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7KY美食達人(2723.TW,85度C)個股評價以及研究過程

01. 下載公開說明書以及報表
    0745-0752連上公開資訊觀測站以及下載

02. 找相關新聞報導和研究報告
    0752-0759找自己的研究報告資料
    0759-0819找新聞和研究報告(當中五分鐘浪費在找回某網站帳號密碼)

03. 上公司網站
    0819-0825沒什麼東西,大陸的經營點幾乎都在在京滬深+兩江

04. 閱讀報表
    0908-0920Read 3Q10FS,毛利50%,去年到今年是上升,但淨利率下滑,WHY?
    0928-1000西點麵包佔七成,飲料比重下降,跟實際符合、P48市場及產銷分析-主要是中國地區的成長;高階財會主管和會計師都是勤業眾信背景,這樣好嗎?
    1003-1010看2008/2007財務報表

05. 消化資料
    1022-1040讀研究報告-找到的四五篇之中,僅有KGI那份比較有肉

06. 閒聊法打聽產業和公司資訊
    略

07. 思考主要競爭優勢及未來發展關鍵影響因子
    1600-1650
    a. 台灣部分業務穩定,店數難繼續增長,營收和獲利頂多就是每年小幅成長
    b. 中國區的確有相當成長空間,吳董喊的六年一千家店也並非不可能,但未來新開的門店主要會在上海之外,市場消費力相對較低,平均單店營收會下降
    c. 有利因素是中國食品價格上升速度快,尤其在中國業務中民生必需品的麵包佔比相對高,將由此受益
    d. 飲料生意在中國有相當多的新競爭對手切入市場,故上海這邊門店的飲料生意在2010年度生意已經沒有2009年度好了
    e. 聽說台灣的門店也有賣麵包,不知道生意怎麼樣?上海這邊的麵包生意感覺相較於去年有下滑的態勢,以尼莫每週會買三次的吐司而言,以前約有六七種吐司,每種吐司都有當天做的(其實是一大早從中央廚房配送來的),而且熱門的那兩三種大概晚上七點過後就買不到了;最近幾個月變成只有一種會是當天做的,而且一般晚上八九點去都還會剩個幾條
    f. 有一定品牌形象,無論在台灣或是中國,可享有部分超額毛利率
    g. 2010年度營收增長很快,毛利率也是上升的態勢,但相較之下營業費用上升得更快,造成淨利率下滑得很厲害,實際淨利成長比營收成長來得慢,這是相當嚴重的警訊。以今年1-9月而言,盈收成長53%,淨利只成長12%,令人搖頭。以85的經營模式而言,他們可能會解釋說費用的增長是因為新開店面數較多,新門市的營收還在成長期間所致。但願如此,惟以尼莫觀察到的中國零售業而言,由於市場消費力強大,只要選址和經營策略正確,新門市一般不用太長的時間就可以上軌道。
    h. 總而言之,85在台灣和中國的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都已經建立起來,未來在中國就是模仿台灣的形式,複製經驗將店數衝大後享有品牌超額利潤以及規模優勢。但中國由於幅員廣大以及各地消費習性不同,複製上海經驗在不同地區(就是吳董說的二三線城市)開店,相較於過去在台灣的成功難度高很多。且吳董很清楚知道品牌價值和消費者信心的問題,故不會像在台灣開放加盟那樣在中國開放加盟店,這點是否會造成限制成長速度以及固定支出負擔太重的後果?
    i. 報導有提到的美國和澳洲門市,看看就好,這是讓股價有更大想像空間用的
    k. 上市主體公司是2008.9.26成立的,到目前為止做多只能查到2010.9.30的報表,揭露的財務資訊其實相當有限,也沒有過往的績效可以查詢
    l. 報表是勤業眾信簽的,這是為了上市更換的事務所,上市前是台中一家中小事務所簽的,這點在台中這一行的都知道。比較可議之處是上市說明書揭露的兩位財務高階管理人員也都是勤業眾信出身,這麼巧?真搞不懂以前在學審計時的旋轉門條款跑去哪了?提出這點有雞蛋裡挑骨頭的味道,畢竟勤業也是大所,員工人數眾多,只要這兩位高管先前沒有負責過85的業務,應該就沒有違法或是違反旋轉門精神

08. 做財務模型及預測
    2035-2135
    a. 拆成台灣市場和中國市場
    b. 中國市場拆成既有門店(預估到2010年底有170家門店)和新增門店,由於未來新增門店擴散到二線城市,消費力會比目前主要門店主要在京滬深+兩江差很多,故要把平均門市銷售金額往下調整
    c. 僅簡單預測損益表,資產負債表還算乾淨,只要獲利符合預期,未來現金流量足以支撐增長和營業週轉
    d. 未來五年淨利率維持10%。KGI報告中寫隨中國門店增加,毛利率會增加。揭露的報表只有兩年,還不到三年很難判定趨勢,但以今年成績而言,毛利是增加沒錯,但營業費用也增加了。個人認為淨利率10%算是長期"平均而言"可以達到的目標,前提是費用控制要得宜,不能再如同今年這樣營收增加遠大於淨利增加的虛胖了。另外今年高漲的費用應該多少跟上市要花不少錢有關係,明年這部份少了,預估對其費用控管會有幫助。
    e. 台灣部分的業務假定未來五年每年成長5%,比預估平均GDP稍高,因為將通膨物價上漲考慮進來
    f. 中國地區,既有門市假定未來五年每年成長10%,理由與台灣同
    g. 聽吳董的話,假定六年內中國會到1000家店,預設每年新增門市150家,但新店的預估營收有相應調低

09. 費雪十五要點測試
    略

10. 股價評估
    2145-2200
    a. NTD250-280/share,這是2013-2015年之間,以上述的財務預測模型,考量在那個時間點的成長性市場會給予的PE(15-20x)後算出來的估值
    b. 未來幾年應該都會繼續成長(當然,實際的成長絕對不是平滑的直線,還是會有起落),但成長的速度和力道都會從今年的50%(以營收而定)逐漸鈍化到10幾%,在這樣的前提下,合理的PE倍數也將會從現在股價反應的超過30X,長期回歸到台股合理的10-20X。

11. 評估安全邊際
    2200-2210
    a. 兩百塊錢以下才是買點。一樣,抓三成的安全邊際,用上面的估值算了之後合理的買入價格為NTD175-196/share。跟現在的價格(2010.11.27收NTD325/share)相較低了快一半,但很妙的是和IPO的發行價格NTD168/share到是沒有太大差異。
    b. 請特別注意,在預估可到達PE15-20X,且用三成安全邊際的價格買入,實際代表買入股票的ROE是10%,並不算高,這也是為何算出含安全邊際的股價還比IPO價格高的主要原因,也許問題出在尼莫的預測太過樂觀,OR預估未來的PE太高所致

12. 結論
    2210-2225
    a. 費雪早就說過,離IPO的股票越遠越好,85的天價NTD400/share人為推升因素比較大,不代表真實企業價值
    b. 有耐心點等,不見得未來三年內到不了預設的買入價格區間
    c. 一般IPO公司會有上市後一年表現都會遜於市場預期,建議觀察未來成長性衰退的幅度以及費用攀升的控制
    d. 白忙了一天,一共花了三四個小時,結果就是現在不是買入點,感覺還是把重心放在自己偏好的轉機股投資策略比較實在點。另外還有個問題,今天的研究其實刪掉了閒聊法和十五要點測試都沒有做,很多data mining也做得不深入(如對管理階層的更深入了解),真的要做更徹底的話至少還要翻倍的時間。這代表什麼?要花這麼多的時間心力才能決定一家公司的買入價格,這個投資研究方法必然有相當改善和精簡的空間。

以上,2010/11/27,尼莫於上海

2010/11/28後記:針對11.b認為價格估算是否過於樂觀這點,睡了一覺之後想清楚了。問題的確是出在預估每年增開150家有點過度樂觀。試想,在人口最為稠密,消費力最高的京滬深+兩江地區,85也花了超過兩年的時間才開到170左右的規模,這樣算來,在其他戰場要如何以更快速度開疆闢地遍地開花呢?SO結論呢?懶得再做一次新的財測了,只能說若將這部份調低,比方說每年新增店數100家,甚至更低到75家,合理估值就要再往下降個20%~40%,要回到12.c對於未來成長性的觀察,尤其是新店數的增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