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擴廠

080714新投資1/2

討論如何看待公司新的投資案。

在中國作法金(本地叫信貸)跟台灣最大的不同是資本支出的案子(本地叫項目)比較多,不像台灣在近幾年除了面板和半導體的擴廠外,少有相關的案子可以碰。

案子看多了就發現很妙的一件事情,無論大小公司都會過分樂觀的預估對新廠/新投資的經營以及財務預估。而過分樂觀的地方主要有二,其一是建廠完成到量產的時間;其二是總建廠的資金以及之後需要的營運週轉金預估。

原因為何?淺見如下;

理由之一是台商因為在台灣時政府監管相對少,衙門也比較好應付,又環境駕輕就熟。但在中國就不同,很多行政事宜的手續和效率往往非人可以想像,而很常又會發生當地政府在吸引建廠時一個樣,錢投入頭洗下去之後又變了一個樣的情況。這是台商本質上的弱點,不管是到中國還是到其他地方,在台灣養成的便宜行事的習慣到了外地往往吃不開。也或許這是COST DOWN的文化帶來的必然。

理由之二是廢話,身為公司的經營者,當然要對自己的計畫有所夢想和最樂觀。可能是社會上大家膨風久了慣了,總習慣看到很多老闆或是公司的高層在那邊畫著不可能達到的願景,然後私底下在寫報告時再將聽到的打個折寫進報告中(當然怎麼打折和打多少折就因人而異);這樣胃口被養大了之後,哪天突然聽到很中肯不帶幻想的未來願景,肯定會不習慣然後覺得對方不行…

SO似乎公司的高層就是要有這樣畫大餅的能力,無論是對自己的股東/往來的供應商/提供資金的銀行,甚至賣命被其壓榨的員工都要畫大餅。說穿了也不見得是畫大餅,人因為有夢想而偉大,這就是為何人家當老闆當高層而我們只當小螺絲釘的道理,不是嗎?敢不敢夢想的人生,會有本質上的差異。哈,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哈哈哈。

結論呢?還是得終於本業的去作好評估,除非是簡單的加工如組裝業,一般來講我會把客戶能夠量產的時間往後延半年到一年,能夠獲利的時間延後一年到兩年,總要要投入的資金(就是資產負債表右邊的所有部份)往上加兩到五成(這部份跟這幾年全球甚麼都漲有關聯,不見得是被評估個體的失算),這樣應該比較貼近現實。

這跟股票有甚麼關係呢?簡單的說就是不要笨笨的看到某家企業投資新廠的新聞就去買股票,也不要看到某家企業甚麼子公司虧損的消息就賣股票。詳見新投資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