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的深度 110116

不知道大家對自己每天接收資訊的質與量有多少的認知?

因工作和投資所需,每天大概要花1.5小時review完六份電子報紙,分別是台灣的工商時報和旺報(因為這兩份最方便取得,可訂電子報下載後閱讀)、中國的第一財經+21世紀經濟報導+金融時報(不是Financial Times,是一份叫做金融時報的中國官方宣導刊物)、還有亞洲華爾街日報。

台灣的報紙從大學開始認真看也超過十年了,這十年間最大的變遷就是報導內容品質變得非常差,深度越來越少,錯別字出現的頻率逐年增加,以及最重要的,很多時候報社完全不見自身立場,一昧的唱多唱多再繼續唱多,變得一點報格都沒有。

中國呢?雖然從很多層面都可以說明報導的尺度逐漸放寬中,但畢竟是威權控制下的媒體和民族思想抬頭的一個地方,報導的角度比較難令人理解。

經過長久的訓練和自我要求,對流入自己目光中的資訊,已會主動思考;
a媒體刊載這篇報導的"目的"為何?
b這條資訊背後的來源為何?媒體是主動或是被動的找到資訊?
c對資訊來源以及身為載體的媒體自身,可以從資訊曝光得到什麼利益?
d資訊背後有無支撐內容的數據(如上週對友達李先生的批判,就是背後支撐的數據不合理)

通常透過這樣篩選,通常報導的真實意圖就會很清楚,可以判別出來究竟是誰想得到什麼利益或因為無法得到什麼利益而有此報導,利害關係看得透時,報導的角度和視野也就出來了,進而就知道該如何解讀和應對,那些內容可以參考,那些部份可以直接跳過等。

遺憾的是,通常經過這樣篩選,台灣報紙報導出來的新聞,十之八九背後都是利害關係人難看的吃相,真正有肉有價值的報導少之又少,這就是為何說報導深度不夠的主要原因。

而中國的呢?分兩種情形,看得懂得跟看不懂的。看得懂的,報導角度不談,一般內容的深度和記者做的功課反而都比台灣多。這部分還不瞭解原因為何,也許是發行量遠多於台灣,能夠請的記者多得多的緣故也不一定。看不懂的,不是看不懂文字,而是角度/深度/透明度的問題,要不就是看不透背後的利害關係抓不到角度,要不就是深度和視野忽高忽低忽寬忽窄讓人搞不懂層次,透明度就是很多時後資訊來源背後的數據無法取得或是根本就知道是假的or輕易的就可以從邏輯上推知資訊有相當大的可能會造假的情形。

說實話,這種資訊看不懂的情況讓人很鬱卒。但著眼於中國股票市場規模,以市值論是台灣的五倍,以成交值論是台灣的十倍;又中台的形勢發展這兩年就正如三國演義的開頭那兩句,而歷史的天平似乎也找不到再平衡的好理由;又尼莫才32歲至少還要在市場繼續打滾幾十年,這些因素的結論都是"要深入完整瞭解中國"。既然如此,看不懂還是得繼續看、看更多、看到看得懂看得透為止,才有辦法在市場上打滾。說到這個,旺報每週一有個丁學文的專欄,很有參考價值,丁先生解讀中國資訊的深度是當前的尼莫遠遠比不上的。

講回來"深度",轉載一篇21世紀經濟報導對高盛的報導,看完應該就可以知道為何尼莫覺得台灣報導新聞的深度不如中國了。不過根據尼莫的經驗,不管第一財經日報或是21世紀經濟報導,都有不少這種看起來頗有深度的新聞,不過很多新聞再深入去解讀時就會發現很多觀點不見得經得起考驗,關鍵一般都會出在記者選用來推論的數據上面,或是說在選用推論數據時的角度上。這部分比較專,日後有機會再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標題:財報披露新規四大維度
主標題:高盛「自白書」:自營交易142年首次「驗身」

本報記者 譚璐 於曉娜 香港報導

美國投資銀行高盛在經過8個月的內部檢討之後,於美國當地時間1月11日公佈了改革方案。這份長達63頁的報告提出了39項措施,包括簡化資產負債表,縮減交易部門的權力。高盛也在成立142年來,首次將其自營交易與代客戶投資的收入進行單獨披露,這意味著,高盛,第一次公開其真實的自營交易倉位。

根據高盛當日宣佈的計劃,從1月19日發佈其2010年四季報開始,高盛財務數據披露方式將徹底改變——高盛將從四大維度披露財務數據,即投資銀行、機構投資者服務、投資與借貸(即自營投資),以及投資管理。此前,高盛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大塊:投資銀行、交易與自營投資,以及資產管理與證券服務。

其中,變動最大的一項是原來的「交易與自營投資」部門,這也是高盛一直以來被廣為詬病的焦點。在以往的財報中,高盛將所有的交易與其自有本金進行的投資合併披露,導致投資者無法辨別其自營交易的真實情況。

高盛最新口逕自營收入的數據顯示,2010年前三季度四部門合計的稅前利潤為101.32億美元中,投行部門佔8.1%,機構客戶服務佔59.1%,投資管理佔5.58%,而投資與借貸(自營)貢獻了27.24%的稅前利潤。

這意味著,對高盛來說,自營投資是其第二大利潤來源,地位舉足輕重。

規避利益衝突

投行顧問、資產管理代理人、市場參與者、包銷商……高盛到底是誰?

在高盛對200名客戶展開的調查中,有客戶提出,在某些時候高盛把自身利益與短期回報看得太重,希望高盛解釋在一些交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投行顧問、資產管理代理人、市場參與者、包銷商……高盛到底是誰?

高盛表示,所謂「利益衝突」,並沒有一個被廣泛接受的定義。不過也承認,作為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全球性投資銀行,不同的業務部門都會從事借貸和投資業務,某些活動可能存在潛在的利益衝突。

比如,證券部門以及投資管理和商業銀行內的基金部門,都有可能投資於後償貸款、夾層貸款等,而各個部門的商業活動也會包括股本投資。一般來說,高盛的證券部門會以公司本身的賬戶進行借貸與投資活動,而投資管理部門與商業銀行則以投資經理或受託人的身份為基金進行投資。

一位外資投行的高層曾對本報記者表示,「高盛以前也說,一切以客戶利益為重,但是你相信嗎?高盛將業務重心從傳統的資本市場和顧問服務轉移到其擅長的自營交易,難免會犯錯誤。」

在金融海嘯期間,高盛由於銷售被認為是有毒資產的債務抵押衍生工具產品,備受市場指責,並在去年4月受到美國證監會(SEC)控告。後來高盛以5.5億美元的高額代價與美國證監會達成和解了事。儘管高盛從不承認自己有過錯,但卻在去年5月宣佈成立商業標準委員會,對內部操作進行檢討。

在最新公開的63頁報告中,高盛決定其結構性衍生產品的交易,以後將由旗下的投資銀行而不是交易員來完成。同時,高盛將縮減交易部門的權力,如果高盛在某個交易中擔任包銷商,其交易員和經紀將在30天時間內不能就相關交易向客戶發表任何書面意見,但可以進行口頭討論。

高盛在報告中多次強調以客戶為重心,提出將成立若干個委員會,決定什麼金融產品適合什麼客戶,以確保不會誤導或欺騙客戶,而且如果交易員如果要向客戶銷售較為複雜的產品,需要獲得高層批准。

被迫的透明化?

高盛被詬病的自身利益與客戶利益相衝突的可能,也一度被以前的財報披露方式所掩蓋。

一直以來,自營交易為高盛帶來十分可觀的利潤,但這些利潤究竟有多少,外界不得而知。高盛被詬病的自身利益與客戶利益相衝突的可能,也一度被以前的財報披露方式所掩蓋。

一位美資投行的高管曾對本報記者表示,為了符合"沃爾克法則"的要求,所有機構都需要改變其業務模式,比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私人股權、自營交易和對沖基金業務的機構,將不得不改變其業務模式。
根據高盛最新公佈的財報披露原則,「交易與自營投資」部分被徹底分開。其中「機構客戶服務」項下的收益,來自高盛為其客戶或代表客戶所進行的各種市場投資。而「投資與借貸」項下的收益,即相當於高盛的自營投資收益(除去佣金收入)。

換句話說,新規當中,高盛將按照其「實際行為」而不是產品,進行歸類披露。

以前,高盛將為其客戶或代表客戶進行的投資行為,歸在「股票、固定收益、外匯及大宗商品」(股票與FICC)的產品項下。實際上,高盛的自營交易本身,也覆蓋了包括股票、固定收益、外匯、大宗商品、PE、房地產等產品,以產品歸類的披露,「隱藏」了其真實的投資行為。

此外,「資產管理與證券服務」也被拆分,資產管理以後歸為「投資管理」,證券服務則歸為「機構客戶服務」項下。而直接為客戶所做的衍生產品交易顧問與承銷業務,與公司私人財富管理相關的交易收入與賬簿管理費用收入等,以及來自管理基金超額投資收益的回報,都從「股票與FICC」項下劃歸到「投資管理」下。

綜合來看,高盛新架構下的四大業務板塊將分為:其一,投資銀行,包括財務顧問服務(如併購、出售、公司防衛行動、重組、分拆以及與此相關的衍生交易等),以及承銷業務(包括IPO、非公開配售以及相關衍生交易)。

其二,機構客戶服務,包括兩大塊:FICC(包括信貸產品、利率產品、按揭、外匯、大宗商品),以及股票業務。

其三,投資與借貸,包括高盛在各種資產類型中的投資與借貸活動(如債務、股票、貸款、PE、房地產),直接投資以及通過基金的投資;此外還包括高盛通過聯營投資實體進行的投資;

其四,投資管理,包括三大塊:資產管理,如高盛資產管理、私人財富管理以及其他商業銀行基金;基金投資超額收益的佣金激勵;私人財富管理的交易性收入。

根據最新披露規則,高盛截至2010年9月30日的前三季度稅前盈利共94.18億美元,其中,投資銀行稅前盈利為6.2億美元;機構客戶服務稅前盈利為59.87億美元;投資與借貸業務稅前盈利為27.6億美元;投資管理稅前盈利5.65億美元。

其中,單看高盛自營收入的話,結果多少有些尷尬。

2010年第三季度17.97億美元的淨收入(稅前利潤8.46億美元)中,來自工行的收入貢獻為900萬美元,工行之外的股票收入8.23億美元,債務收入5.08億美元,其他4.57億美元。

經新規則調整之後的截至2009年12月底的財務數據顯示,高盛2009年全年198.29億美元的稅前利潤中,投行稅前利潤為15.02億美元;機構客戶服務稅前利潤為190.28億美元;投資與借貸稅前虧損6.6億美元;投資管理稅前利潤9.34億美元。在其中的自營部分,工行淨收入15.82億美元,股票投資則虧損5.96億美元。

繼續向前推演,截至2008年11月底,高盛的自營投資虧損竟然高達135.4億美元,其中股票投資虧損59.53億美元,債務性投資虧損63.25億美元,工行投資虧損4.46億美元。

所以,對高盛來說,自營可謂利劍,可傷人,亦可傷己。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其他國際投行的財務披露中,也並沒有清晰列明其自營投資的狀況——高盛式「自白」,或許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