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周刊 080922

花在這本週刊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其一是自己學著讀快點,其二是內容變得少料膚淺。

 

- 七月盛產偉大CEO。摘錄自麥考林雜誌,7-9月出生的人只佔S&P500中CEO的19%(按照比例來算應該要接近25%),代表甚麼呢?因為絕大多數的國家學齡劃分都是9月到8月,故7-9月出生的人普遍在讀書時在該年級相對都是小一點點(別說九月的不算數,大部分家長都會想盡辦法把九月生的小朋友塞進前面一年),故相對有突出表現或有領導力的人較少。但有趣的是這些人的表現卻好過其他月份出生的CEO,研究人員覺得是因為長期的競爭和花費精力來克服年齡效應把這些雖然在當學齡算是較小的CEO們訓練成"聰明的小傢伙"了。呵呵,有趣的報導,自己是七月生的就覺得更有趣了。

- 讀了講GOOGLE新的瀏覽器那篇文章後,深覺自己是白痴。與其花時間讀洋洋灑灑寫了十面的報導,幹嘛不花時間下載下來自己用看看就知道了?人就是這樣愚蠢,很多事情明明可以親身體體驗不去試;而更愚蠢的是很多人試了以後還是不知道怎麼判別,只好隨人怎麼說就怎麼是,一點主張都沒有。另外覺得這個世界的媒體太無聊,總是覺得誰在跟誰打來打去(如GOOGLE和微軟或是用本地的說法是互相搏奕),誰又跟誰互相抗衡等等,真的是這樣嗎?或許有所競爭,但就我所見,商場上絕大多數的同行都是相互競合比較多,表面上看起來的劍拔弩張殺氣騰騰大多是媒體為了吸引人氣創造出來的假象,還真以為商場如戰場或是像黑社會一樣鬥陣打群架嗎?別鬧了!就連政治新聞也如此,最常見的立委諸公在媒體面前互相批判對方話說得多難聽都有,私底下還不是一起上酒家抱小姐。人生就是一場戲,光是站戲棚看戲,就沒那麼容易。

- 講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的文章,讓自己知道原來果汁這個產業的關鍵優勢或許不是最下游的品牌通路,而是從最上游的果園開始。真是如此嗎?還是一如其他原物料是近年終端需求增速大於供給增加原因所致?

- 突然想到上次讀過不動產的文章後,深深的覺得中國的不動產開發商賺的錢其實主要就是仰賴"城市化"這三個字。早期在城市還沒開發到的郊區(以台灣的說法叫作重劃區)圈下大片的土地,城市人口增加,馬路開到那些地方後就可以大規模蓋房子追求經濟效益壓低單位成本,這樣就可以賺到錢啦!感覺跟讀胡雪巖當中他提到的炒上海不動產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概念,看來商道這個東西真的自古以來在本質上都沒啥改變。不知道這些檯面上有頭有臉的不動產開發商(台灣所謂的建商)是否有讀過胡雪巖喔?呵呵,甚至連成功的模式也很接近,紅頂商人的模式,和現在仰賴靠政府才能拿到土地的模式在本質上似乎也沒有差異。這個想法有甚麼建設性嗎?個人覺得應用在房地產的投資,只要中國的房地產在此輪全球景氣的調整中有回到合理的價位(至少是本地居民不必依賴動遷補助或是政策分房就可以買得起的水準),且中國的城市化有繼續下去,這波調整過後仍然存活且屯地量大的建商還是大有可為。

- 網上團購買建材的網站難以獲利,跟2008/27那本當中講馬雲那篇有異曲同工之妙。總覺得中國人似乎有點想靠網路發財想瘋了,雖然是有全世界為數最多的一億網民沒有錯,但當中我想有99%都是想在網路上找免費資源的傻瓜,而剩下的那1%知道要付錢的也不見得會把錢花在網路上。也許我的評斷有些過了,但的確中國所謂的互聯網,在我看來得到的產出遠遠不值其投入的資源。這是否跟文化的底蘊有關聯呢?我覺得有,但關聯怎麼接就扯得有點遠了。

- 送漢堡路上,講麥當勞和肯德基在中國的外送服務。標準小題大作無病呻吟的一篇文章,外送不是就擴大業務範圍和可觸及客戶的一種行銷方式,簡單分析其得失即可,寫一大篇文章只是浪費時間。

- 何飛鵬在這本雜誌有專欄耶!改天找到方法連回台灣無民小站的部落格時,應該好好看看他的文章,同時這次回台灣也要去買他的"自慢"。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