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21本週心得

對近期新聞時事市場等簡短看法的彙總。

小曹的爭議

最近關於曹錦輝的報導真的是歹戲拖棚,不諱言媒體的報導是偏向球團這邊,但小曹的姿態太高和不入境隨俗也頗令人詬病。當然,經紀人從中作梗擺出的高姿態嘴臉也令人覺得噁心。

對小曹,自己的看法是也許他真的很有實力,也曾上過大聯盟,去年也代表台灣去打奧運。但近幾年來,除了名氣和受傷的新聞,要說小曹有啥實質端得上檯面的菜色,印象中是沒有,即便是去年奧運也投得零零落落乏善可陳。在這樣的前提下,不是很理解為何一定要堅持多高的薪水和激勵金,還要打著復興台灣棒運的口號高調回國,有這個能耐和必要嗎?

給小曹的建議:務實點,也許眼前的待遇連大聯盟的保障底薪都沒有,但起碼比起回美國打小聯盟好的多。學學人家陳金鋒,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道理,國外的月亮沒有比較圓。要錢要名聲,等投出成績再說。職業球員的生涯很短暫,何況是受過傷的球員手臂保用期應該更短,賭氣賠上一年和賠上球迷的觀感只為了"尊重"兩字,質得嗎?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也,先表現出實力自然會有人敬重。

互太紡織

看完該公司的研究報告後,對公司本身沒啥特別印象,到是對港股的低本益比感到吃驚。看來比起港股目前平均八九倍的PE,港股的平均PE大概只有五六倍,從這個角度看,自己鎖定的標的好像就是財務體質特別健全,其他不見得有低估或比別人便宜耶,也許應該SURVEY更多標的來挑出真正跳樓大拍賣的股票。

巨大機械

兩點結論。

其一是自行車產業的好年冬已過。在這種不景氣的情況下,幾年內油價要再漲到人不想開車改騎車的機會不大;又高檔車的單價/毛利和銷售成長動能一定會下滑;還有就是人不若表面上裝模作樣的那麼愛地球,為了節能減碳不開車改騎車?是有這種人但肯定很少。

其二是對效率資本市場的批判。

印象中自行車類股起漲是06年的事情,3Q06去拜訪某大自行車廠時,還跟公司副總開玩笑說他們不夠意思,公司自前兩年起調整銷售/出貨策略調整淡旺季差別,到該年度已頗有成效(2Q06淡季不淡),市場對此漲聲響起,居然沒有把這個訊息先跟我們說。

副總張大眼睛看著我說"NEMO,這就是你們不夠用功了,我去年的報表就已經是這個樣子了喔,今年只是和去年一樣而已。我也覺得很奇怪為何市場到今年才再說這件事情耶,我們已經做了兩三年而且去年報表已經是這樣了阿"。

自己當下汗顏,的確負責該客戶已有超過一年的時間,也定期會去檢視公司報表,卻只把先前的營收變動歸類為正常業務增長,渾然不知公司已開啟新策略來彌平淡旺季銷售差異。

尼莫是該打三百大板。但市場真的很有效率嗎?

茂德

兩點結論。

其一,本週新借30E給茂德的銀行真是丟盡銀行家的臉。

茂德顯然是要破產的公司,銀行該怎麼作?簡單說就是要救還是不救的問題。

要救,就應該給茂德夠還ECB的錢,先把眼前的ECB爭議處理到後再用紓困或重整的方式讓茂德繼續RUN,在不破產工廠繼續轉的前提下讓債權得到最大的確保。小氣的給個30E要填一百多億的ECB,不到三成的贖回率,茂德打折收購這件事情肯定會破局,結果就是30E丟到水裡。為何說丟到水裡,這些銀行很阿Q的說茂德很有誠意的拿一百五十億的機器設備來擔保,這個理由蠢到極點,因為即使茂德不拿這些機器設備擔保,真的茂德玩不下去了,這些機器設備也會被拿來抵銷原本茂德的債權,只是中間有無對應關係處理快慢有別而已。的確新借的三十億看來有百來億的機器抵押,但對原本債權卻有相當大的損傷。

不救就應該一毛不給,和ECB的債權人一起協商讓茂德撐著。

就這麼簡單的問題,到底難在甚麼地方做出最爛的決定?

其二就是覺得茂德有點咎由自取。

沒有說風涼話的意思,但的確聽過以下同業的故事。

06年底是半導體上一波的景氣高峰,茂德在4Q06賺了台幣百億。據說那時有新銀行和茂德接觸,後因加碼幅度和一些條件談不攏,以及半導體產業本身波動大的緣故,該銀行在幫茂德申請額度時並不順利。經過和放審科幾番糾纏後,銀行業務部門轉而要求茂德修正條件,從茂德財務人員口中得到的答覆是"你也拜託點,我4Q06賺了一百億,現在多的是銀行捧著錢要給我,你要加點我怎麼報得上去?"之後該交易就不了了之。

結果呢?才兩年左右的時間,不知當初說這些話的財務人員還記不記得自己說過這樣的話?又此時心中是作何感想?

尼莫聽到時到是在想"媽的,你有辦法一季賺一百億,你就有機會一季虧一百億。出來外面混,遲早要還的。"

安泰萬泰大眾銀三合一

聽說有外商財顧在推這個三合一交易,個人很不看好。

原因和BENQ+SEMENSE一樣,B咖+B咖只會變成更大的B咖,更有可能因為合併後的鬥爭變C咖,但就是不會變A咖。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