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02費雪如何發展投資哲學之二

看看費雪三十五歲之前幹了些什麼奠定之後的大師基礎,純粹從經歷看起來似乎也非常人達不到的神的境界。

 

第一章 哲學的起源

前言

- 費雪公司管理的任何資金,目標都在於投資非常少數的公司,這些公司有以下特質;
A、管理階層素質優異,營業額以及更重要的盈餘成長率,能夠高於業界水準
B、管理階層要有可行的策略,願意犧牲短期利潤,追求更高的長遠利益
C、有能力在企業經營的所有例行性任務上,每天都有出色的表現,用以執行長期的策略
D、重大的錯誤發生時,能夠認清這些錯誤並採取矯正行動。比方說公司難免在推出創新的觀念或產品時犯錯,或是經營成功可能使觀理階層因自滿而犯錯。

- 費雪個人對製造業特性比較瞭解,所以費雪投資公司主要活動就是投資優質的製造業企業,甚至費雪到最後限制他的投資公司只能投資這方面的企業,因為每次他投別的領域結果總是不滿意。但費雪也不否認在零售、運輸、金融等領域,若具有相當長才,一樣可以或取和他投資製造業相同的利潤。

- 除非抄襲別人的方法,沒有一種投資哲學能夠在短期內發展完全。就費雪本身,是在很長的時間發展出來的,又主要來源有三,1)大部分是痛苦的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2)合乎邏輯的推理,以及3)觀察別人的成敗。

- 向別人解釋投資方法,最好的方法可能是回顧歷史。

(尼莫:

這段揭櫫許多費雪的核心理念,諸如不要過度強調分散投資,把握籌碼及中在幾個有把握的標的上才對;或是選擇管理能力優異的公司,管理能力優異體現在高於業界的成長性以及短中長期兼顧的經營策略和想當然要說的"執行力"等;還有就是人要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即便向費雪這樣的大師都坦承他只懂一部分的製造企業,但對零售或金融等行業也是外行不會去碰,想想自己迄今買過的股票產業種類,真是令人汗顏!

費雪的三個學習來源,平心而論自己只做到一個。哪一個?從自己錯誤中學習,但作的不夠到位對自己還太仁慈,算半個。合乎邏輯的推理,"有時候"能做出還算有點水準和邏輯的推理,但更多時候好像都是硬湊出來的歪理,故這點算半個。觀察別人的成敗,看過很多實際商人做生意的成敗,但對作股票別人的成敗還知之甚少,目前僅有HILIHIST等幾個好友和自己分享過,這方面公司做得完全不夠到位,故一個都不算。)

 

興趣誕生

- 費雪還是小學生時就知道有股票市場這個玩意,起自於某次他在奶奶家玩,有位伯伯到奶奶家和奶奶聊到未來一年景氣看法以及對奶奶的股票會有甚麼影響。從那時起,費雪覺得"一個全新的世界展開在我眼前",存了點錢就有權在國家最重要的企業當中,任選一家買其股票並分享未來的利潤,SO判斷是甚麼因素使企業成長,整件事情很有意思,而這正是很有趣的遊戲,相形之下費雪覺得他熟悉的其他事情都顯得單調乏味、沉悶無聊、毫無意義。

- 由於對股票有濃厚的興趣,費雪在20年代中期就開始進入市場,也在狂飆的多頭市場賺到些錢。但他也坦承,回頭去看,那段期間小規模的股票投資,幾乎沒教到什麼很有價值的東西,對他的投資政策沒有甚麼幫助。

(尼莫:

覺得人還是受命運影響,費雪小時候應該是接近現在快要一百年前的事情了,他那時家族就有能力炒股,也必須是望族或是有錢人才可有這個機會接觸到吧!費雪自己有提到他老爹是醫生,想想若是他出生在農家中,會是怎樣的命運?

不過如果生在台灣就不用擔心了,看看我們的台灣之子,只要肯拼敢撈,在台灣都會有出頭天。)

養成經驗

- 1927-28年,費雪在史丹福讀研一時,有門課程是企業參訪,每週要抽一天參訪舊金灣區的大型製造業。費雪剛好有車可以負責接受教授往返於學校和工廠之間,也就在這樣的過程,費雪藉由1)參觀工廠的實際運作瞭解製造企業,2)和管理階層開會討論,在教授犀利的問題下學到企業實際經營上的優缺點,以及3)在參觀完工廠的回程路上和教授聊天聆聽教授對某家公司的真正看法。

- 也就是在這些拜訪工廠的行程中,費雪養成了明確的信念(挑選"成長型公司"作為投資標的),後來證明這個信念很有價值,也奠立了費雪的企業基礎。

- 同時,費雪也從該教授身上學到對一家企業而言,要健全的經營,"銷售能力"極其重要。一家公司可能是非常有效率的製造商,發明的產品相當令人驚艷,但賣不出去的話都是白費。後來費雪根據這個觀念,進一步發揚光大作成結論,認為即使有強大的銷售團隊還不夠,一家公司要成為真正有價值的投資對象,不只必須有能力銷售產品,還要能夠評估客戶需求和慾望上的變化;換句話說,他必須嫻熟所有的行銷觀念。

(尼莫:

自己剛剛工作的前幾年,很想跨入投資管理像是基金經理人或是操盤手的領域(所謂的BUY SIDE),幾次有機會跨入但無奈學歷太低總未能如意,後來輾轉跨入商業銀行作放款,卻有如魚得水之感。原因就如同費雪的經驗,在現今的銀行端工作也類似,有機會參觀許多工廠以及和管理階層訪談,又因拜訪對象多數有意從銀行拿到貸款,對公司的經營理念和未來藍圖等都很願意和銀行分享,此時銀行內若有資深的主管可以一起JOIN CALL以及在之後對CALL過的公司作經驗指導和分享,這樣和費雪的經歷不是相當雷同嗎?

後來回頭去想,銀行放款和投資界的BUY SIDE也沒啥大不同,都是站在資產負債表的右方(所謂的SOURCE OF FUND)看管理階層怎麼玩轉左邊的資產(所謂的USE OF FUND),在評估企業時要把握的重點也都雷同,當然因為放款發放回收和買賣股票或是VC甚至PE等的進出場機制不同,承擔的風險和享受的利潤都不同。以這點而言,從花旗到中信再到淡馬錫的陳聖德是我的偶像。

費雪到是沒有講得很清楚他如何"體悟"到挑選成長型公司的重要性!當然在今天來看這是想當然爾的事情,一堆分析師報告都著重在企業未來的成長性,但費雪如何在八十年前就知道成長性如此重要?

能夠評估客戶需求和慾望上的變化,才能夠因應市場的變化不斷都推出符合市場需求幫公司賺錢的產品,這又和公司的研發能力環環相扣。在這點而言,的確自己目前還沒有很好掌握如何去評估企業有沒有能力掌握客戶需求和慾望上的變化的能力,以及在掌握這種變化後要怎樣基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金雞母產品推出新產品,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作股票真的不容易,要有能力評估某個管理團隊有沒有"嫻熟所有的行銷觀念"之前,自己也要有相當的根基才會有能力去評估吧,怪不得那麼多的金融機構都喜歡用MBA)

經驗學校的第一堂課

- 費雪升研二時(應該是1928年下半年,距今80年),舊金山有家銀行和史丹福大學要人,當時費雪主動爭取這個機會,開啟了自己的工作生涯,成為該銀行的"統計員"。根據費雪的說法,1929年大崩盤前,證券分析師(Security Analyst)叫做統計員(Statistician),但由於連續三年股價跌得很慘,使得華爾街統計員的工作信用掃地,於是改名為證券分析師。

- 當然美國還沒將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分家,故商業銀行可以承銷債券。費雪工作的那家銀行就是負責承銷高利率的債券,以收取相當可觀的手續費作為報酬。但作為承銷人,該銀行並沒有試著去評估所賣債券或股票的品質。相反的,在賣方市場的那段時間內,紐約同業或大型投資銀行給該銀行承銷的任何債券,該銀行都樂於接受。接下來,該銀行的業務員就會向客戶說,他們有個統計部門,能夠研究那些客戶持有的證券,並針對他們經手的每一種證券,發給客戶一份報告。但事實上,所謂的"證券分析",不過就是查閱當時已有的的手冊如"穆迪"當中的特定公司資料,接下來由"統計員"抄襲手冊中的遣辭用句寫成報告。比方說凡是營業額很高的公司,就會寫成"經營管理良好",原因只是因為規模很大!費雪說沒有人直接指示他向客戶建議把他"分析"的證券,轉成該銀行當時希望出售的證券,但整個氣氛鼓勵作這種分析。費雪對該工作的評價是"非常簡單,必須運用智慧做出不夠誠實的事情"。

(尼莫:

以前的人比我們早熟有用多了,費雪才21歲就知道要主動爭取機會!

呵呵,看完他們銀行如何承銷債券之後,深深的覺得太陽底下真的沒有新鮮事!這樣的舉措跟進年以來的投資容景和最後導致的金融危機在"本質上"有什麼不同?看了之後覺得甚至連劇本和操作的手法都不多八十年前費雪在作的事情,這也是為何自己喜歡看些經典著作聽一些老人講古的原因,一樣的感觸在讀托斯科藍尼的"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時也是屢屢浮現。

只是,我們真的從這些過往的教訓學到了多少?如果這個部落有投票功能的話,我到是很想知道有多少比重的版友曾看過前幾年熱銷的"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又看過的人當中有多少比重成功的逃過了2008全球股市腰斬的劫難?)

建立基礎

- 在該銀行上班沒多久後,費雪就覺得該工作實在是無聊膚淺,也就自己做了些別的事情。在該年秋天,費雪對幾家收音機公司做了研究,訪談了該產業的一些人,也寫了篇反應收音機產業現況的一份報告,包括有誰推出創新的產品可能賺取可觀利潤,又哪家當時受市場歡迎的公司市佔率大幅下滑。另他驚訝的是,華爾街也有報告討論這些熱門的收音機股,但費雪無法從華爾街的資料中找到任何資訊報導這些熱門股正在浮現的麻煩。但接下來的事實很有趣,大盤在之後的一年繼續飆漲,但他挑的那些問題股卻在漲勢中一跌再跌。

- 這是費雪在市場中上的第一堂課,後來也成為他基本哲學的一部分:"看一家公司書面的財務紀錄,不足以研判那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精明審慎的投資人必須做一件很要緊的事,就是從直接熟悉某家公司的人口中,瞭解該公司的經營情形。"

- 後來費雪更體認到,在早年的推理中,他還沒有到達一個合乎邏輯的步驟:我們也有必要儘可能瞭解經營公司的人員,方法是自己去認識那些人,或是透過第三者,你對他(第三者)有信心,他又對他們知之甚詳。

- 在1929年,費雪開始感受到漲個不停的股市,本質上不健全,原因在於股價繼續飆漲的理由,是叫人驚異的理論:"我們正置身於新紀元,因此每股盈餘年復一年的上升是理所當然之事。"但當費雪試著評估美國基本產業的前景時,卻見到許多產業出現供需問題,前景變得不穩定。

- 也因為如此,費雪在1929年8月出了份報告給該銀行高階主管預測股市在未來半年會有大空頭出現。但雖然預測如此精準,費雪本身並沒有從中賺到錢,甚至還是賠。原因在於雖然他在當時覺得股市實在太高,但還是免不了受市場氣氛所誘惑,於是他到處找了些"還算便宜"的股票,以及值得投資的對象,因為他們"還沒漲到"。

- 費雪在當時買了三支他覺得"價格低估"的股票,其一是一家火車頭公司,其二是地方性的廣告看板公司,最後是一家地方性的出租汽車公司。他後來覺得自己很笨,鐵路設備是受經濟景氣週期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所以不必有太豐富的想像力,就可以知道在之後的經濟衰退期該火車頭公司會有多慘。又對兩家地方性企業的投資,他更是覺得自己笨,都有能力去打聽收音機類股將發生何事了,卻沒有想到向熟悉這兩家地方性企業的人士,詢問類似的問題!且對他當時的職位而言,取得這樣的資訊或是要去見經營這些企業的人士是相當簡單的。結果當然就是這些股票以大虧收場。

(尼莫:

看來費雪在非常潛力股第二章描述的"閒聊法"就是來源於此時的經歷。

以前曾想過,以費雪的"閒聊法"切入市場操作,到底有沒有內線交易的問題?答案是從一開始的隱約覺得有,到後來覺得其實不會有。關鍵在於在打聽公司時瞭解的是怎樣的經營情形,若是著重在短期的業績或是訂單等資訊或甚至想利用操控這些資訊來獲取利潤,這當然有。但費雪的做法並非如此,而是藉由這個方法去探詢公司的真正競爭力在哪邊,避免自己被表面的財務數據矇蔽罷了。

費雪真是個好員工,會主動積極找事作,還會創造職務內容以外的貢獻。AND費雪也不是兄無大志的人,工作上遇到瓶頸沒有揮灑學習的空間就會跳槽!

嗯,真的當股市中有莫名的怪理論出現時,就要很小心市場是否處在過高或過低的位置。比方說3Q07剛來中國時國外就發生次貸危機,那時一直到07年底報章媒體都還瀰漫著"中國不會受到影響,中國有龐大的內需成長,美國衰退但還有歐洲和新興市場會崛起彌補中國的出口,因此中國股市不會跌,在08年會上一萬點。"這種怪想法,結果就是中國股市從07高點6100點跌到08年底的1800點。

即使是像費雪這樣的大師,在年輕時都不免受到市場氣氛的影響而貿然進入市場(而且還是在自己已經看對趨勢的狀況下),看來克服人性的弱點才是投資獲利最難之處。

這段還是強調要善用"閒聊法"以及實際接觸打算投資企業管理階層的重要性,我對數十年前美國的經濟社會情況不瞭解,覺得是否是那個年代的企業較少也較小所以用閒聊法比較容易?就現在的市場而言,除非有足夠的籌碼,覺得要接觸到檯面上稍微有規模企業的管理階層並非容易的事情耶!看來真的自己要創業作投資的話,找夠足夠的籌碼也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呂宗耀好像也在他的著作中提過類似的觀念,要以有籌碼的想買公司的立場去約見企業的管理階層。)

大空頭市場

- 愚智之別在於智者能夠從錯誤中學習,愚者則不會。

- 從1929年的經驗中,費雪學到雖然一支股票本益比偏低"可能"很有吸引力,但低本益比本身不能保證什麼,反而可能是個警訊,指出一家公司有他的弱點存在。費雪也開始瞭解,決定一支股票價格便宜或昂貴的真正要素,不是當時的本益比,而是當時價格相對於未來數年盈餘的本益比。SO費雪認為只要他能培養能力,在合理的上下限內,確定幾年內可能的盈餘數字,就能找到一把鑰匙,不但能避免虧損,更能賺得厚利。

- 另外費雪體認到,雖然對該次市場泡沫破滅的時間他預測的很正確,在判斷整體即將發生的事情也幾乎正確,但除了在一小群朋友中名聲有所提升外,對他一點好處都沒有!SO在那之後費雪瞭解到,不管投資政策或是某特定股票的買賣決策推理得如何正確,除非付諸實施完成特定的交易獲取利潤或是避免損失,否則一點價值都沒有!

(尼莫:

真的是如此,在錯誤中學習並不犯錯,才是最重要的一點。慘的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犯了錯了還不自知,不斷的用原先的錯方法繼續笨下去,或是就算知道錯了,下一次還是被自己的人性給打敗。

當期本益比高低哪個好真的是大哉問,自己到現在還是沒個準,因為葛拉漢對這個ISSUE的觀點和費雪南轅北轍。但費雪的後半段到是說的很有道理,但現在的困難點在於要預測某家企業未來幾年的盈餘,和二三十年代相比有很大的難度,雖然在的資訊流通比以前快快得多,但產業分工和全球化的影響也讓更多事情變得霧裡看花。

最後一小段好像是說廢話,但不盡然如此,太多時候我們都有後見之明的毛病,明明很多錯誤的決策可以在一開始時就不犯,偏偏要等到交了學費之後才明白。人性就是如此,而且不只是在金錢或是投資的領域,更多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被當下眼前的小利益小誘惑矇蔽雙眼和心靈。)

自行其事的大好機會

- 1930年春,費雪換工作。從先前令他不太滿意的銀行工作,換到一家券商,主因有二,其一是對方提出相當好的待遇,其二是對他讓他可以自由運用時間,根據每支股票的特性,找出他認為適合推薦買賣的標的。這兩點都非常符合費雪的需求,但費雪還額外要求了一點,因為當時是市場大空頭的階段,他擔心自己是新員工會在裁員時先被砍,故要求新公司承諾他若金融情勢持續惡劣時,可以因為他的工作表現不佳FIRE掉他,但不能因為他資淺就要他優先走路,而該公司也同意了。

(尼莫:

我23歲的時候在幹嘛?當兵。好奇的是怎麼費雪23歲時就可以知道在找新工作時要開出這樣的條件?)

福禍相倚

- 費雪跳槽的新公司後來在當年的耶誕節前因資金周轉不靈倒閉,但費雪認為這是他一生中最珍貴的企業教育經驗之一,他待在公司八個月,接觸到第一手資料,親眼看到一個又一個的例子,曉得投資業"不應該"怎麼經營。

- 因公司倒閉失業,對正常人無非是壞消息,卻成為費雪一生事業的轉捩點,他反而覺得是自己一生事業幸運的發展點。為什麼呢?首先費雪自己一直就有模糊的創業計畫,希望在榮景再臨時,創立自己的事業,以向顧客收取費用,管理他們的投資事務為業。但在1931年1月他剛因公司倒閉失業時,那時金融業很慘,幾乎每人都縮衣節食,故他能夠找到的唯一證券業工作,是純當文書作業員,他覺得很沒意思。

- 審情度勢之後,費雪體認到這正是開創新中所想新事業的正確時機,理由有二。其一是經過兩年美國前所未見的嚴重空頭市場之後,幾乎每個人都對既有的經紀商關係不滿意,願意聆聽費雪這種年輕人的看法,主張採用極端不同的方法,處理他們的投資事務。其二是當時經濟跌到谷底,很多重要的企業家無事可作,所以有時間接見一些人。費雪舉例說他有個重要的客戶就是那時找來的,後來跟他說當費雪去拜訪時,該客戶剛好看完報紙無事可作,故當祕書說有這樣的人要拜訪時,心中就想:"反正也沒事,聽聽這個小夥子怎麼說,至少可以打發一點時間。"該客戶坦承:"如果約一年後你來見我,絕對進不了我的辦公室。"

(尼莫:

看了這段文字之後,會有邁向費雪之路的衝動,乾脆就別工作去創業作理財顧問吧!

不過以向客戶收取費用以管理投資事務為業,在台灣好像要投信投顧或是銀行才可以合法的操作,但這幾種公司我都沒有興趣再待,太多制度綁手綁腳,太多不合理的規範以及沒有價值的PAPER WORK,以及許多費雪提到的"不應該"怎麼經營的地方,其實到在都還停留在台灣的財務管理市場之中,回去說白點就是繼續攪和泥。其他的管道呢?據我所知坊間的代操都是以企管顧問公司的名義來操作。尼莫的想法比較單純,乾脆集資弄一筆錢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就以投資為業,這樣不知道有沒有適法性的問題?

Nothing to Lose是很常聽到的英文片語,沒想到對費雪的創業也是如此。到中國之後發現本地許多富豪也是這樣致富的,反正早就一貧如洗,沒甚麼好輸的前提下就創業吧,再加上中國從社會主義轉成資本主義的過程,很多法令在初期不完備,這時候敢賺這些灰色地帶收入的人就發大財。SO?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呢?我一直覺得是前者。

對應的就是我們這一輩的台灣人好像過太爽了點,一方面書讀得高,拋開固定工作和學歷不管去白手起家創業的機會成本高,另一方面從小享受了一定水準之上的物質生活,要能蓋拋開這一切大開大闔的去創業打天下好像難度很大。不要說別人,自己也是如此,光是現在捧的這個銀行保麗龍碗就捨不得丟,想到丟了以後要像費雪那樣熬個幾年(如下段)還不一定有機會出頭,就還是認份乖乖的朝八晚七手機24小時開機作個好員工吧。

這段的標題福禍相倚很有趣,的確就像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沒有大蕭條之後的金融業就業困難,會不會成就費雪的事業以及一代投資大師的地位?這還很難講,對應到當下的台灣和全球,也許這一波的不景氣和全球可以預見的數千萬人就業困難,會造就另一波的創業榮景。難的是創甚麼業呢?WHO KNOWS!)

奠定基礎

- 費雪說,在之後的好幾年內,他都在一間很小的辦公室內非常努力的工作,經常性開銷壓得很低。辦公室沒有窗戶,只有玻璃隔間當作兩面牆,整個樓板空間剛好夠擠進一張桌子、他的椅子和另外一張椅子。這些加上房東先生的秘書員兼接待員提供的免費當地電話服務,以及數量合理的秘書事務工作,每個月支出高達25美元,其他支出包括文具用品、郵資,還有很久才打一次的長途電話。從費雪保留的帳本,可以看出1932年開創新事業時的艱苦。極長時間的工作之後,扣掉這些經常性開銷,該年每個月的淨利平均為2.99美元。1933年仍然很艱苦,但他做得稍微好一點,盈餘增加近十倍,平均每個月盈餘略高於29美元。費雪說或許去當個報童沿街叫賣報紙也可以賺到那麼多錢,可是因為有那幾年的磨練,也才有後來的日子,所以費雪覺得那可以說是他一生中獲利最豐盛的兩年!那兩年讓他奠下基礎,到了1935年,便建立起獲利極其可觀的事業,以及一批非常忠實的客戶。

- 費雪坦承,如果可以這樣說肯定很棒:"由於我自己聰明的頭腦,才會想到創立事業,而不是等到好時光來臨。"其實,那是因為我能找到的唯一工作索然無味,才把我推進自創事業的路上。

(尼莫: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想想,搞不好在是自己去創業開個尼莫控股的最好時機也不一定。保安有看到這篇文章的話請給我些中肯直接的建議。

費雪好誠實,自己接觸到的企業家,無論企業大小似乎也是如此,往往都在沒有選擇的背景下毅然選擇創業這條路,而也就往往如此有背水一戰心態的企業家才能轉危為安讓企業活下來且成長茁壯。反而很多天時地利人和都有的新生企業,看起來有很好的構想,很好的產品,很堅強的管理/技術/行銷團隊,很堅實的財務基礎,最後弄得風聲大雨點小以失敗收場。前幾年台灣搞的什麼超導計畫不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