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旭光

點評華通系資金崩盤涉及台資銀(1/3)

近日多位朋友來問台資銀行對旭光高新的借款,整理一些中國融資經驗分享

一、 遠離成立十幾二十年的民營集團

中國用語中的XX系用台灣說法就是XX集團。在陸資的遊戲規則裡,旭光高新歸屬在華通系,華通系下有旭光、騰中(曾在2009年高調出面要收購悍馬車Hammer)、另一實業以及投資公司等四大體系,每個體系都囊括好幾間公司,整個集團有數十間公司。

先說明跨產業經營並非不可,但最好是在原本的基業夠夯實的情況下再跨,此時公司才有實力靠自己拿錢出來投資。

但像華通系這種類型集團,一般保守外銀在中國貸款時會儘量避免此類型公司,原因是十幾年的時間對一般生意人來講光是在某一特定產業耕耘都嫌太短,要在三四個產業耕耘有成十有八九靠的是用別人的錢滾出來的殼。

怎麼滾?最常見有兩招

第一招,老闆用個人名義在民間借款,月息一到三分,將借款資金投入到公司當作資本,再據此資本跟銀行談借款。這種操作有個訣竅就是民間借款和銀行借款要分開在不同城市操作,以華通系的例子有可能就分開在眉州和成都操作。

第二招,用有營運公司向銀行超貸取得資金挪用集團交叉持股。此處的"超貸"未必指違法超貸,而是指舉借超過日常營運規模所需的借款,這種狀況下手邊可運用資金就會變多,再將多餘資金轉投資到其他集團公司。中國政府對銀行貸款有兩條規範,一是要視企業營業規模給予資金以及二是不能貸款給企業做轉投資的股本,後者管理容易銀行很難違規,前者因每家銀行都依據企業規模來評估貸款額度,企業只要多找幾家銀行就很容易獲得超出日常營業規模的貸款。

以上都是相對合法沒那麼骯髒的手法,實際上在中國為了取得資金其伎倆之詭譎多變往往讓人歎為觀止。

簡單說,一個人就算再努力再怎麼樣生對地方和生對年代,要在十數年間如此短的時間內白手起家打造一個[集團]原本就不切實際(要注意中國1978年才改革開放,直到2000年左右都還沒有富裕到有累積"民間資本")

鴻海精密成立於1974年,直到1994年都還被視為一間很強的PC機殼公司,其以自身在製造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既垂直又水平整合成一個大集團也是近20年的事情,足以為對照。

(未完待續)

相關新聞如以下連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08001220-2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