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出持股有各式各樣的理由,費雪在此僅討論在最大化投資利益前提下出售股票的情形,其他私人理由如要買房子,要讓小孩出國讀書等與投資無關得在此不談。
只有在三種情況下,投資者應該要賣出持股;
其一、買進時就錯在先。
其二、買入後,公司值得自己買入的特點或價值已消失。
其三、有更好的標的。
第一個理由很明顯,就是原始買進動作犯下錯誤,而且情況越來越清楚,該公司的實際狀況顯著不如原先想的那麼美好。這種情況要妥善處理,主要得靠情緒上的自制,也要看投資人能不能坦誠的面對自己。
投資普通股有兩個重要特性,一是妥善處理能帶來厚利,二是要能妥善處理,必須有高超的技巧、知識和判斷力。由於投資決策的過程相當負責,所以難免會犯出若干比率的錯誤。幸好,真正出色的普通股,長期利潤應該足以彌補正常比率的錯誤造成的損失仍有餘,又若能提早認清和接受所犯的錯誤,超額利潤會更多。且儘早將套牢在不利投資的資金釋放出來,用來購買其他精挑細選的股票,會有更好的利得。
不過,由於自尊心和不喜歡自承犯錯的緣故,要能夠及時認清錯誤的投資很困難。
一般而言,如果買進時犯下錯誤,但賣出時能獲得些許利潤,人就不會覺得自己當初做得很蠢。相反,若賣出時會發生虧損,我們對整個交易就會相當的不高興,進而選擇先持有到至少打平才出場。費雪認為,這樣做非常危險,會讓我們在整個投資過程中放任自我。死抱不想要的股票,寄望有一天能夠至少打平,由此損失的金錢,可能多於其他任何單一的理由。且除了實際損失,若把提早認賠轉投資其他股票的機會成本考慮進來,放縱自我的代價其實更高。
此外,連小損失也不願認賠賣出的行為,雖自然卻不合理性!投資普通股的真正目標,是幾年內賺數倍的利潤,在這樣的前提下,20%的損失和5%的利潤,兩者間的差距其實微不足道。重要的是損失發生的機率,以及可觀的利潤是不是經常沒有實現。
雖然損失不應導致投資人強烈自責或情緒失控,但也不應淡然處之。投資發生虧損,應仔細檢討,好從每個錯誤中學得教訓,徹底理解判斷錯誤的原因,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才最重要。
第二個理由,如果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家公司發生變化,符闔第三章所述十五要點的程度,不再和當初買進時相近,就應該賣出。這可以說明為什麼持有某家公司的股票時,時時密切注意該公司相關事情的發展,非常重要。
一家公司經營每況愈下,通常出於兩種原因:1)管理階層退步;2)該公司產品不再像以前那樣,市場可望逐漸擴大。
管理階層退步。有些時後,管理階層退步,是因為經營成功影響了居然關鍵地位的一位或數位高階主管。耽於逸樂、洋洋自得和怠惰鬆懈,取代了以前的幹勁和才氣。新的高階主管班底不能向以前的管理階層的績效標準看齊時,常發生這樣的事。以前讓公司經營十分出色的政策,他們不再奉行,或是沒有能力繼續執行。若有這些狀況,則不管市況或景氣多好,都應該立即賣出該股票。
同樣的,有些時後,多年來公司成長驚人之後,終於到達某個階段,市場成長展望耗盡,此後公司只能做得和整體業界差不多一樣好,成長率只能和全國的經濟成長率不相上下。這種變化與上段的管理階層退步不同,很多管理階層擅長開發相關或相近的產品,掌握利用各有關領域的成長機會,但他們也清楚,踏進不相干的產業,根本沒有優勢。因此,若公司在年輕的成長性行業表現突出,但由於時移勢轉,市場成長潛力消耗殆盡,此時該股已難以符闔第三章十五要點要求的成長性,就應該賣出。這種情況下,由於公司依然有相當的競爭力和實力,故不用像管理階層退步那種情況急著賣出,也許一部分持股可以保留到有更好的標地時再脫手。但不管如何,這種股票都不值得長期持有。
如何判斷未來的成長性是否值得投資?費雪建議透過EPS的成長性來判斷。預測從當下的時間點到下個景氣週期高峰時,EPS能有多大的增幅?同時和上一次的景氣高峰期到目前為止的EPS增幅比較。若未來增幅大於過往增幅,也許就應該抱緊該支股票;若答案是否定的,或許應該賣出。
若買入前的研究工作做得夠紮實,賣出的第三個理由很少出現,費雪也建議除非投資人十分有把握,才可以這樣操作。這個理由就是相比於目前的持股,有新的千載難逢的投資良機,新發現的公司無論在管理/成長前景/未來獲利等都比既有組合中的股票來的優異,這種情況下就值得賣出就有的持股買入新股。但這樣操作還是要很小心謹慎才可以,因為相較於既有的持股,投資人已持有一段時間會比較瞭解該股票,新發現的股票投資人瞭解的程度可能沒有那麼深入完整,或是也有可能誤判新股票的投資風險。
SO費雪認為,一旦某支股票被審慎挑選出來,而且歷經時間的考驗都表現優異,則很難找到理由去賣他。
費雪同時也批評金融業時常找些站不住腳理由要投資人出售表現優異的股票。最常見的一種,是相信整體股市會在近期大幅下跌。關於這點,費雪認為,由於擔心大盤可能如何而延後買進值得投資的股票,長期而言是損失慘重的做法,因為投資人忽視了他相當肯定的強大影響力量(挖掘出來值得長期投資的成長股),反而擔心沒那麼強的力量(近期大盤可能會下跌)。SO費雪認為,由於目前人類的知識對未來行情的判斷大致上都是猜測居多,與其仰賴猜測來做投資判斷,不如仰賴自身對成長型股票的研究來做判斷,對新要買入的股票是如此,對已買入的持股更是如此!
另外,費雪也認為,即便短期該股的確因市場整體趨勢而下跌,若所選股票的確是好股,下一次多頭市場來臨時,該股票應能創出高於目前最高價的新高價。SO若因害怕短期市場下跌而賣出,投資人怎麼會曉得何時應買回股票呢?理論上,應該在即將出現的跌勢後買回,但這就等於投資人知道跌勢何時結束。而費雪看過很多投資人,因為憂慮空頭市場快來了,就出售未來幾年將有龐大漲幅的持股,結果空頭市場往往未現身,股市一路扶搖直上。就算空頭市場來了,費雪也沒看過幾個投資人能夠在當初的賣價以下買入。因為通常股價實際上沒跌那麼多,他卻還在苦苦等候股價跌得更深。或者,股價的確下挫了,投資人卻又憂慮別的事情可能發生,而一直沒有買回。
另一常見的金融業謬誤,就是認為某支出色的股票因為價格漲得太高,因此應該賣出。的確這種說法表面上看起來頗有道理?要是一支股票的價格過高,為何不賣出,而要死抱不放呢?
費雪認為,倉促做成結論之前,我們要深入探討這種說法對不對。價格多少才算過高?我們到底想要什麼?任何真正出色的股票,本益比會比獲利能力穩定但未見提升的股票高,而且理當如此。畢竟,要參與分享企業持續成長的利益,顯然值得多付出一點。我們說某支股票的價格過高時,意思可能是指他的售價相對於預估獲利能力的比率,高於我們相信應有的水準。或許我們的意思是,他的本益比高於前景類似的其他公司,這些公司未來的盈餘也有可能大幅提高。
這些說法,都試圖以很高的準確度衡量某些東西,但實際上我們不可能辦到。投資人沒辦法準確地指出某家公司兩年後的EPS有多少,他頂多只能用一般性和非數學式的語彙來判斷,比如說"略微上升""上升很多"等。其實,公司高階管理人員也沒辦法做得比他們好很多。要判斷幾年後平均盈餘有沒有可能大幅上升,他們和投資人的能力相當接近。但到底增加多少?或者到底哪一年會有這種增幅?通常必須猜測很多變數,根本不可能預測得很準確。在這些情況下,一個人怎能判斷成長異常迅速的傑出公司股價過高?不要說他無法預測得很準,連勉強可以接受的準確度也難以達到!SO費雪認為,真正要緊的是掌握住長期的成長性所帶來的價值。
舉例來說,如果一家公司現在的價格是PE的35X(市場的平均PE是25X),或許這家公司近期會有新產品推出,但金融圈還沒能瞭解新產品真正的經濟價值,也或許根本沒有這樣的產品,但公司依然有辦法在未來推出產品維持長期的成長,BUT金融圈認為35X的PE代表股價高估而建議賣出。但費雪認為,若長期成長率真的很高,比方說十年後這家公司的規模會成長為目前的四倍,目前的股價高估或低估40%(35/25-1),有那麼叫人提心吊膽嗎?
投資人還有一個論點,是所有不適當看法中最荒謬的一個。這個就點就是手中持股已有很大的漲幅,已耗盡上漲潛力,所以應該賣出,轉而買進還沒上漲的其他股票。費雪對此看法也不任同,他認為投資人應該只買進傑出的公司,而長期而言傑出公司的股價只會迭創新高,並不適合漲高賣出換股操作。
舉例來說,假設大學畢業的時候,班上每位同學都急需借一筆錢,開出的條件是若你給他們開始工作後頭一年總收入十倍之多的錢,則在他們的餘生,每年收入的25%都會交給你。而你認為這種交易還不錯,但你手上的錢只夠和三位同學達成交易,此時你會怎麼做呢?
費雪認為你應該像投資人運用良好投資原則選擇普通股那樣來選擇三位同學。你會馬上開始分析你的同學,不看他們與人相處多融洽或是多有才氣,而只看他們未來可以賺多少錢。如果同學很多,可能有相當多人一開始便被剔除,因為你對他們認識不夠清楚,沒辦法判斷他們的賺錢能力有多高明。最後,你會選出三位你認為未來賺錢能力最強的同學,和他們達成交易。
十年過去了,三位同學中有一位表現十分突出,在大公司竄升很快,且已有傳聞說十年後他會當上該公司總裁,到時候那個位置會有相當高的薪水/認股權和其他福利。此時,根據上面的論點,一定會有人建議你用高價賣出這份表現突出同學的合約,而轉而和另一位同學締約,而這位同學的年收入仍和十年前剛踏出校門時差不多。這種情況下,你應該會認為提出這種建議的人腦袋壞掉吧!如果你對自己普通股的認識一樣清楚,則我們常聽到賣出好股的許多論點,也一樣愚蠢。
拿投資同學與投資普通股相比,也許不完全匹配,但費雪認為投資普通股更是如此。原因在於人難免一死,而好的公司則沒有年齡限制。公司可以甄選優秀的管理人才,訓練這些人才瞭解公司的政策、方法和技術,以確保和傳承公司的活力到好幾個世代!比方說DUPONT和DOW CHEMICAL都是跨越不同世代而始終卓越的公司。目前這個世代,人的慾望無窮,市場潛力驚人,企業的成長毫無限制,不像人有一定的天年。
本章結論:如果當初買進普通股時,所有的研究和評估都很正確,則應該幾乎不會也不該賣出持股。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