"?建議想找到自己天才的人都該好好讀讀這本書。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尼莫的長相介於侯文詠和賀一航之間)

總而言之,關於個體經濟的模型太多種了,同時也牽涉到一部份的心理學和數學,一同創造了我所說的"普世智慧的次級結構"。就是奶奶所說的"要吃完蔬菜才可以吃甜點一樣",講完基礎之後孟格要開始講如何選股了。孟格提到在此他不討論新興市場或是債券套利等交易,只單純的討論如何選擇普通股,因為單是這個就已經夠複雜了!

第一個問題是"股票市場的本質為何?"大多數人都會直接用"效率市場理論"來回答。孟格覺得這很有趣,因為波克夏的B股持有人當中就有一個經濟學大師,他所寫的教科書是無敵的版本,但這位大師卻長期持有波克夏股票以獲得超越市場甚多的報酬!

(尼莫:長期閱讀的心得,所有價值投資大師都批判過效率資本市場理論)

那究竟股票市場的本質為何?孟格的回答是部份有效率,但部分沒有效率。他把完全相信效率市場理論的人稱之為"狂人",而藉由完全相信效率市場理論這些人才能夠充份的利用數學運算。孟格可以理解這樣的相信對有數學天份的人有多重要,但他也明白指出這樣的信仰對於基本面的假設與真實的企業營運有相當的背離。孟格繼續強調市場算是有效率,但並非絕對且完美的效率,故借由聰敏和執著的投入,某些人的確可以獲得比其他人來得要好的報酬。

孟格認為,在投資市場中,要贏代表必須不斷的努力工作、工作、繼續工作,直到挖掘出一些洞察或眼光(insight)。你需要多少這樣的洞察呢?孟格認為不用太多。以波克夏而言,前十大的"洞察"就足以成就其數以百億計市值的大部份了,而這是由更有能力和紀律的巴菲特和孟格用一生的時間(從發表報告開始往前推,應該是四十年的時間)去挖掘出來的。孟格強調他並非說巴菲特在過去幾十年間只有十個"洞察",他的意思是說絕大部分的財富都是由這十個交易而來!

如同巴菲特曾在商學院演講說的"我可以藉由給你們一張紙卡來改進你們最終的財富狀況,在你一生中每做一次投資決策就要在紙卡上打一個洞,而這張紙卡只能打二十個洞,打完後你就不能做任何投資了。在這樣的規則下,你會認真仔細的評估和思考你的每個投資決策,結果是你的投資生涯會做的比原先好很多!"

(尼莫:不知道讀者有沒有看過尼莫寫的1.3的二十次方這篇文章?看完這段後,尼莫開始想把終身的投資目標改成2的十次方了)

這樣謹慎面對投資的觀念對巴菲特和孟格都相當的理所當然,但在美國似乎沒有一所商學院這樣教,僅是因為這非傳統的智慧。但對孟格而言顯然贏者必須要非常的慎選投資標的,他在相當年輕時就已知道這一點,但不明白為何這樣顯而易見的道理卻有很多人不明白。

如果你用波克夏這種方式投資,你很難像市場上其他靠投資為生的經理人那樣賺到錢,因為你可能只會持有諸如WAL-MART或是COCA COCA等公司的股票,然後就坐在那邊等著讓你的顧客變有錢。但持有一段時間過後,你的客戶會開始想"我為何要每年付錢給這樣的投資顧問持有這樣被動沒有改變的投資組合?"所以呢?對投資人而言有意義的事情(要不斷的變更持股)對投資顧問而言卻不見得如此。但如同人類會逐利所趨,最後投資經理的行為會因為紅利的分配方式而改變,變得配合投資人的胃口那樣去交易。在這樣的情況下,孟格提醒說有正確的獎勵/分配紅利的方式真的非常重要,孟格在此提聯邦快遞做例子,在此不贅述。

(尼莫:看完這段有點心涼涼的,看來尼莫的投資經理人之路很難走得通了)

投資人要如何長期都能夠打敗大盤的績效呢?有一種標準常見的說法是"類股輪動"(sector rotation),比方說在石油類股相較於零售類股要變強勢要上漲前買入,之後再轉到別的即將要轉強的類股等等,長期下來就能有比市場好的報酬。對於這種觀念,孟格不置可否,只強調他沒有認識任何一個有錢的投資人是靠這個策略變有錢的。

第二種基本觀念是葛拉漢的觀念,巴菲特和孟格都高度認可的觀念,當中的核心觀念是安全邊際。就視將要買入的企業視作整體來估價,就是要先評估整個企業究竟值多少錢,之後若核算出來可以買入的股價低於評估出來的每股價值,葛拉漢就視為有安全邊際。但孟格也提醒,葛拉漢觀念的適用(尤其是用低於企業淨流動資產的價格買入的策略)有其時代背景,在三零和四零年代,由於金融恐慌剛過去,資訊的流通、會計準則、法令規定和今天都有顯著的不同,那個時後適用的方法,換做在今日其實很多都已經行不通了,必須因應時代的改變調整應用的方法。

除安全邊際外,葛拉漢觀念中最好的部分就是"市場先生"的觀念。葛拉漢不認為市場是有效率的,而把市場視為一個有神經質的人,這個人每天都會來找你報到,有時後會跟你說"我要以你認為值多少錢還要低的價格賣給你ㄧ些股票",有時後又會跑來跟你說"我要以你認為值多少錢還要高的價格跟你買這些股票"而你有要不要跟他買賣的選擇權!對葛拉漢而言,有這種市場先生當作交易對手真的是老天爺的恩惠,而這個觀念對巴菲特影響也非常深遠。

但若我們只按照葛拉漢以前的做法來操作,我們絕對無法達成今天的紀錄,因為我們在投資中的某些做法是葛拉漢從來不嘗試的。比坊說,葛拉漢從來不拜訪客戶的管理階層,他的理由是身為教導普羅百姓的教授,他要創造的是一種大家都可以使用的方法。葛拉漢也不認為在華爾街的人可以透過四處跑來跑去拜訪管理階層學到東西,他也同時覺得即使可以跟管理階層面談,管理階層也會留一手不說或是甚至說出誤導的內容!因此,透過拜訪管理階層增加投資效益是非常困難的。

(尼莫:不是很清楚為何孟格在此沒有提到費雪,因為巴菲特從買雪茄屁股策略改成優質股策略,費雪和孟格是很大的推手耶)

還有,跟葛拉漢專注在帳面價值的安全邊際不同,孟格和巴菲特漸漸發現即使許多公司用兩到三倍的帳面價值出售,仍然有可能是好的交易以及有相當的安全邊際,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公司可能有更高的成長動能、能力更高強的管理階層等。從這出發,不只是帳面價值低估的部分會有葛拉漢式的安全邊際,我們開始思考"更好的企業"(better business)的觀念,而能夠創造我們迄今紀錄的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這些"更好的企業",或說是優質企業(high quality business)。

(尼莫:就尼莫而言,還是安全邊際的概念,只是現在的安全邊際大多數都不再那麼輕易的可以從會計報表簡單加減計算就可以得知,而更多的是在表外的競爭力或是管理階層與時境遷調整經營策略和執行力等)

絕大多數投資經理人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他們的客戶都希望他們無所不知。孟格和巴菲特沒有這個問題,因為他們就是波克下的大股東,沒有別的客戶或是股東可以解僱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就不用受那些客戶或股東奇怪的要求所束縛,而能專注在他們挖掘出來的價格錯置(mispriced)的股票且對他們有信心的交易押重金,因此他們比起很多人的想像中遠遠沒那麼分散投資,但孟格認為他們的運作方式的確比較好。

今日的投資管理市場中,每個人不只要贏,還希望報酬曲線和淨值是一路向上,這是非常不切實際非常瘋狂的想法,根本就是讓自己綁手綁腳無法施展開來。波克夏的系統就並非如此運作,波克夏深知在現在這個競爭的世界中,要與其他優秀且努力工作的人競爭,即使僱用的人是第一流的聰明的人也只能找到有限數量的、有價值的、有洞察力的投資標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將籌碼及中壓在這些少數被洞察出的標的,應該比裝做在任何時後都知道一切事情來的合理。

(尼莫:報酬曲線和淨值一路向上,應該是批判hedge fund絕對報酬的概念。孟格在這邊沒有把他對回報的觀念講得很清楚,在此反而覺得上個月摘要的Klarman的文章講的比較清楚,他沒有每年要多少回報的概念,而是看每一筆生意可以帶來多少的收益,重點是專注在能夠獲利的交易)

就長期(孟格真的是指很長一段期間,比如說四十年)而言,從股票上得到的報酬(資本利得加上股利)很難大幅超過這家公司實際的獲利。如果一家公司在過去四十年每年的資本報酬率是六趴而且你持有這家公司的時間也是四十年,你的報酬率不會和六趴相差太大,即使你當初是在大幅折價的時候買入的!反過來說,若一家公司過去二三十年的資本報酬率是十八趴,即使你當初買進的時候買貴了,你還是能有不錯的報酬率。所以訣竅在於買入優質企業!要怎麼買到這些優質企業呢?孟格建議在這些企業還小的時候買入(finding them small getting them when they’re little,比方說在WAL-MART還小剛IPO的時候就買入,孟格在此沒有講的很清楚),但這個策略對已經非常大的波克夏不適用。

(尼莫:很簡單的數學計算,背後卻有很深的智慧。難就難在我們一般人看不透那麼長那麼久的競爭力基因究竟何在?就算看得透也不見得有耐心可以這樣持有)

有些情況下,可以適度的推測某些企業會有相當好的前景。比方說八零年代的GE,因為有JACK WELCH當CEO,所以顯而易見GE能有強勢的表現,同樣的例子也適用在迪士尼。所以在企業由能力高強的經理人領導時,的確是好很的買入良機,孟格認為在有這些良機時沒有加碼買入,真的會是很大的錯誤!

但是,平均來講,把賭注押在企業的品質會比把賭注押在管理階層的品質來得好。換句話說,若可以選擇,還是要把賭注押在企業未來的整體動能,而非押在經理人的光環之上。只有在非常少的情況下,你可以在二流企業中找到非常非常好的經理人,讓你的績效證明跟隨他是明智的決策。

(尼莫:回到企業的本質,經理人還是要靠企業環境培養出來的。有好的企業環境和文化可以長期都培養出優秀傑出經理人的公司,當然會比偶爾運氣特別好碰到天降英才的企業好,而更是比培養不出傑出經理人要靠挖腳才可以將人才弄到手的公司優秀。)

接下來有好幾段討論稅的問題,孟格的結論是太過於在意把稅負最小化,所有的投資決策都把稅負放在前提來思考,將會是很大的錯誤。孟格甚至提醒在你的一生之中,都不要相信有人可以提供好的稅負避難所。除此之外,孟格也提醒若有人承諾要給你很好的報酬,但要你簽署一份兩百頁的文件,千萬不要這樣做!

對於成長股模型而言,要特別注意某種形式的公司,這種公司你一生中可能可以碰到幾次,就是那種經理人可以隨時藉由提高價格來大幅增加利潤的公司,但他們尚未這樣做,所以可以視為他們有可以漲價的(untapped pricing power)但未使用的潛能,比方說迪士尼、可口可樂、Gillette就是這種類型的公司,且他們不只有漲價能力,還有相當優質的經理人。

(尼莫:感覺應該是演講時間快到了,孟格在這個地方講的有點沒章法,總而言之對波克夏而言,選擇成長型企業是很重要的概念,而這也是費雪在五十年前就鼓吹的概念。另外孟格提醒不只是要成長,而且還要有辦法大幅增加利潤的公司才是真正優質的公司,突然間想到不知道康師傅算不算這種類型的公司?改天應該好好研究看看)

最後,孟格討論關於投資管理。孟格認為這是個有趣的行業,因為就純粹的績效而言,投資經理人並未替"所有的客戶"創造任何價值。所以就一個要以投資管理為業的人而言,面對的是一個很特別的情況。一小部分的投資經理人的確可以提供附加價值,但絕對不是當中的大多數。孟格建議有志於此的南加大畢業生必須要謹守投資紀律且以長期幫客戶創造優於大盤的績效為原則。最後,孟格強調,對投資管理的顧客要創造大的增值是非常困難的,但並非不可能。(畢竟波克夏自身就是很好的例子)

(尼莫:這個段落講個就更是零亂了,甚至尼莫沒有把握自己摘要出來的內容和翻譯是否有契合孟格的本意)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