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29非常潛力股-第三章-買進哪些股?選股的十五個要點(No.1-No.3)

在全書中算是很核心的一章,精讀後可讓人對何謂"基本面"有更深很多層的認知。

 

費雪認為投資人在選定一檔股票時必須關注十五個要點如下:

要點一:這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沒有充分的市場潛力,至少幾年內的營業額可以大幅成長?

公司的營業額沒有增加時,有時候可以因為成本控制得當進而提升純益,這種狀況下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也會跟著純益上升而上升,但這種股票並不是投資人最好的選擇。

另一種情況也能夠提供短期高出許多的利潤,這種情況發生於環境改變後,短短幾年內營業額的大幅上升,但之後停止成長,聰明的投資人也不該被這樣的利潤打動。舉例來說,CRT電視機在開始商業化的前幾年,許多製造商的營收都大幅攀升,但在90%的家庭都有電視機之後,營收曲線就會呈現平疲,而股票價格就會相應滑落。(近兩年火紅的液晶電視概念股是否也會落入同樣的循環?)

即使最出色的成長型公司,也不能期望每年的營業額都高於前一年。工商業景氣循環反覆無常,也嚴重影響逐年的比較。所以在判斷營業額有無成長,不應以年為基礎,而應該以好幾年為一個單位。好的公司不指未來幾年的成長可望高於正常水準(何謂正常水準?值得省思),更長的期間內也可望如此。

費雪將不斷有突出成長率的公司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幸運且能幹,一類是因為能幹所以幸運。當然兩類公司的管理階層都必須很能幹,也沒有一家公司只因為運氣不錯就可以長期成長,公司必須擁有而且持續擁有傑出的經營才能,才可以不斷的妥善掌握好運氣,保持自己的經營優勢和競爭地位。(這段文字讓我想到"當幸運來敲門"這本書,幸運和運氣好是兩回事情,果然人世間的道理在哪個領域都是相通的)費雪舉了美國鋁業、杜邦以及通用美國運輸公司等幾個公司的例子來說明何位幸運且能幹,又何謂因為能幹所以幸運,在此不贅述。

一家公司如果未來幾年的營業額可望急遽成長,不管是幸運且能幹或是因為能幹所以幸運的哪一種,都可能給投資人帶來財運。重要的是,不論是何者,投資人都必須時時留意,觀察管理階層目前以及未來是不是一直很能幹,否則營業額將無法繼續成長。(這時候問題就來了,什麼叫做能幹的管理階層?這也是為何我深信要能夠成為真正的價值投資者,除了要懂投資之外,更要懂得管理與企業經營,不見得要有相應的執行力去實踐,至少要有眼光判斷)

對投資人而言,正確研判一家公司的長期營收曲線極其重要。而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階層十分出色,而且整個行業將有技術上的變遷,研發進步神速,精明的投資人應提高警覺,留意管理階層有沒有能力妥善處理公司事務,於將來創造理想的營收曲線。這是選擇出色投資標的應考慮的第一步!費雪在此又舉了摩托羅拉和康寧玻璃這兩家公司的成長經歷來說明判斷長期營收曲線的重要性和判斷正確的回報,在此不贅述。

 

要點二:管理階層是否有決心繼續開發產品或製程,在目前富有吸引力的產品線成長銷售潛力利用殆盡之前,進一步提高總銷售潛力?

企業的管理階層必須持續投入資源研發,只有靠這些方法,企業才能改善舊產品和開發新產品,並藉此創造源源不斷的收入增長。

要注意企業的研發投入和企業目前的營運範疇"有若干關係"的產品時投資人透過研發獲得的收益通常最大。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公司的研究如能圍繞每一個事業部,如很多數目各從自己的樹幹長出數枝,成果通常比一家公司從事許多不相干的產品好得多;後者的新產品研製成功後,公司勢將踏入與現有事業無關的幾個新行業。(深表認同,類似的觀念在拙著另一篇討論多角化經營的文章也有,SO當看到上市櫃公司宣佈要踏入某個新領域時,首先要想到的不是公司方畫的大餅,而是判斷有沒有能力將新事業做起來而且做得好)

要點二和要點一的差異在於,要點一講的是事實,用以評估一公司的產品目前存在的銷售成長潛力;要點二談的是管理階層的態度和企業的長期競爭力,一家公司必須體認到總有一天公司幾乎肯定會成長到目前市場的潛力極限,故必須先對新市場和新產品及早做好準備。一家公司必須在要點一有好評等並在要點二有正面積極的態度,才有可能吸引投資人最大的興趣。

 

要點三:和公司的規模相比,這家公司的研究發展努力,有多大的效果?
對上市櫃公司而言,要知道他們的研究發展費用是多少很簡單,基本上都會在損益表上列支出來。許多分析師也習慣性的用研發費用佔營收的比重和業界平均值比較後來判斷公司研發活動的好壞。費雪認為這類數字可以當作粗略的量尺,找到有用的線索,曉得一家公司的研究支出是不是高得異常或是低得離譜,但除非進一步取得很多資料,否則這種數字很容易對投資人產生誤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每家公司對於哪些費用應列於研究發展費用項下差異頗大,故如果所有的公司都採用同樣認列標準的會計基礎來報告研究發展支出,則各知名公司相對的研究發展支出數字應該會和現在金融圈常用的數字有很大差異。

企業各項主要營業活動中,以研發領域的成本效益相差最大。箇中原因主要在於以目前的環境,新產品和新製程要能突飛猛進,不能再只靠一位天才,而必須結合受過高度訓練的工作團隊,當中人人各有所長。而且團隊中每位專家的技能,只是產生優異結果的一部份,真正優異的研發團隊還需要有領導人,協調背景不同的成員結合成緊密的工作團隊,並激勵工作團隊中的每位專家發揮最大的生產力,以取得最佳的研究成果。(想起前幾年NBA的拓荒者隊,集所有好球員於一隊卻只能勉強打進季後賽,WHY?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化學作用而非物理作用啊!絕非強強聯手就是最強,反而更多是強者之間誰也不服誰,最後落得沒有成果)

然而除了擁有能夠創造研究成果的研究團隊外,管理階層還必須能在每個專案開發時,在研究人員和十分熟悉生產、銷售問題的人員間,作密切和詳盡的協調並建立緊密的關係,而這絕非容易的事情。惟若非如此,最後構思出來的新產品往往不是無法低價生產,便是在設計時欠缺最迷人的銷售魅力,如此開發出來的產品肯定禁不起更有效率的競爭對手一擊。

另外高階管理人員也應瞭解商業研究的特質。首先是要確保無論在景氣好或不好的年頭都要有穩定的研發支出。其次就是儘量避免"緊急"的計畫,因為這些項目往往過於昂貴,且會讓研發人員原本手中正在執行的專案停頓下來。成功的商業研究,是只選報酬金額可望達到研究成本腳背的任務。不過一旦某個專案開始著手,基於預算上的考量和專案本身以外的其他因素,而加以縮減或加速,難免導致總成本相對於能夠獲得的利益上升。

之後費雪提到如何評估承包國防合約龐大研究開銷問題,因台灣少有上市櫃的軍工企業就不贅述了。惟有點可以留意,就是若是承包的專案除了利於武器的發展外,當中得到的原理和新技術可直接用在利潤較高的經常性商業產品線上時,投資人可以認定這種投資專案具有很高的價值,因為等於政府出錢讓企業研發,企業省錢又取得技術,費雪認為五零年代的摩托羅拉就有這項特質。(中國政府似乎開始鼓勵軍工企業上市,或許之後這些思維也足以供我們借鑑)

投資人還要觀察企業在進行研發專案時,是否有做過詳細的市場調查以確保研發的產品有足夠的市場遠景來支持相當的研發支出。沒有市場的產品,研發再怎麼成功也是白做。

最後,該怎麼做才可以獲得如此多關於企業研發活動的資訊呢?費雪指出還是要靠第二章提到的閒聊法,四處去打聽消息才有可能拼湊出完整的畫面。還有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仔細探討一段時間內(例如過去十年)研究單位的成果對一公司的營業額或淨利有多大的貢獻。這樣一段期間內,和活動規模相比,研究單位如能源源不斷推出高利潤的新產品,則只要根據同樣的方法繼續運作下去,將來可能人有等量齊觀的生產力。(這個地方說的比做得容易,99%的投資人勢必沒有足夠的人脈透過閒聊法打聽到需要的資訊,又統計長期的資料來判斷研發的貢獻必須對企業和行業發展有相對深入的瞭解。這都不容易,但這就是會造就每個人在股市的收穫不同最主要的地方。你願意付出多少努力呢?)(另外又想到怪不得後來價值投資有另外一派延伸出來強調Go thru企業書面資訊的重要性,但不主張花時間再閒聊法打探消息和深入的基本面,因為太麻煩了,此是後話,等我真的架構出自己的投資方法時再談)

以上

071215非常潛力股-第二章-閒聊有妙處


全書最短的一章,讀後深覺不論中外,人脈以及掌握資訊的能力都是最重要的。我所謂的資訊力是對基本面訊息的掌握能力,不是內線。

 

第二章 閒聊有妙處

- 有個方法可以很快讓投資人找到有投資價值的公司,就是假設投資人具有充分的才能,擅長於各個管理面向,能檢視一家公司組織中的每個單位,並詳細調查高階主管的素質、生產作業、銷售組織,以及其他每一個重要的職能,形成有價值的結論,曉得這家公司有沒有很好的成長和發展潛力。

這樣的方法雖然合乎邏輯,但欠缺實用性,對一般人沒有太大的用處。首先,只有少數人具備高階管理技能能做這樣的是,可是這類人大多忙於高階和高薪的管理職務,既沒有時間也沒有意願以這種方式佔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此外,即使有意願,公司也不會願意讓外人獲得這些資訊。
幸好,投資人依然可以利用別的方法得到需要的資訊,費雪稱之為閒聊法。

- 企業界的耳語網事件很奇妙的事情。熟悉一家公司特定面向的人,你可以從他們具有代表性的意見切面,獲知每一家公司在業內的強弱勢,而且資訊非常準確。大部分人,只要他們肯定自己不會禍從口出時,都喜歡談論他們從事的工作領域,並且暢談競爭對手。你不妨找一個行業的五家公司,準備一些聰明的問題去問每一家公司其他四家的虛實,你會發現可以拼湊出五家公司八九成的全貌。

- 除了競爭者外,像是上下游、政府、大學中的研究科學家,或是同業公會組織的高階主管等都是很好的資訊來源。但是投資人必須做到消息來源絕對不能曝光,因為如果提供資訊會有惹來麻煩的顧忌,將會使別人不敢表達不利的意見。

- 離職的員工也是很好的資訊來源,但必須注意這些人的觀點可能不夠客觀,必須先搞清楚這些人為何離開自己打聽的那家公司,確定偏見有多深以後才來判斷提供的資訊是否有價值。

- 研究一家公司時,如果資訊來源有很多個,就沒理由相信獲得的每一份資料彼此相互吻合,也根本不必指望會有這樣的事。總而言之只要資訊足夠判斷是值得深入瞭解的公司,下一步就是接觸該公司的高階主管,設法填補正個畫面存在的空白(這對普通投資人應該是最難辦到的部份)。

以上

071215非常潛力股-第一章-過去提供的線索

費雪的非常普通股是巴菲特自述影響他形成投資觀念最主要兩本著作之一的經典之作,同時巴菲特認為每位投資人應該將這兩本書讀二十遍以上。拋開那些有毒的報章雜誌吧,讓我們回到原點去追尋何謂價值投資…

第一章 過去提供的線索

- 每個人都有自己投資股票的不同理由和目的,但說到底背後的動機只有一個 - 獲利。而該怎麼做呢?第一步是看看過去以什麼方法最能賺到錢。

- 回顧全球資本市場的發展,即使是早年,找到真正傑出的公司,抱牢他們的股票渡過市場的波動起伏也不為所動,會遠比買低賣高的作法賺得多。這些機會存在的地方,不見得必須在大恐慌的底部的特定一天買股票。真正傑出的公司股票價格年復一年都能讓人賺到很高的利潤。而投資人需要具備的能力,是辨別提供絕佳投資機會的少數公司,以及為數遠多於此,但未來只能略為成功或徹底失敗的公司。

- 在以前的年代,總是存在一個很大的風險,也就是最吸引人的公司,由於傾向傳子不傳賢,很難繼續在他的領域保持領先地位,或是內部人會掠取所有的利益。今天,這樣的投資危險雖然沒有完全消除,但是謹慎的投資人所冒風險遠低於過往。

- 在過去的期間,企業界的研究和工程實驗室不斷成長,企業管理階層如有相關技巧,研究發展可以成為一種工具,開啟黃金收穫大門,讓投資人的利潤節節上升。惟研究成本變得很大的同時,沒有從商業觀點善加處理的公司,可能在營運費用不勝負荷的情形下步履蹣跚。
此外,管理階層或投資人依然很難去衡量研究發展支出的獲利性,就像即使是大聯盟最好的打擊者,也沒有辦法斷言每上場打擊三次就一定會有一次以上擊出安打!
還有就是一件專案從首次構思到對公司的盈餘帶來顯著有利的影響,一般需要七到十一年的時間。因此連利潤最豐厚的研究專案,在財務上也是不小的負擔。
但就如同管理不良的研究成本高又難發覺,研究做得太少的成本可能更高,因為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一但沒跟上競爭者的腳步或是有替代性的產品出現,馬上就會被市場淘汰。

- 由於資本主義經濟長期而言處在通膨的狀態,費雪認為一般的投資人並不適合投資債券,因為其實質報酬率為負。惟類似銀行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人基於不同的理由投資無庸置疑,因為他們有資金上的義務。

- 運氣特別好,或者觀察力特別敏銳的人,偶爾可以找到一家公司,多年來營業額和盈餘成長率遠超過整體行業,而能獲得很高的投資報酬。當我們相信自己已經到這樣的一家公司時,最好長期抱牢不放。這樣的公司不見得必須年輕或是規模小,相反的,不管規模如何,真正重要的是管理階層不但有決心推對營運再次大幅成長,也有能力完成他們的計畫。這種公司的共同特性,是管理階層不因重視長期規劃,而在日常任務的執行上稍有鬆懈,仍然會把平常的營運工作做得很好。

以上

071209中國,硬著陸


以中國目前的調控力度,明年的中國經濟成長將會"顯著"放緩…

先看以下報導:

標題:增1百分點》人民幣存準率升至14.5% 

內文:中國人民銀行將從廿五日起,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率一個百分點,這是人行本年度第十次上調存款準備率。調整後,存款準備率達百分之14.5,是20年來最高。

中新社報導,人行表示,此次上調存款準備率,是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從緊貨幣政策要求,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抑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此次上調準備率的幅度,一改自2004年以來的每次千分之五,是百分之一。

分析人士指,人行迅速上調準備率,說明國家統計局下周將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仍不樂觀。調整存款準備率是傳統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銀行強制要求商業銀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動性。【2007/12/09 聯合報】
 

尼莫短評:

存款準備率是控制貨幣供給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以當前的中國總體貨幣供應量而言,每調高一碼(0.25%)會造成銀行可放貸額度約人民幣一千億的縮減,調高四碼就是相當於市場少了人民幣四千億的週轉資金,換算新台幣約為一兆七千五百億元,比台灣一年的政府總預算還多。而今年迄今已經調了十次一共5.5%!

十一月份時人民銀行才剛"暗示"各銀行到今年底的放款餘額不能超過十月底的數字,這項調控已經搞到滬上各中外資銀行毛到現在還在燒,許多新的放款都已經凍結不發放,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這次更狠,一次緊縮四千億!

緊縮的貨幣政策會造成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資金週轉的困難,流動性的壓力讓這些中小企業不得不相應收減營業規模(主要就是控制應收應付和存貨)來擠出現金維持營運,連環效應之下就是整體經濟產出的萎縮。

不僅如此,其他像是貨幣政策的"外債額度"(調控金融機構境外借款的機制,以後再談)的實施以及人民幣存放款利率的不斷加息(目前人民幣放款一年期基準利率已達7.3%),總經政策方面的取消出口退稅,匯率政策方面的人民幣升值,國內政策方面的基本工資飆漲以及缺工問題,這些都會造成在中國的企業相當大的經營壓力。

外部環境方面,油價飆漲的遞延效果還沒真正浮現,但中國近期物價上漲已經突破6%(全年平均約4%)。主要出口地美國的經濟開始走下坡,也會影響到之後的出口。

種種內部外部的因素都考量進來,深感調控有點過了頭,令人覺得明年的硬著陸,不是不可能。

以上

越南不會是下一個世界工廠 071208

這兩年火紅的越南,個人倒是有與眾不同的看法,深深的覺得越南的發展不見得能夠如預期那麼好,原因為何?

說穿了也沒什麼,就是人口因素。

中國改革開放接近二十年,十三億人口中,總共從農村釋出的勞動力也僅三億多人,換算百分比佔總人口的30%不到!

越南呢?2007年應可達到8700萬總人口,同比中國可以釋出的三分之一人口來計算也才不到三千萬人,以台商製造業大廠如寶成鴻海等消耗勞動力的速度,配合周邊衛星工廠上下游的設置,三千萬人口足夠支撐幾年發展?個人很懷疑,也覺得最多就是十年的好光景,之後缺工缺料缺基礎建設的情形會比現在的中國碰到的瓶頸更嚴重。

靠自身的努力在原本工廠所在地開創出的成本優勢我很佩服,也深覺這樣的製造業不容易。惟靠逐低成本勞動力而居的製造業,競爭力在哪裡?我也總是很懷疑,醒醒吧檯商!

以上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評職業經理人的階段 071203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周偉焜先生,以在IBM擔任管理職近40年的經驗,簡述職業經理人會經歷的四個歷程,重點是,whrer are you? and where is your boss?

以下段落摘自第一財經日報近期報導

{正如你所看到的,在對待「人」的問題上,傑出的領導者其意見總是驚人的一致。翻開傑克·韋爾奇退休後的著作《贏》,你會找到類似的一句表述:「在你成為領導以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長有關;當你成為領導以後,成功都同別人的成長有關。」

已過花甲之年的周偉焜,管理與領導經驗已有38年,沒有誰比他更瞭解職業經理人們的心路歷程。

在周偉焜看來,職業經理人常常會經歷這樣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我」是世界上最出名的人,你一定要聽我的;
第二個階段是「我」要收斂自己的光芒,帶人、凝聚團隊力量;
第三個階段是,接受審視,瞭解那些在某些領域比自己更優秀的團隊成員;
第四個階段是,學會運用別人的長處,同時幫助他們避開短處。

從初出茅廬、鋒芒畢露,到虛心穩健為他人做嫁衣,並非每一個領導者都能自覺地轉變自己的看法,並將其付諸實踐。}

尼莫短評:

看了周董的階段特徵後,深感慚愧,也深深覺得人還是要低調點…。

第二個階段讓我想起曾經胖哥耳提面命過的,"人要靠人挺才能更上一層樓",雖然我總是搞不懂胖哥究竟是搞政治還是搞社會運動,但回頭想想,看來領導和學做老大這件事情,不管在哪個領域都是通用的,也想起了胡雪巖的名言:花花轎兒人抬人。

第三和第四個階段還在揣摩,畢竟對現在大概是在1.3這個階段的自己而言,有至少十年的距離。隱約想起大三上成會課時劉順仁老師不斷提醒我們的"Open Mind"的觀念,但似乎也不是那麼一回事,而且光是瞭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就已經不容易了,要能夠學會運用別人的就更不容易了吧。倒是覺得周董在此說"運用"而不說"利用",背後有很深的哲理。

你是哪個階段的職業經理人?怎樣讓自己向上提升一個階段而不要原地徘徊甚至向下沉淪?你的老闆是處在哪個階段?該怎樣協助老闆向上提升到另一個階段而把現階段留給自己作為挑戰?…

簡單的問題,真要想起來卻會讓人頭最痛。

尼莫補充:

才發一篇杜拉克的文章就有好朋友來關心是不是改行寫管理。在此澄清:並沒有!

會提到管理是因為投資從古至今到頭來關鍵都是在於被投資公司的老闆或高階管理階層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和對的心態要來為股東創造價值,而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自身是完全不懂管理的人,是否真有能力在市場里長期享有超額利潤,我很懷疑。

再來就是換了個舞台轉戰上海後深感自身管理能力的不足,總聽人家說"三十歲之前學做事,三十歲以後學做人"。慘的是我今年三十了,連事情都還辦不好,SO該是在努力提昇自己管理能力和管理視野(判斷別人有什麼能力的能力)的時候了。

最後就是最近也沒什麼標的好推薦。台股有兩個股票在關注,惟我擔心大盤下跌的系統風險,等著在七千五以下進去檢便宜。港股有一個股票在關注,一樣是大盤的風險,等著港股跌到一萬五再說。滬深股市關注的股票就多了,貴州茅台佛山燈具等都是營業淨利率達20%以上的好股票,不過對我而言貴就是貴了,沒有買的價值,等到上證A股回到一千七再說吧。

可憐的阿福(陽建福),對小日本前六局只失一分已經是近年來中華隊最神勇的表現了。誰都沒有錯,錯的是台灣社會太多短視近利似是而非的價值觀誤了台灣的國粹。

相對於我,你的這一敗比王先生的連續兩年十九勝,更令人尊敬和值得豎起大拇指稱讚。

以上

071201五千點之惑,價值投資有多遠?

尼莫推薦:幾位經濟大師齊聚討論中國資本市場現況,拋開漲跌不論,文中的確有不少值得我們深思之處,可讓我們對中國股市有更深刻的認識。

5000点之惑:价值投资有多远

  股市,被寄托着太多的财富梦想。

  自从10月16日上证指数创出6124.04点的历史新高点位以来,很快进入调整期,再无“精彩表现”。尴尬的沪指,此后就一直徘徊在寂寥的5000点。11月23日,大盘成交量降至509.3亿元,创2007年以来最低交易量。11月28日,上证指数甚至上演了惊险一幕,盘中一度最低跌至4778.73点。
  
  担心被市场的泡沫卷走财富,部分投资者犹豫着;大手笔买进,看多者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迅速抄底;而“被教育的投资者”们,殷切地盼望着大盘不断翻红,尽快解套。

  大家都在关心,徘徊在5000点的沪指,将何去何从?蓝筹股的回归,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有多大?“股指期货”推出是否会引起市场恐慌?

  “这只是整个泡沫当中的一个小调整,调整过后股指仍然是高,仍然有泡沫存在。”谢国忠观点鲜明。

  “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树立一个“老父亲、老母亲”原则。如果这个钱是我的老父亲、老母亲交给我的,我还会买这只股票吗?我会买多少的比例?我会在什么样的市场水准下投资?如果一个机构投资者都能够在决策之前问问自己,市场会理性很多。”巴曙松感慨良多。

  本期,我们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著名的独立经济学家(前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雷曼兄弟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齐聚“天下论衡”, 探讨中国资本市场走势。

  1. 千点回落

  《21世纪》:股市千点回落,造成了目前机构犹豫、股民观望、基民彷徨、大盘难下难上的尴尬局面。您认为其中原因是什么?

  谢国忠:这次股市大幅回落的重要原因,与对市场的心理预期有关。市场普遍认为股市过高,推动股指上涨的力量都撤了,导致市场大幅下挫。

  其实,在这次股市回落过程中,机构的态度并不那么重要。就机构而言,受政府影响很大,所谓机构操纵股市,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审批。

  巴曙松:我认为这是市场的合理反应。

  这段时间证券市场调整,从市场角度看直接的一个导火索就是中石油上市价格相对较高,而其占市场的权重又比较大,因此自然就形成了一种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中石油国内上市定价较高,也是市场狂热气氛的一个体现,本身蕴涵着市场调整的要求。

  同时,从投资者的情况来看,不同的投资者之间也出现了一些意见分歧,其中最主要的分歧是对市场的估值。目前整个市场估值不便宜,接下来就要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不是能跟上,在各种对上市公司盈利有利或者不利的因素都被轮番炒作之后,究竟下一步上市公司的盈利的动力来自于何方,是否可持续,显然市场各方还存在很大的分歧。

  另外,市场还有在等待一些不确定因素,包括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海外投资的开放,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基调,以及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即将确立的2008年的政策基调等。对此,市场有一个消化和判断的时期。

  《21世纪》:有观点认为,千点回落是政府“教育投资者”的结果,您怎么看?该如何进行“教育投资者”呢?

  巴曙松:我不认为监管机构会直接以调控指数为政策目标,监管应当是风险导向的,在看到风险的地方,进行风险的提示,是监管者的职责。只不过市场估值较高的时候,往往也是监管者认为风险较高的时候,所以风险提示和投资者教育强调的多一些而已。

  在目前监管者强调的投资者教育中,基本上是把教育中小投资者作为重点,实际上在整个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看,中小投资者所占的份额是少数,往往还是处于跟随的地位,特别是跟随机构投资者,所以重点应当是教育那些在很短时间内取得巨大金融资源支配能力的机构投资者,更应当成为重点。

  我接触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人员,他们都深切感觉投资者教育不好做,牛市的时候投资者基本都赚钱,都很自信,不容易接受教育;到调整时期,投资者容易把怨气出在监管者和市场身上,不容易从自身的知识准备不足和判断失误上找原因。所以,可能最有效的“投资者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市场波动带来的教育。管理层的工作是提供一个信息透明的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和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形成比较稳定的政策和市场预期。只有在平稳的政策环境下投资,投资者才会做一个自我风险偏好的识别判断。

  谢国忠:监管层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监管部门主要的责任就是监管,保证信息的披露,不要对市场形成误导。第二,对市场违规操作的行为要严查,现在监管层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另外,对媒体的言论也要监管,现在不少公开的言论对市场有很大的影响,而其中的不少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监管层的首要任务是把市场搞好,中国市场的很多问题是机制不健全引起的,对市场的行政手段要越来越少才对。另外,监管层要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在股市走高的时候,老百姓都被吸引到市场上来。当股市大跌的时候,又大谈对风险投资教育,这样的做法是比较残酷的。

  现在中国的股市是很不理性的。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化里的侥幸心理比较强。但是,如果监管层利用这种心态来支撑股市的话,是很不应该的。

  巴曙松:我们面对的这个快速变化、迅速扩张的市场,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的经济金融格局,是以前都没有遇到过的,所以,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说,每个人都需要向市场学习,接受市场的教育,这既包括中小投资者,也包括机构投资者,还应当包括监管机构在内,也要接受市场的教育。因为市场不断有新的因素变化,怎样面对新情况去保持市场的平稳运行,就是一个裁判员如何维持市场秩序所应该做的。

  《21世纪》:当前大盘难上难下,有人认为是中石油所累,您怎么看?中石油对大盘有怎样的影响?对蓝筹股的回归是否有影响?

  巴曙松:按中石油在最高位的市值计算,一个中石油的市值大概相当于整个俄罗斯的GDP。中石油其23%的权重确实显著影响指数走势,中石油涨跌一个点,市场就波动20个点左右。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大盘股上市,这些大盘股的流通比例又很低,就使得上证综指越来越容易被操纵,因此,怎么样编制一个真实的反映市场波动的指数很重要。

  基于对优质金融资产的旺盛需求,国内资本市场需要蓝筹股回归,但需要的是合理估值的蓝筹股,能够让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收益的蓝筹股,合理流通比例的蓝筹股。

  谢国忠:其实相对于蓝筹股的下跌,老百姓亏损更多集中在小盘股上。

  孙明春:股指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则。只要一贯按照此规则来形成并计算指数,那么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股指的涨跌,都反映了市场真实的强弱状况。因此没有理由去怪罪中石油,也没有理由再去计算一个去掉中石油的股指。我们应该问的是,为什么中石油的股价在上市不久后会不断下跌,这是不是也反映了市场对其上市首日股价暴涨的反思?至于蓝筹股的回归,如果投资者在其上市后冷静对待其股价,并不一定总会导致股指的下跌。

  巴曙松:总体来看,蓝筹股的回归对股市是有好处的。这些大的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强,可信度也比较高。蓝筹股的回归,为市场发育打下了好的基础。

  至于说蓝筹股股价过高,由于蓝筹股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受到投资者的大力追捧,所以股价就会过高。但是,就中石油的实际情况来看,很难支持这么高的价格,因此其价格会有大幅回落,现在认为中石油可能稳定在一倍溢价左右。

  《21世纪》:一年多来,有关股指期货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一度引起股票现货市场的反应。“股指期货”真会引起市场恐慌?对此您怎么看呢?

  孙明春:市场对推出“股指期货”的恐慌,其实大可不必。股指期货的推出与股市走势之间,并不存在既定的规律。我也看到一些观点,说股指期货在其他国家推出后曾带来股市大盘的上涨或下跌。在我看来,这些分析大都很难站住脚。有几个原因,一是样本量有限,因此不能仅根据几个国家的例子就得出结论;二是时间段的选择,也就是说要确定股指期货推出后多长时间里股市是涨是跌,一周、一月,还是一年?不同的选择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三是是否考虑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是否有更重要的原因导致了股市的上涨或下跌,而恰巧与股指期货的推出同步?对于熟悉统计学或计量经济学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在得出结论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不能粗略看几个数据就得出定论。

  谢国忠:股指期货不一定会对市场带来多大的波动,这次市场波动的原因主要还是估值过高,投资者信心受到影响。我觉得政府推出股指期货,一定要选择指数较低的时候推比较好,否则,可能会严重拖累股市。

  孙明春:其实,股指期货的存在与股市走势的关系,从理论上讲,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关键在于投资者对现货市场(即股市)的信心,而股指期货只不过是现货市场的一个衍生品。

  巴曙松:从目前的进展看,在中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技术上和制度上的准备已经基本成熟,主要问题是选择时间窗口的问题,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于如何评估和把握股指期货推出之后的市场影响效应。这种市场效应,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把握:一个是已经基本形成共识的判断,另一个部分是目前在股指期货推出前业界有分歧的地方。当然,从市场投资机会的角度,这些有分歧的领域,也往往是存在显著的投资和创造利润机会的领域,因为存在着不确定性。

  从现实的情况看,海外已经陆续推荐了基于中国市场的股指期货,国内流通股的增多,和大量机构投资者管理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也对股指期货形成了强大的需求,但是也不能过高估计股指期货对于市场的影响力,目前看来市场高估了股指期货对于市场的冲击力量。

  2. 5000点大隘?

  《21世纪》:现在,大家似乎把沪指5000点作为一个衡量中国股市估值是否合理的判断标准,您认为沪指5000点是下跌途中的一个小站,还是上升途中的一个新的起涨平台呢?

  谢国忠:中国股市即便是回落到现在的水平,也是超过理性价格的。所以我认为这只是整个泡沫当中的一个小调整,调整过后股指仍然是高,仍然有泡沫存在。这只是泡沫当中心态上的一次波动。

  巴曙松:我认为沪指5000点只是一个心理关口,具体数据的讨论对于市场研究意义不大,即使在5000点,许多股票早已调整到“5·30”之前的水平之下了,因此关键取决于整个市场平均的估值水平是否合理。如果沪指5000点,整个市场盈利增长良好,市场估值也不高,突破5000点就不是一个问题。

  《21世纪》:索罗斯有句名言:市场在绝望中落底,在欢乐中升腾,在疯狂中毁灭。关于中国A股市场,唱多唱空的讨论不绝于耳。您认为当前股市是处在绝望中呢,还是在酝酿着疯狂的情绪呢?

  巴曙松:我觉得中国证券市场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因此要从整个经济金融运作的大背景下来讨论。

  至于“疯狂的情绪”,我觉得也不要低估了投资者的智慧,低估了市场的智慧。市场就是通过大量的交易来反映不同的投资者对未来企业的盈利增长的判断,对整个经济的增长一些看法。国际大投行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叫做“你必须尊重市场”。目前市场的状况,是广大投资者通过大量的交易形成的一个信息。

  《21世纪》:有观点认为,非理性化的投资是造成股市不正常波动的很重要的原因。您是否认同?

  谢国忠:现在市场上非理性化投资的原因有两点,首先,中国的股票大部分是政府持有,这导致供不应求。第二,监管层在管理市场的时候,有些地方做得不到位,监管层释出的消息有时会误导投资者。当市场大幅上扬的时候,大批投资者进入市场,当市场预期出现变化的时候,往往会使一些人被套牢。

  中国现在市场要理性化,就要国有股减持,减持股票会为资本市场增加资源,同时还可以把减持得来的钱拿去做社保,做廉租房、搞农村教育。

  孙明春:我想每个人在投资的时候都会认为自己是理性的,而没有一个人在投资的时候会认为自己是不理性的。即便是那些认为股市有泡沫但仍然投资的人,其实也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因为他们所期待的是在泡沫爆破前退出获利。这些人其实只不过比其他人更愿意承担风险而已,这是风险偏好的不同,而不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在市场上,有长期投资者,有短期投资者;有风险偏好强的,有风险偏好弱的;有价值投资者,有技术投资者;有看多的,有看空的。正是有这些不同的投资者,才丰富了市场,形成了交易。股市的波动是正常的,没有波动才是不正常的。投资者、分析师、政府、研究机构及媒体等,都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股市的波动,不要涨了也恐慌,跌了也恐慌。股市的波动其实是对投资者最好的风险教育。

  巴曙松:资本市场的投资,不仅是由供求决定的,还是一个风险定价,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变化,投资者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风险收益的判断不同,可能供求关系没有变化,市场还会出现大幅的波动。为什么投资者对股市比较热情呢,引用金德尔伯格的话说:没有比看着朋友从资本市场获得财富迅速增长,更能干扰一个人的判断力和理性的了。

  3. 价值投资,要尊重市场的选择

  《21世纪》:“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是股市投资的灵魂。您是否认同?您的观点是什么呢?

  巴曙松:什么是投机性资本,什么是投资性资本,这期间很难区别,取决于不同投资者对于市场的判断。

  目前,就对市值的控制、市场的影响力来而言,占主导的当然机构投资者。因为机构投资者占市值45%以上,对一些优质蓝筹股控股比例可以到60%-70%,甚至高达90%。机构投资者也可能不一定是价值投资。现在也出现强烈的投机现象的机构投资者。

  在2007年,市场火爆,投资者期望高,一些有知名度的基金公司一发基金就发三四百亿元人民币,这个规模是在纽约香港这样发达的市场努力10多年、乃至数十年才能取得的成绩,而国内的一些基金公司,就是利用公众的期待与信赖,迅速就达到了这样的一个规模,这是市场给予的信赖,但是更大程度上也是责任。机构投资者在获得那么大资源的支配权利和市场影响力的时候,应该做到一个尽责任的机构投资者,一个理性的价值投资者。

  谢国忠:价值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在中国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有一定难度。比如中移动、中石油这样的企业,长期来看都有不错的回报率。不过,这样的企业数量不多,而且它们市场价值的上升是跟政府的优惠有关,而且它们都是大型垄断企业。

  现在,中国的市场上价值投资的机会还比较少,巴菲特在中国就买了一只股票,现在还抛出了,这说明寻找价值不太容易。

  孙明春:股市需要各式各样的参与者,也可以容纳各式各样的投资理念。这个市场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交易场所。正是由于投资者对所选股票的价值的观点不同,所采用的估值方法不同,所获取的信息不同,所投资的期限长短不一,以及对风险的偏好不同,才促成了买卖双方的交易。因此,“价值投资”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去褒贬各类的投资方法和投资理念,应该让投资者自己去选择,让市场自身去优胜劣汰。

  巴曙松:我曾经有一个提议,就是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树立一个“老父亲、老母亲”原则。如果你在用客户的资金进行投资的时候,首先问问自己,如果这个钱是我的老父亲、老母亲交给我的,我还会买这只股票吗?我会买多少的比例?我会在什么样的市场水准下投资?我想,不用用十分复杂的方式去说教和教育,如果一个机构投资者都能够在决策之前问问自己,在想出一个新产品来“忽悠”老百姓的时候,在想做短线操作的时候,就问一下自己,市场会理性很多。

  《21世纪》:由于股市的高估,有人认为投资性资本渐渐离场。确有其事?

  谢国忠:中国国内的资金还是过剩的,在国内,资金的去处不多,顶多是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而已。当政府释出积极的消息,资金可能又回到市场上来了。

  但是,如果是谈外资的话,内地的QDII很早就撤离了,大约在股指升到4000点的时候,这些QDII就陆续撤离了内地市场。因为这些资金认为,中国内地股市价格已经太高了,很多资金都转向了香港市场。整体来看,现在市场上主要是国内的资金。

  巴曙松:很难区分哪些是投资性资本,巴菲特也有卖出股票的时候,并不是一直拿着这个股票就是价值投资。中国市场走到今天有它自己的道理,上市企业的盈利增长较快,经济增长实体情况也比较快,人民币的升值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所以说,市场可能有一部分泡沫会破灭,就像是“5·30”之后的一些垃圾股,但真正还有一些优秀的企业,会脱颖而出。从全球市场发展看也好,从中国市场的发展看也好,每一次大的市场波动,都会培育出一些大的企业,能抓住市场的机遇发展起来。

  投资者有自己的看法,也有自己的选择,本身就是市场决定的。我们的市场也应该要给投资者多种选择渠道。

  《21世纪》:中国股市离一个坚持“价值投资”的市场的距离还有多远?这对于中国证券市场到底有多重要?

  谢国忠:价值投资,首先要解决供求的问题,中国的股票大部分是政府持有,在这种情况下,资源供应出现短缺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就国际经验来看,大部分政府都不是这样,政府要把资产让出来,这是关键因素。

  如果没有价值投资,市场的长期发展是很困难的。美国之前的股市也是震荡不断,二战之后,才开始成熟一些,虽然市场也会有波动,但很少有中国市场这样的大幅波动。

  价值投资对资产分配的效益是很重要的,这一点可以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一国的发展,都是需要采取效益最高的办法来发展经济的。但是,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政府带头,大部分投资跟政府有关。就融资而言,这几年来,中国市场的融资增加了很多,但跟银行贷款相比,仍然非常少。资本市场在中国还远远没有成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巴曙松:价值投资者占中国股市的市值比例也是绝对多数的,机构投资者占的比重大,从理念上说,认同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所占的市场比重是在扩大的,中国证券市场尊重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至于离“价值投资”的市场距离,我觉得市场价格是由千千万万个投资者共同来交易来发现的,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发现的,我们要尊重市场自己的选择。

杜拉克文選-中小企業克服成長瓶頸五良方 071201

在全球的視野下,台灣的上市櫃公司多數為中小企業,杜拉克的這篇文章讓人無論從投資的角度取捨或是個人的職涯規劃都深有助益。

 

中小企業克服成長瓶頸五良方

對許多中小企業而言,成長反而是使自己的企業失去控制和陷入麻煩的夢靨,當中大部份會因此失去成長潛力並對企業的體質造成難以彌補的傷疤,而之後該企業就會變得發育不良。

為此,杜拉克提出了五個簡單的法則如下:

一、 成長的目標應是創造現金流量而非淨利。

成長需要新的投資,意即需要消耗企業寶貴的財務資源。除非企業的成長是專注於創造新的(更多的)現金流入,否則成長往往只會造成流動資金的壓力,進而導致企業的破產。

淨利目標只是其次,對一個快速成長的企業而言,帳面的淨利只是種會計準則下的錯覺,當作是種或有準備還差不多。

 

二、高速成長的中小企業必須去預估自身未來兩到三年內需要的財務資源(就是錢啦,如擴充產能需要的固定資產投資或是營業擴張相應的流動資金需求),並努力想辦法從外部找到這些錢來支持自己的成長

對企業而言,財務資源的消耗並非是等比跟著業績的成長而增減,而是因各項資產負債有所不同,甚至在時間點上也有所差異,這都視企業的經營策略和管理而定。比方來說,假設營收成長兩倍,應收和存貨就會相應成長兩倍嗎?不一定啊!在實務中三倍或是沒有成長都是常見的情形(尼莫認為還應該考慮淡旺季和會計報表切割的期間造成的影響)。

因此,在企業高速成長的期間,資本結構必須不斷的去相應調整以配合成長。甚至於管理良善的企業會提前為未來的成長做好準備,比方說透過增資、辦理中長期貸款、利用短期負債等等不同的方式先行找到錢來因應之後所需。而未能這樣做的企業,將喪失市場先機而影響到自身的成長,或是就算需要資金的時候能夠找到錢,相應的成本也會比沒有規划來得高。

對未來所做的財務規劃重點是要能夠"即時且提前"掌握實際的需求,但對數字也無須太精細,因為這根本不可能。同時必須在一開始就明白成長的本質將會改變企業的財務需求和財務結構,成長不只是變大,還會在組織內部創造很多新的不同。

三、為了避免陷入成長的困境,企業也必須預期並規劃在成長後需要哪些訊息支援。成長需要藉由外部(尤其是市場方面)的訊息來判斷該往哪邊走,而不是仰賴會計系統產生的資訊。

舉例來說,有家產品相當創新的中小企業每年都能有10到15%的成長。在某個時期這家企業宣佈所有產品即將大幅調價,但在該年度結束之前還是維持原售價。業績在當年度增長了50%,但隔年上半年幾乎沒有業績,隨後就是公司垮台清算。這就是缺少需要的資訊產生的策略誤差所導致的情形,實際上客戶端的需求還是以原有速率增長,但是中間商預期到即將漲價而大幅囤貨在先讓公司誤判了市場的行情和需求。

所以中小企業應該要問自己以下兩個問題。
若想要控制好自己的企業以及知道自己的企業在幹麻,需要哪些額外的資訊?
企業的實際成果為何?又實際的成本為何?

四、想要成長的中小型企業必須專注在科技(技術)、產品、以及市場。

舉例來說,有個製造業者在美國的年營收約USD12M,卻到日本和歐洲蓋了三個工廠,經過五年的努力,這些工廠實現了每年USD1.5M的營收和USD0.6M的虧損。更慘的是這還花了公司的高階管理階層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這些工廠轉來轉去。簡單的說,這樣的擴張一事無成!

成長需耗費相當多的管理心血,並且需要將寶貴的管理資源(高階管理人員的時間)專注在能夠有成果的事務上,同時也要能夠放棄投入努力之後無法有成果的事情,無論這些事情在一開始看起來是多麼的吸引人。

五、中小型企業通常無法負擔昂貴的高階管理人員,但如果想要可以成長,最好還是能夠培養出自己的高階管理人才來支持未來的增長。

中小企業一般是由一兩位有願景、驅動力、能力以及勇氣的企業家所成立,但他們終究是人,有所長也有所短。舉例來說,有家小公司是由一位開發和銷售產品能力很強的人所開啟,他也成功的打造了一個快速成長和相當成功的小型企業。但這種人往往缺少財務知識,而且容易過於緊張而變得孤獨和很難與人輕鬆的相處。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還努力去克服這些弱點,將會毀了這家企業!因為花時間在他不擅長的項目上面將會排擠到他原本可以專注創造價值的部份(而這就是何以該企業可以立足的根本啊!)。

相反的,如果他都不管這些,還是只專注在產品開發和銷售而忽略了人力資源以及財務等環節,三四年後這家公司還是會碰到困難。但在這種情形下該公司還是有可以挽救的空間,畢竟至少還保有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但該企業之後還是很有可能發育不良,畢竟創辦人在這種情形下可能會被迫放棄對公司的控制權。

因此,想要成長的中小企業必須問自己以下問題。
我們的關鍵活動是什麼?
目前高階的管理人員能夠完成這些關鍵活動的哪些部份?
在我們的同事之中有誰能在目前的職權之外有能力承擔那些現有高階管理人員無法滿足的關鍵活動?

之後就可以指派這些同事來承擔這些特定關鍵活動的職責,在一開始的時候無須特別公開,也不用給新的抬頭,更不用付更高的薪水。而在五年以後,當企業有所成長之時,也培養出了自己需要的高階管理人員,但這一般需要五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來培養這樣的團隊,而如果企業沒有預先這樣儲備人力,將會遇到成長的瓶頸而無法持續增長。

以上,文章撰寫於西元1977年。

 

尼莫短評:

這篇文章無論是從投資的層面或是個人職涯規劃的層面來看都很有幫助。

台灣的企業就算是上市櫃公司,放在全球的規模來衡量,大多也只能算是中小企業,而在這樣的前提下,這篇文章提到的五個法則就很適合拿來做衡量公司好壞的標準。

當然,沒有一家公司會明確的告訴你以上哪些點自己有做或是沒有做(甚至某些管理不好或是不夠聰明的公司不見得知道要這樣做),這時候能否從公司的公開資訊(財務報表、年報、公告等)或是其他相關報導(如報章、雜誌、金融機構研究報告、討論區等)甚至自身的人脈連結以得到足以判斷的資訊,就是投資經驗和能力的問題了。

個人認為這也牽涉到對"基本面"的認知,畢竟市場長期偏頗的認為基本面就是財務表現,基本面就是那些簡單的財務比率。但我漸漸的明白,財務很重要,但那是結果,不是原因。

就個人職涯而言,分兩個層面,其一是要能夠利用這幾個指標來判斷自己目前身處的企業是否往對的方面去前進,進而判斷這家企業是不是值得自己立足的舞台;其二是如果你是一個經理人的話,該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的企業利用這五個良方來避免成長的瓶頸。

最令我驚訝的是,彼德杜拉克真的很強,三十年前寫的文章,到今日都還讓人深感受用,果然經典有其恆久的價值。

註:這篇文章選自於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所出版之現代管理宗師德魯克文選,原文為英文,翻譯是我自己處理的,目的是為了增進英文實力,翻得不好請多見諒。

 

070705億豐收盤40.1

提醒今年初有跟進的讀友,億豐已達原始設定的目標價格

老天爺對我蠻好的,選在自己生日這天讓億豐達到當初設定的目標價,What a wonderful good luck ~

沒有特別喊進或喊出,億豐是好公司,體質和基本面都無庸置疑,目前也只在業績提升的起點,值得中長期投資人長期持有。惟對半年前是認可億豐可以到達這個區間而進場,也只想賺這30%的讀友,或許該是時候了。

二月初發文時億豐價格約在31-31.5之間,同期間大盤約在7800-8000之間,今天(7/5)億豐收40.1,大盤收9150。
操作億豐報酬率=(40.1-31.5)/31.5=27.3%
同期間大盤漲幅=(9150-7800)/7800=17.3%

超越大盤10%的績效,應該還算可以交代,惟嚴格講起來當中有2/3都是跟著大盤連動。只比大盤多漲10%,跟當初自己預期股價低估有30%,自己認定的價值尚未完全浮現。簡單的說,價格也許到了,但價值未必如實反應,市場原本就是如此,重要的是有到這個價格,至於怎麼到這個價格,對我而言不那麼重要。

何況,相較於去年操作的車王,同期間市場只有10%的獲利率的情況下,車王有60%。講起來車王還比較令人感到振奮,去年有聊過的朋友都應該聽我說過原先預估車王去年底take30,今年上半年take40,今年下半年take50,沒想到去年底提前take40就先出場,而今天收50.8…

市場就是這樣子,有耐心和眼光好一樣重要,還好自己不算老,還有個幾十年可以慢慢等。

以上

070331聯合利華與Burberry

兩家國際大廠在近期分別都關了在台灣和英國的生產線,不約而同的移到中國去,值得省思與警惕。

心得與結論:

即便是英國貴族風的象徵BURBERRY也得向中國的廉價優勢勞動力低頭,台灣OEM LOW MARGIN的經營模式當然更逃不掉擁抱中國。看到130位聯合利華桃園廠的員工被資遣,背後代表的是一百多個家庭頓時陷入困境,至少四五百人的生活馬上愁雲慘霧,真的很讓人替台灣覺得心酸。沒有唱衰台灣,但真的不要再跟中國人搶著賣你的"手腳"了,單純的勞動台灣完全沒有優勢可言,應該是要努力提昇自己到賣"腦力"和"技術"的層次,你才不會是下一個聯合利華被資遣的員工。推薦閱讀"世界是平的"。

以下為原本的新聞報導,資料來源為東森新聞報。

又一外商撤台外移 聯合利華關桃園廠、裁員130人
2007/03/27 13:10  Video
記者黃祖綺、周育鋒/台北報導 

今天又有1家外商宣布撤出台灣,改到大陸設廠!擁有多芬、立頓、麗仕等品牌的聯合利華,在台灣只剩下2個廠,但還是決定關閉桃園廠,裁撤130位員工。

 生活中的廣告片段裡,從熊寶貝、白蘭洗衣粉到立頓奶茶,這些產品全部來自聯合利華(Unilever),旗下擁有數十家消費性產品品牌的聯合利華,擁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不過,基於市場競爭力和商業上的考量,現在聯合利華決定把在桃園最主要的生產工廠撤離台灣。

決定撤離桃園廠的聯合利華,在1984年正式進入台灣,資本額5億8400萬元,以製造生活日用品及食品為主,桃園廠內首批被移走的包括了旁氏、多芬、麗仕等液態產品的製造廠,接著像白蘭洗衣粉等粉製品工廠,也將在今年12月底以前陸續遷出台灣。

到時候聯合利華只剩下生產製造康寶濃湯雞湯塊的新竹食品廠,以及100多名工廠員工留在台灣,至於撤廠的的桃園廠則有130名員工遭到資遣。

撤出台灣的工廠商品將由東南亞及大陸其他地區銷往台灣,回顧近幾年,包括了雀巢、寶僑、高露潔、棕欖等企業,在01年到07年之間,紛紛將工廠遷出台灣,雖然企業都表示,台灣消費者權益不會受到影響,不過,放棄了台灣,選擇進駐大陸及其他國家,台灣的生產競爭力似乎相對被打了負面評價。


英國名牌Burberry拜拜!30日正式關廠 將移至大陸
更新日期:2007/03/31 12:58 記者:記者賴廷奇/編譯 

中國大陸人工便宜,讓全世界許多公司都紛紛外移到大陸,現在連Burberry品牌都決定遷廠到中國大陸,消息傳出的6個月來雖備受爭議,不但四處都出現抗議人士,就連英國王儲查爾斯都公開反對遷廠,不過不管如何,英國威爾斯的Burberry廠還是在3月30號關廠了。

知名時尚品牌Burberry位於英國威爾斯的POLO衫生產工廠,30號正式結束營業。該廠將遷往中國大陸廣東和深圳,此舉也造成了威爾斯300多人失業。失業員工哭泣地表示,整起事件都是有錢人在主導,這些人變得越來越貪心。

還有失業員工說,廠商應該要講究高品質和高標準,而不是只向錢看,他們很努力地工作,薪水卻很少。

造成遷廠的原因不外乎是中國大陸工資便宜,不過Burberry150年歷史向來代表著純正的英國傳統,1955年更是獲選為英國皇室的御用服飾,遷廠消息6個月前一傳出,便引起外界的不滿,就連英國王儲查爾斯都商請相關部門介入協調,希望Burberry能留在英國。

而這幾個月來,世界各地也都有團體抗議遷廠,但諷刺的是,最後這一切還是敵不過商人眼中的利潤!

070331一點三的二十次方

對自己"財富人生"的規劃,一點三的二十次方是我的終極目標,講出來讓讀友們笑一笑。

 

先解釋一點三的二十次方是什麼意思。

簡單的數學,假設現有本金一百萬投入股市,每次交易的獲利都能有30%,獲利的部份滾入本金繼續投資,連續二十次成功執行這樣的交易後會有多少錢?

答案是一億九千萬元!(不相信的人可以拿電子計算機自己算看看)

不知道這樣算不算很多錢,但對我而言,要退隱江湖,這樣很夠了。

絕大多數的朋友聽到我這樣說以後都會對一億九千萬這個數字愣了一下,然後對這種想法的評價都是"說的簡單,做的難"。常被問到的問題如下:

Q:要有一百萬本金不容易

A:沒錯,對不會存錢的人連要有十萬本金都很不容易。但我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如果你是大學畢業當完兵25歲以前出社會的年輕人,只要謹守收入減掉要存的錢才等於支出這個基本的理財觀念,沒有特別的家累要負擔的話,到了30歲應該都存得到一百萬。

沒有的話我覺得要不就是你的"財商"有問題,去讀個富爸窮爸系列的書吧!要不然就是你賺錢的方法有問題,該好好省思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在哪了,該如何爭取更高的薪資?

Q:30%獲利不容易

A:葛拉漢告訴我們,由於股票市場並不理性,對有一百塊錢"價值"的股票,會因為"市場先生"情緒的高低起伏股價從幾十塊錢波動到幾百塊錢都有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最簡單的方法是謹守"安全邊際"的觀念,在股價低過其應有價值30%以下的時候買進,在高過其價值的時候賣出,一來一往就(比方說70塊買,105賣)能有50%以上的獲利。

幾年的經驗下來,我覺得葛拉漢真的沒騙人,惟關鍵在於是否有能力判斷股票的真實價值,以及有沒有足夠的耐心。都有的話,30%應該不算是難以達成的超高標。

Q:How long?

A:我一直很相信錢怎麼來就會怎麼跑掉這種說法,也覺得沒有飛來橫財這種事情。SO要花多久達成二十次交易的目標,我的時間設定為四十年,也就是設定平均兩年做一次對的交易。絕大多數的朋友聽到40年這麼長的時間都是張目結舌,但我真的就是這樣想。

Now自己才30不到,40年後也才是差不多該退休的70歲,沒有不切實際的40歲退休夢想,同時把眼光放長一點的時候,真的可以避免掉很多錯誤的決策。自知才智與一般人無異,但相較於多數人可能一個月就做了好幾個投資決策和好幾次買賣,花比一般人更長時間觀察和研究的決策,配合願意等待股票表現的耐心,勝率似乎有機會高一些。

Q:雞蛋不要放在一個藍子裡

A:前一份工作剛開始擔任理財顧問的時候,常聽到客戶或朋友說做哪一支股票或基金賺了多少多少%等等,擅於心算的我總會偷偷在心裡幫這些人算算,得到的結論是照這種賺錢的方法應該有很大一幫子人都是億萬富翁才對,但實際上並沒有耶!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直到有一天不知道讀哪本書的時候,看到作者說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都會選擇誇示自己賺錢的交易而隱匿自己賠錢的交易,藉此證明自己比市場多數人聰明而不是笨蛋,我才明白原來是如此。

根據費雪的說法,雞蛋不放要在一個藍子裡這種分散投資的觀念在"理論"上沒什麼不對,惟實際上因多數人並不瞭解"分散"的真意,僅是盲目追加持有標的的數目,結果反而是根本無法兼顧到那麼多股票本質上的改變。既然如此,與其分散投資多選幾個裝雞蛋的地方,不如集中火力就挑一隻好藍子,也就專注的顧好這個藍子裡的蛋不要弄破而可以孵出小雞就好,反而能有更好的報酬。

SO相較於其他人會比較常進出股市AND分散在幾個標的,我都比較像撲克牌的SHOW HAND,看準標的就把所有籌碼押下去,之後就等這個標的漲上來。不過這也是目前籌碼有限的玩法,過個五年十年有幸部位大了,工作更上軌道可以花在股票研究的時間更多,對市場和產業的經驗也更精確,應會視情況增加持有的標的,但這也是以後的事了。

BTW,僅提供另一種投資操作的思考邏輯,拉長時間的格局,減少進出的次數和標的,或許會比每天盲目殺進殺出追逐熱門股、強勢股來得有機會發財。

一月初持有迄今的億豐一如往昔被市場忽略,沒有什麼表現。推估今年現金股利率應有6%,符合市場對高現金股利股的期待,五月初宣佈的時候市場應會稍微修正對其評價。另業績面要有成長的表現可能要等到3Q06囉。

以上

070324Low Margin Taiwan

台灣是全球平均工時最長的地方,但人均GDP卻只在中高水平,為何會如此?個人的一點淺見如下…

先從一個假設性的問題開始。

假設今天你想要買一個杯子,到街上逛了逛後發現兩個相鄰的店有賣一樣的杯子,售價也都相同是每個十元。兩家店的老闆都知道你會二選一,也都非賣成這個杯子不可,成本也都相同是一個五元,如果你是老闆,你會怎麼做這筆生意?

答案不外乎兩種,賣便宜點或賣貴點。

賣便宜點比較簡單,只要把價格殺低,利潤降低後就可以吸引到想撿便宜的客戶。比方說從十塊降到八塊或許就可以做到生意,但利潤同時也縮水40%到從五塊變三塊。

賣貴就麻煩了。一樣的杯子,要怎麼讓人掏更多的錢出來?這時候就要知道單只有杯子,與隔壁店沒有差異,要客人掏更多錢出來是不可能的。怎麼辦呢?或許加個漂亮的杯墊,一起賣15塊搞不好客人會買單,又若杯墊的成本是三塊,這樣利潤反而從原來的五塊增加40%到七塊!

接下來的問題是你覺得台灣人是哪種老闆?

以80/20法則來講,我覺得台灣的老闆八成是會想賣便宜點的那種。

一開始還很理所當然的覺得這是台灣製造業的優勢(Cost Down),只要能賺錢,不也打下了全球第十四大經濟體的規模了嗎?應該沒什麼不對吧!但直到最近才明白,不是只有產品Cost Down啦!整個台灣都飽受Cost Down的Low Margin影響甚深。

影響在哪邊?首先是老闆口袋裝多少的問題。以賣杯子的例子而言,賣便宜的毛利三塊,賣貴的毛利七塊,如果兩個老闆都想賺兩塊,剩下能分給員工的就各為一塊和五塊,哪個老闆的員工待遇會比較好?

這就是台灣當前經濟最大的問題,每個老闆都想賣便宜,覺得雖然毛利低,多賣一個就賺一個,但是總毛利還是縮水的同時,加上老闆才是利潤的分配者,不會虧待自己,這時候下面的員工就會很可憐,工作很努力但相對報酬低。工時為全球最長,但人均GDP僅為全球中上值,兩者相除之後背後代表的是台灣勞工的每小時相對產出/報酬應為全球的中後段班!

其次就是造就整個社會的Low Margin Culture。既然工作賺錢那麼辛苦,買東西的時候當然就會儘量挑便宜的下手,或是加減殺個價,如果自己出來作生意,就算自己不殺價,在台灣這個小島上也難免受到殺價競爭的影響。

環環相扣的結果就是整個台灣島變成Low Margin Island,這時候有個好處就是因為大家都是Low Margin,物價相對不高,反除所得之後購買力又變得還算不錯,但這僅是在台灣而言,有出國的人應該都深深體認到這幾年台幣在海外的購買力貶值非常快。

衍伸的影響包括這幾年的製造業外移、高失業率、停滯的薪資都可歸因為Low Margin的副作用。

怎麼辦呢?對我而言,在思考怎麼辦之前,WHY來得更重要。

自己的結論很諷刺,我覺得型成Low Margin Taiwan最主要的原因的是中國人克勤克儉的民族性所致。從早年從事代工出賣廉價勞動力起,台灣人就習慣了用更多的付出來換取收穫,別人花兩個月的時間做出來的東西,台灣人就會想只花一個月,而且還要賣得更便宜!這樣的辛苦,當然賺得到錢,也寫下台灣經濟史燦爛的一頁。

但風華不會永恆,廉價勞動力優勢不再,修正中的資本主義社會靠向知識經濟移動,再再都是台灣的挑戰,怎麼辦呢?

得說實話自己沒有確切的方法,覺得多讀書多思考怎樣提升自己對組織以外的"貢獻"是提高自己價值唯一的良方,威爾許的"致勝"以及相關Q&A和"杜拉克精選:個人篇"多讀幾次對幫助個人了解和規劃自己的職涯會有相當助益。

但要整個社會動起來,就非得從根本的教育面切入不可,或許把三隻小豬的杜部長換成施振榮先生搞不好有機會撥亂反正。

Not only work hard, but also work smart.

以上

070323 2005/12威爾許致勝專欄彙總

彙總2005/12月每個星期一經濟日報中的Q&A。

商機與威脅 坦誠為上策 
 
(一家中型製造業公司職員)問:1980年代,我們被日本人打敗。但1990年代,我們憑改良的流程降低成本,得以強力反攻。然而,這兩年來,在銷售方面我們又拚不過中國的低價產品。我很氣餒———今後我們該何去何從?
(威爾許)答:中國是巨大的商機,也是巨大的威脅。但短期內,就你特定的處境而論,你應該專注於後者。你並不孤獨。中國的相對競爭優勢———特別是勞工成本———實在驚人,就連昔日堪稱低成本的匈牙利、墨西哥等國的製造商,也感受到威脅。

由政治或新科技造成的全球經濟局勢變遷,可能擾亂企業,甚至顛覆整個產業。這是現實,而且亙古以來皆然。但那不表示中國已把你擊敗。那意味你必須更賣力奮戰,並且聰明出擊。

怎麼做呢?在這情況下,沒有捷徑可走。現在要獲勝,你必須全力貫注於鞏固建構你商業成功的基石:成本、品質與服務。你不但得針對這些致勝的要素精益求精,還必須推升到歷年來最佳的水準,並確定組織內每一份子都認清其本質是:生存的關鍵。

把成本擺在第一位。在公司內、外四處尋覓,找出能大幅改良流程及生產力的最佳作法。你的目標不該只是累進式的改良。如果打算在價格上競爭,就必須促使你的團隊集思廣益,思考如何把成本降低至少30%到40%。即使你擁有另一項競爭優勢,例如專屬技術,你的成本還是必須降下來,而且降幅必須比你以前經歷過的還深、還快。

在品質方面,你實在不能再抱著「貨先賣出以後再修」的心態。在貨交到消費者手上之前,先排除每一項瑕疵。中國貨的品質還沒有達到完美無瑕的地步,但卻是日益精進。

至於服務,你也要以創新打破所屬行業或市場的陳規。設法自我提升,不以滿足顧客而自滿。你希望他們認定,你是不可或缺的,讓他們無法想像必須轉向你的對手廠商購買的情況。

你此刻的「敵人」似乎是中國,但到頭來,今日企業的敵人將是大宗商品化(commodi-tization)。在全球化的市場,你實在不可墨守成規,一直用老方法生產同樣老掉牙的東西。

贏家向來在成本、品質或服務上與眾不同。中國仰仗巨大的競爭優勢,絕對會改變遊戲規則,但舊的槓桿仍然管用。

只是,你必須比以往更用力的扳才行。

(某位任職科技公司的讀者)問:我所屬的公司從事競爭激烈的行業,員工的行動必須迅速、果決。但我察覺,同事很少對彼此說出真心話,開會時尤其是這樣,說話總是拐彎抹角的,大多很虛偽。我只是個中階主管,我該怎麼做?

(威爾許)答:你所描述的,是商場和社會中最常見也最具破壞力的問題之一:不坦誠。不論走訪何地,我們總是聽說,某某企業因為員工傾向用偽裝的和善或虛妄的樂觀,委婉傳達其實是嚴酷而且急迫的訊息,導致整個組織的腳步減緩,誤了大事。

這種傾向在主管就績效不良問題與部屬溝通時,尤其常見。員工績效不佳時,上司往往不直接告知他們的表現有多差,而是等到挫折感爆發,才突然把他們開除。這對被解僱的人而言,非常不公平,對公司本身來說通常也有害。

但是,不坦誠的情形不僅常見於績效評估方面,也瀰漫在許多的談話中———通常與公司有限的資源應該在何時、何地、如何使用有關。沒錯,這類交談可能很為難、敏感、充滿爭權奪利的意涵、錯綜複雜,或以上皆是。但如果開誠佈公地談,情況只會更好。

所以,你該怎麼做?據我們所知,唯一的選擇就是從自身開始做起,鼓起勇氣實話實說,即使你在公司的職權有限。別人說話含糊其詞時,用略去廢話、探索真相的問題反問回去。問:「你究竟想告%E

070315全球股災降臨?張忠謀:只是週期性循環

應該算是台灣最有聲望的企業家對股市的評論,不知到大家的看法如何?說來聽聽吧…

結論:張忠謀是半導體大老而不是股市專家,請小心這樣的評論!

根據長期的觀察,社會上有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一個人有相當知名度的時候,不管是媒體還是社會都會覺得這個人無所不能,SO除了當初讓這個人成名的領域之外,慢慢許多別的領域的範疇也會出現該人的評論或參與,個人認為這是很荒謬弔軌的事情,也違背了競爭力或商業的基本規則(專注本業)。

這幾年台灣社會中最好的例子是李遠哲先生。我想,以諾貝爾獎得主的身分而言,不管如何對他都應要有相當程度的尊重。但尊重歸尊重,諾貝爾化學獎跟921賑災應該是兩回事,跟決定台灣未來數十年競爭力的教改也完全不相關,由李遠哲先生參與這幾件大工程的成績,慢慢的我們社會應該要能學會,社會聲望和跨領域的專業以及執行力真的不相關。

這篇報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我相信張忠謀先生在半導體產業有其歷史定位,但評論經濟或是股市的漲跌,以他來講並非那麼合適吧!當然因為張先生已在市場許久,憑藉長期的"生活經驗"說些話也可以聽聽,但請務必記得,張先生並非股市大師,看了他的話而決定對股市的信心或進出,總覺得有點怪怪的。何況即使是他自己的本業,張先生的評論和預測也不見得準,還記得前幾年的"燕子說"吧!

有點像是去問MLB的王建民明天NBA的姚明表現會如何的感覺…

以上,原報導如下

標題: 全球股災降臨?張忠謀:只是週期性循環

美股重挫,連帶使得台北股市和亞洲股市都接連倒地,甚至剛開盤歐洲股市全都重挫,讓投資人憂心是不是全球股災再度降臨?電子股龍頭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反倒很有信心,認為只是一個週期循環,對於世界的經濟,他仍然抱持樂觀的態度。

對於全球股市皆重挫,張忠謀認為,「美國的股市或是亞洲股市,甚至於歐洲的股市,都是投資風險越來越小了,大家都認為好像沒什麼風險似的,事實上還是有風險的,經過長期的漲啊,美國的股市也漲了一年多了,大家認為股災是小小的修正,技術上27日發生的全球股災還不算修正,修正要5個百分點以上才算修正。」

資料來源:東森新聞報2007.3.15

PS.不知道是記者斷章取義還是電子報上的訊息不完整,這篇報導讓人看不出重點在哪,邏輯之間也有相當矛盾。嘗試寫先短文或新聞評論

多角化經營 070304

平心而論,這兩年除了原物料以及相關類股外,製造業受成本上升影響,表現不算亮麗。惟受資本市場被熱錢推動復甦以及銀行消金風暴後把放款重心集中在法金的緣故,許多公司手上錢多了起來就開始」多角化經營」,而這是好是壞呢?

1. 務必留心避開這兩年由製造業多角化跨足到不動產開發業的公司
2. 多角化經營成功的關鍵在於要跨入能產生綜效的產業 – 華碩
3. 另一種或有可能成功的多角化是夕陽產業死馬當活馬醫的情形 – 波克夏
以下分段論述

1. 務必留心避開這兩年由製造業多角化跨足到不動產開發業的公司
引言提及,這兩年受原物料飆漲的影響,許多製造業的本業發展或獲利空間受到壓縮,又加上市場游資氾濫,只要是上市櫃公司還有獲利的話,不管是透過資本市場SPO或是銀行貸款要取得資金都很容易,這樣的情形下,從去年就發現很多公司開始多角化經營了起來,而其中不少是跨足不動產開發。

不是否定多角化經營的策略,只是多角化還是要看跨足的產業和自己所屬的產業是否能夠產生綜效,如果是一個跟原本產業完全不同的領域,縱然原有管理團隊有通天的本領,最後還是會被K得滿頭包。

這當中的關鍵在於每個產業的遊戲規則和起落循環有很大的差異,而大多數時候以一個經營者而言,沒有數十載的浸淫是很難徹底掌握這些東西的。

又專注本業,把自己會做的事情最到最好不管在企業經營或是個人生涯規劃都是最重要的一點,而跨足到不同產業的代價往往會落得兩頭空,這也是腳踏兩條船最常見的代價。

綜上,從製造業跨足不動產業在基本上就違反了商業本質和多角化的精髓,或因這兩年的不動產多頭行情,這些公司會沾到一點好處,但這也是最糟糕的事情。

怎麼說呢?就像投資或是賭博,看了很多大師的書都會告訴你,第一次進到賭場或股市就賺錢的人往往下場會最慘,原因在於這些人往往會輕忽了賭博或是股票市場的風險,覺得在這邊賺錢是很容易的事情,進而操作超乎自己可以承擔的部位,而結果一般都是在手風不順或是市場反轉時被狠狠修理一頓。

且個人覺得這些公司還有個值得憂心的地方就是他們有可能是在市場最熱的時候跨進來的,但有鑑於自己過去三年對不動產市場行情的錯估(持續看空),這點就不強調了。補充一下,這點沒有特別點出哪些公司是因為目前腦海中想到的兩三家都或多或少有點工作上的業務關係,不適合舉例,其他應該有別的公司,但是筆者懶得找了。

2. 多角化經營成功的關鍵在於要跨入能產生綜效的產業 – 華碩

當公司大到一個程度,本業上已經很難超越或維持成長的時候,多角化經營是不得不的選擇,這也是前面提到不否認多角化經營這個策略的原因。惟該怎麼判定一家企業宣稱的多角化經營會不會成功?個人認為在"正常情況下"多角化會成功的唯一條件就是必須是跨足跟本業相關的產業才有可能,而原因還是跟前面提到的產業特性和遊戲規則一樣,也只有這個時候企業可以因為具有相關knowhow減少進入障礙來創造縱效。

華碩應該是很好的例子,毫無疑問華碩在施崇棠先生的領導下,華碩始終是家一流的公司。惟根據自己的觀察,真正讓華碩拉開和其競爭對手(技嘉微星和精英)差距的,是其跨入NB的策略,這個策略讓華碩真的從A級公司進入A+的等級。

而為什麼華碩跨足NB會成功呢?關鍵就在於華碩掌握了NB主機板的技術,且這部份是NB系統穩定與否的關鍵,華碩就藉此優勢和自己一貫的高品質形象切入NB市場,沒有多久的時間就把NB的品牌和市場都做出相當好的成績,也幫公司再找了個金雞母。

以多角化要能享受到綜效,相信大家都會想到鴻海才對,但提鴻海要寫得好就不容易且會有些爭議性,故在此僅舉華碩這個策略為例簡單說明。

關鍵還是在於要看公司是不是有能力藉由多角化創造綜效,而不要只是呆呆的看報紙寫哪家公司跨足XX市場或產業就跟著人家進去搶已經被炒作起來的股票。

3. 另一種或有可能成功的多角化是夕陽產業死馬當活馬醫的情形 – 波克夏

除了多角化產生綜效外,還有一種可能多角化成功的企業,就是在夕陽產業已經日落西山的那種公司。這類型公司由於本業已經無利可圖或是根本做不下去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殘存的資源賭一把跨足不同領域看看有沒有可能起死回生。

巴菲特的波克夏企業就是最好的例子,波克夏原本是一家紡織廠,巴菲特入主後覺得本業根本無可救藥,就乾脆把工廠收了專注在於做控股公司收購有投資價值的公司,越搞越大後就成就今天華爾街股價最高的一家公司。

這種公司是標準的雞蛋水餃轉機股,由於本業不好的緣故,股價一般會在相當低的行情,惟一但有被市場"認可"的轉機題材出現後,股價就會有相當的飆升,又因為原本股價相當低,往往一飆上去的報酬率就是用幾倍甚至十倍來算的,惟轉機題材往往人為操作的成分很大,"我想"股價也有相當程度是作手"做"出來的。(用"我想"這個字眼是必須承認自己對所謂主力的操作等等手法還沒有很好的觀念和方法分析或猜出來人家在搞什麼鬼)

挑這種公司的思維邏輯跟挑"好"公司的方法就有很大的差異,但也不要覺得這樣是純粹的賭博而不採納這種投資方法,畢竟連彼得林區和科斯托蘭尼這些大師在其投資生涯中也都操作過這種類型的股票賺了不少(往往他們會特別強調這是他們獲利最好的投資),SO這種投資思維應還是有可取之處。

忘了是2/15的工商還是經濟統計了2006 年的十大飆股(分科技類股和非科技類股),那時在飛機上喵了一下感覺20檔標的中有不少都是這類型的股票耶!SO打算最近找個時間好好規納去年這些飆股是不是在飆升之前都有跡可循,有心得的話再寫報告囉!

以上

財報分析研討系列01 – 簡論毛利率 070225

Philip A. Fisher在其價值投資的經典著作"非常潛力股"(Common Stock & Uncommon Profit)中提及產品、研發以及銷售能力是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三大指標(當然還有其他指標如管理階層的誠信和能力等等)。惟該如何判定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是否有競爭力,個人認為毛利率是很有代表性的參考指標…

結論:
1. 毛利率15%以及40%是公司賺哪種錢(管理財、技術財、創新財)的參考指標
2. 毛利率高低無絕對好壞,需視其趨勢變動以及總銷貨毛利增減來決定
3. 完整的毛利率分析需同時考量銷貨收入以及銷貨成本的變動
4. 財報上的數字僅為參考指標,要知道公司產品有無競爭力最簡單的方法是去問該行業的人
以下分段討論

1. 毛利率15%以及40%是公司賺哪種錢(管理財、技術財、創新財)的參考指標

經過大學時代修財報分析的磨鍊、事務所階段查帳時對上市櫃公司帳務的瞭解、投信階段每天聽基金經理人和研究員報告市場和產業,以及企金一年多實際走訪許多企業主和財務長的訪談,在去年(2006)時對突然有所領悟,只要是"製造業"(服務業或加工業不論),不管是哪種產業,都可以用簡單的15%和40%的分水嶺來判斷其產品競爭力以及營運模式。

毛利率在15%以內的公司,可以簡單歸類為賺取管理財。這種類型公司因產品的差異化不大,技術層次和進入門檻不高,故毛利相對偏低,要賺錢就是靠管理能力和經濟規模。最好的例子就是台灣的PC或是面板零組件業,其毛利大多僅約10%,甚至NB產業只有5%的水準。

這種產業因其附加價值為組裝的技術,零件成本佔總銷貨成本高達八九成,故營收很容易就有數十億甚至百億的規模,但銷貨毛利相對於營收就顯得很可憐。惟雖毛利偏低,因多屬訂單生產,沒有產品做了之後賣不掉的風險,故仍有其獲利空間,但須靠相當之經濟規模來分攤其管理成本和高的產能利用率來分攤其折舊。

毛利率在15%-40%的公司,除了管理財外,還多賺了技術財。這種類型公司一般而言產品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性,且製造加工過程需要有獨到的技術,可能是在台中接觸的高科技公司不多的緣故,反而覺得傳產在這方面的公司好像比較多一些。

以這兩年紅到連高盛都入主的和大工業(1536)來說,雖屬傳統的金屬加工業,惟靠其數十年累積下來精密加工的能力,終於成功的在2003打入美國汽車OE市場,大單進來的同時仍能享有三成的毛利殊屬不易(在此先不論該公司最近官司纏身的負面訊息)。另外我的投資路系列提到的車王電子(1533)也是很好的例子,靠其微機電整合、電源管理和累積二十年的模具造成的進入障礙就讓公司立於不敗之地,毛利也都能突破三成。近期進場的億豐也是傳統到不行的塑膠射出產業,但靠其獨家的一條鞭整合生產能力(或可說是獨特的Business Model,但還不及其後提到的創新Business Model),毛利也是超過三成的水準。

補充說明,能賺技術財的公司不像只賺管理財的要靠把營收做大來賺錢,這種類型的公司營收幾十億就算該產業中Level 1的Player,就算是億豐這種已經做到世界級的百葉窗門大廠營收也超過百億沒多少。但因毛利率高過只賺管理財的公司甚多,單純比較銷貨毛利不見得會低於營收數倍於這類公司的管理財公司。

毛利率超過40%的公司,除了管理財和技術財外,個人認為還多賺了創新財。這類公司一般來講都以其獨特創新的營運模式創造出驚人的高毛利。以台股而言,最好的例子就是台積電,張先生以其獨特先進的晶圓代工思維造就了今天的台積電,就是Business Model創新的最好典範。另外台中健身器材大廠喬山也是很好的例子,利用其優越的管理能力和在中國的低成本製造優勢,同時又能打造自有品牌享有較高的毛利,整個微笑曲線都整合在其價值鍊中,不也是另一種Business Model的創新嗎?

2. 毛利率好壞,需視其趨勢變動以及總銷貨毛利增減來決定

毛利率的好壞,除了觀察趨勢變動外,另還需要考量總銷貨毛利的增減變動。簡單可以分成四種類型。

其一,毛利率上升,總銷貨毛利增加,這是最好的情形,代表公司業務擴張的同時仍能享有更高的毛利,對這種公司要給他拍拍手。
其二,毛利率上升,總銷貨毛利減少,這種狀況比較少見,有的話一般是見於轉型期的公司,公司放棄低毛利的產品轉型做別的,但新的產品或訂單一下子跟不上來就會造成這種情形,當然從壞的角度來看也有可能是公司的低價產品面臨競爭賣不出去所致。

其三,毛利率下跌,總銷貨毛利增加,這是成長期企業步入成熟期最常碰到的情形,利潤高的市場或單子做完了之後,如果還要繼續長大就只能將就著有賺頭的單子就做了,也有可能是公司進入新市場或新產品線策略性的低價競爭來拉抬與對手的差距,但一般這是公司方面官方的漂亮話而已。

其四,毛利率下跌,總銷貨毛利減少,這是最慘的情形,代表公司所在的行業面臨強烈的競爭,且公司的競爭優勢在逐步流失。且這種情況下若銷貨收入還在成長代表公司流血搶單,營收成長只是好看而已(我的投資路系列提到的華宇可以參考),當然如果毛利下跌且營收衰退的話就很糟糕了,公司在快速的走向衰亡。

3. 完整的毛利率分析需同時考量銷貨收入以及銷貨成本的變動

除了走勢和總銷貨毛利之外,要預測企業的毛利率以作為投資價值判定的基礎,還須參酌銷貨收入以及銷貨成本的走勢。

銷貨收入而言,企業會在年報揭露銷貨的產品比重%、銷售地區%和主要客戶銷售%,配合深入的瞭解企業產品銷售所屬的產業和市場,相對的比較其成長有沒有超過整理產業或該地區平均,就可以知道企業的表現是優於平均水準還是不及格。(補充說明若變動超過20%,年報的最後會有會計師查核說明簡單帶過變動的原因也可以參考)

這個方法困難的是目前很多上市櫃公司資訊揭露得很不透明,且台灣很多企業的產品線很多元,不容易分析其整個產品組合,AND大多數時候要找出其銷售地區或產品的相對比較指標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SO絕大多數時候只能大概憑感覺或和同業比較來判斷表現是否超水準。

銷貨成本而言,年報的財務報表中會有一份銷貨成本明細表,認真的去讀這份報表可以發覺很多資訊。(同樣若變動超過20%,年報最後面會有會計師查核說明帶過變動原因)

舉個例子而言,台灣最大的汽車輪圈製造廠源恆工業這兩年因其主要原料鋁的價格狂飆造成其相當程度的虧損。認真去讀他的報表就可以知道,由於其為資本密集產業,技術門檻不高,屬於前面分類中賺管理財的公司,正常的情形企業的銷貨收入若為100塊,銷貨成本會佔到90塊,扣掉管銷後可以賺個兩三塊錢。但問題就出在他的90塊銷貨成本中,直接原料佔了70,直接人工佔了10,折舊又佔了10。這種經營模式在金屬價格穩定的時候沒太大的問題,但偏偏前兩年鋁價狂飆,又接的是國際大廠的單,成本轉嫁會有遞延的情形,兩相因素之下就造成大虧的情形。

相反的例子,同樣是金屬加工業,以前面提到的和大為例,銷貨收入100,銷貨成本只佔65,65中原料只佔25,人工佔30,折舊佔10。這樣的經營模式讓他縱然在鋼價飆漲的這兩三年,銷貨成本只稍微拉升一點到接近70,這就是賺技術財不同於賺管理財的地方。(或許會有人說不能拿作輪圈的源恆跟作齒輪的和大相比,但就算拿同樣做輪圈的巧新科技來相比,源恆依然吃虧在其只賺管理財的經營模式。補充說明巧新因為才剛公開,對外資訊較少,只有公開資訊觀測站可以下載其資料)

以上這些資訊都可以從銷貨成本明細表中挖出來,只要用心去讀報表,再與產業和大環境的總經趨勢結合,要能夠精準預測公司未來短期內的損益情形真的不難。

4. 財報上的數字僅為參考指標,要知道公司產品有無競爭力最簡單的方法是去問該行業的人

說了那麼一長篇,都是純粹的紙上用兵。

我覺得從毛利率的觀點做出發只是簡單篩選出可能的投資標的的第一步,找出看起來產品有競爭力的公司後再來就是實際的去瞭解是不是像是報表看起來這樣。這時候我建議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問該業內的人,畢竟每個產業有其獨特的遊戲規則,隔行如隔山,太細微的技術性的東西不是我們這種門外漢能懂的,但是最起碼產業的遊戲規則要花時間去瞭解,這樣才能判斷目標公司的Business Model是不是真的能賺錢。而這也是Fisher在非常潛力股中最為推崇的"閒聊法"。

毛利率的分析只是個開頭,當然毛利率越高代表其產品越有競爭力,也能賺到更高一層的財富,但是哪種股票有其投資價值我覺得還必須考量不同的產業特性或是Business Model而定,只賺管理財的公司中也有像鴻海這麼勇的,惟相較而言個人會比較推崇和偏好有能力賺取技術財和創新財的公司。

補充說明以下幾點。

原本打算結合OEM、ODM和OBM等不同生產模式,再配合產業生命週期這些因素加起來一起寫,但這樣主題會變得太大,也遠超過筆者能夠駕馭和組織,所以還是簡單分類三種財就好。

文中提及企業的毛利率都是以合併報表為準。15%和40%也非絕對的判斷標準,個人心中的尺其實際上是15-20%和40-50%。
DRAM產業不適用。

這兩年賺飽飽的鋼鐵類股原則上應屬賺管理財,這兩年多賺的部分應歸屬於機會財,這是原物料產業獨有的特性,但機會財有賺有賠。

僅是自己從少少的經驗中歸納出來的心得,相信市場中會有很多的例外情形,只能說這是我的判斷方法,怎麼用或能不能用就見仁見智。

以上

070212投資者的修練

如何學會投資?甚或如何走進投資的殿堂?是很多讀友關注的焦點,也是自己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然而,對一個在市場還不到十年的菜鳥投資人而言,怎麼算都不夠資格回答這個嚴肅的課題。僅能就自己走過的經驗分享一些想法,或許"大學"裡的八目是很好的答案: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結論
1. 格物致知:要先有強烈想賺錢的念頭才能賺到大錢。
2. 誠意正心: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對市場的看法和經驗。
3. 修身齊家:念頭和動機都成熟才是技巧的磨鍊。
4. 治國平天下: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很努力的把幾個層次跟"大學"八目兜在一起,但必須說明以上幾點都對"大學"有相當的曲解,還請有國學素養的讀友見諒。

1. 格物致知:要先有強烈想賺錢的念頭才能賺到大錢。

先分享一個小故事。記得在到基金公司(投信)擔任Direct Sales之前,和該公司的業務副總進行了一個小時的面試。過程一切都很順利,聊的也很開心,尷尬的是在該次面試的最後,副總這樣說:"NEMO你好很,各方面都很好,但我覺得你不適合這份工作",NEMO:"為什麼呢?",副總:"我們講了一個小時,你都沒讓我覺得你愛錢",NEMO:"啊?",副總:"對啊!你應徵的是業務,不愛錢的人怎麼會認真做業務",NEMO:"喔"。

後來我還是說服了副總我很愛錢以及為什麼愛錢。

講這個故事我想說的是,建議對投資有興趣的朋友們,在開始投資之前,必須先讓自己愛錢。套用副總說的話,不愛錢的人怎麼會認真做投資。畢竟在市場投資是很險惡的,賺錢的小部份時候固然開心,但賠錢的大部分時候會很不爽,這時候沒有強烈的意志力(愛錢)驅策自己堅持下去,絕大多數人會選擇離開這個賠錢的傷心地,也認定自己與投資致富無緣。

在我看來,這都是不夠愛錢惹的禍。我一直很相信意志的力量,總覺得作每件事情最重要的前提是要相信自己作得到,不管夢想有多大多遠,只要堅持往對的方向去努力,總有實踐的一天。

認識某位會計師,曾因堅持某特定幾檔股票的價值,跟親友舉債之外還融資買進,結果行情不如預期發展。換作其他人我想早就認賠出場,但該會計師堅持其理念,硬撐到市場反轉向上後賺飽飽出場。這當然有點成敗論英雄,但我真的很佩服這位會計師,也相信他是因為夠愛錢也才夠堅持他自己的價值判斷,也才能夠等到市場反轉給他機會證明他是正確的。

SO?你夠愛錢嗎?

 

2. 誠意正心: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對市場的看法和經驗。

有了強烈想賺大錢之後,必須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沒有特別的宗教信仰,但很相信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或是"出來外面混,遲早要還的"這種因果輪迴的觀念。或是換個說法,我覺得在地球上,很多事情都是正向的,對人有貢獻的,只要往這個方向去作,或是在市場中有這樣正確的價值觀,都是好的事情,長遠來看也都會有正確的回報。

舉例來說,中國有句俗話"寧可雪中送炭,莫要錦上添花"昭示著人際間的珍貴情誼。但有多少人作得到呢?每次選舉後看看中選人和落選者的辦公室有多大的差異就可以知道絕大多數人還是會錦上添花吧!

這跟投資有什麼關聯呢?對我而言,習慣去選因為特殊原因造成股價被低估的股票(請詳我的投資路系列),就是雪中送炭的行為,只要送炭的對象沒有被凍死,冬天過去春天總會來,一番新氣象後股價就會有所表現。相反的,股價已被吹捧到超乎其價值的股票就不該去錦上添花,因為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是街最後一棒的那個傻瓜。當然判斷炭會不會白送就是專業的問題,但先決條件還是要有正確的出發點。

很抽象的觀念,但無法講的更明白,只能說隱約覺得,要在市場上獲利,有正面且正確的價值觀是很重要的根本。畢竟市場中的妖魔神鬼誘惑太多,若有強烈的愛錢動因卻沒有夠強韌的價值觀,很容易會走偏掉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甚至傷害到別人。

那怎麼培養好的價值觀呢?立緒出版社出的傅佩榮解讀的論語或許是最好的解答。

價值觀之外,要能夠在投資市場獲利,當然要先知道什麼是市場以及市場在幹麻。

這方面我推薦有德國巴菲特之稱的科斯托蘭尼所著的一個投機者的告白、金錢遊戲、以及證券心理學,由商智文化出版。最近把這幾本本書看了一次,藉由作者80年的投資生涯,目前為止體認到自己無論在時間或是空間上都太過短視以及沒有耐心,期待看第二次的時候會有不同的體認。美中不足的是三本書中有頗多重覆之處。

3. 修身齊家:念頭和動機都成熟才是技巧的磨鍊。

SO FAR,有了強烈愛錢動機、正確的價值觀也確立、又對市場有足夠的認識之後,才是進入實際操作投資的階段。

在此,自己推薦的是一般人所稱的"價值投資法",代表人物為巴菲特。惟我覺得投資的路程跟人生的旅程和實際上路都一樣,以台中到台北為例,可以自己開車、搭乘客運、搭飛機、搭台鐵、甚至搭高鐵都會到,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投資也相同,自己選擇價值投資法只是自己的選擇,不代表這個方法最好或是能夠賺最多錢,頂多只能說最符合自己的個性和背景。

建議讀友不見得要倣傚這個方法,因為光是具備入門所需的基礎就需要相當的時間,應該選個最符合自己背景和興趣以及個性的方法才是。或是換個說法,你是段譽就應該學自己家裡的六脈神劍,不要肖想虛竹的天山折梅手或是喬峰的降龍十八掌,真的學了也不會有好結局,看看鳩摩智和慕蓉復的下場就很明白了。

回到正題,何謂價值投資法?其實被稱為這個宗派的領導人巴菲特先生從來沒說過這個名詞,他只是比較常提到"價值"這個字而已,久而久之媒體就把他的方法稱為價值投資法。至於價值投資法的核心原則很簡單,就是在某股票投資價值被低估超過30%的時候買進,回到或是超過其合理價值時賣出,關鍵就在於"價值"的判定。下面這個網站有很多相關且不錯的文章http://valueguide.blogspot.com/

那怎麼學習價值投資法呢?仿間有很多巴菲特的書,我不是很建議去看,因為絕大多數都是從他的投資行為或是演講或是股東會年報反推後整理出來的資料,花時間去看有點捨本逐末。

很多人很好奇巴菲特為何不寫書,我想跟他唸經濟出身有很大的關係。有觀察他的投資行為的人就會發現,一直到現在,他買的股票會被市場知道一定是買到一定要對外揭露的地步,而在那之前他都是偷偷買。為何會這樣呢?因為古典經濟學相信一個有價值的資訊越少人知道越好,最好只有一個人知道,這時候那個人就可以獲得所有這個資訊所產生的超額利潤。(是不是跟台灣投資股票差很多,看看那些股市老師和外資每天這樣大力喊進,再回頭看看巴先生的低調,會顯得很諷刺吧!)

怎麼辦呢?還好巴菲特小氣歸小氣,還是無意中透露了影響其投資觀念的兩個人和三本書,分別是葛拉漢的證券分析、葛拉漢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以及費雪的非常潛力股(以上這三本書在台灣都由寰宇出版社出版)。我覺得好好研讀這三本書,然後搭配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財訊出版)這本書看看巴菲特自己怎麼說就很夠了。想看其完整的年報資訊(裡面有每年寫給股東的信全文)也可以到公司網站自行下載http://www.berkshirehathaway.com/

但是說實話,要能看懂巴菲特推薦的幾本書,還是要對財務和商業有基本的觀念。

財務的話要具備報表分析的能力,很多人會直接找財務報表分析的書來看。但就我的觀點,如果你完全沒有會計的基礎,報表說穿了看了也是白看。因此建議先找台大林蕙真老師寫的會計學原理和高等會計學來研讀(中級會計學可以跳過,唸高級會計學是為了分析合併報表),千萬不要找鄭丁旺的會計來看,寫的很好沒錯,但絕對不是一般入門的人無師自通看得懂的,林蕙真老師寫的淺顯易懂得多。會計唸"通"了以後仿間有非常多的財務報表分析的書可以找,我個人推薦台大王泰昌老師寫的那本財務資訊與投資策略(http://nbinet1.ncl.edu.tw/screens/opac_menu.html),但是這本書比較冷門一點。

除了財務報表分析之外,也要對整個金融環境和經濟體有粗略的認知,這方面推薦台大財金系四位老師合著之財務管理(華泰出版社,陳明賢、洪茂蔚等)以及著名的四人幫經濟學(經濟學 理論與實踐)。

要瞭解商業的本質的話,我推薦史隆所著之"我在通用汽車的歲月"(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台灣目前僅存兩本,其中之一在台大,是37年前美國駐台大使所贈的喔,另一本在靜宜大學,中文版的翻譯目前只找到簡體字的。除此之外杜拉克的管理的XX一系列三本經典也是必讀,這個天下文化有出,很好買。其它的書我還推薦彼得林區的征服股海和選股戰略,以及中文的胡雪巖和三國演義。

一路從建立價值觀的論語到瞭解商業本質的三國演義,已經推薦了20本左右的必讀經典。這些書我覺得如果每天可以認真讀一小時,三年的時間應該可以看過一次(目前為止我在1.5次的位置)。真的想學價值投資的話,就聽聽巴菲特的勸告,他把葛拉漢和費雪的書都讀了20次以上…,而且累的是這還僅是方法和能力的培養,真的要去投資還得花時間研讀每個公司各個方方面面的資料和接觸該公司或領域相關的人,這會花更多的時間。

4. 治國平天下: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我覺得,不管是否為成功的投資人,只要有能力都應該要回饋社會。當然,怎樣回饋、什麼時候回饋或是回饋到什麼地方都很見仁見智。

比如說我的衛道學長胖哥就選擇在當下為貧苦的學童課輔付出,每年墊付幾百萬隻為讓更多的小孩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當中的甘苦跟他聊過的人都會為之動容。

巴菲特就不同,不要看這個老傢伙去年捐了95%的財產(四百億美金)信託作慈善,在這次捐款之前這傢伙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為什麼呢?到不是他不捐,在這之前他只是很單純的認為把錢在當下給慈善機構用掉,得到的效益還不及他把錢留在口袋中繼續投資,等到累積得夠多或是他已經不能再累積的時候才捐出來,才會有"最大化"的效益(所以我說這個傢伙是學經濟的啦!)。

我佩服胖哥但更傾向巴菲特。但不管如何,我覺得人活著都要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瀟灑,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有這樣的信念,才會走的長久。

以上

呵呵,投資者的修練本來想寫一個系列的,沒寫到一篇文章就解決了,看來接下來只能寫寫讀書和看報的筆記囉。或是考慮先把BLOG暫停個三年,等大家都把這些書讀完再繼續也不壞。

 

070205我的投資路之9 – 億豐窗簾

問了些人最想在財富人生這個BLOG看到什麼?明牌!

對於這個答案,我可以理解,但是很無言,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的那種無言。

我沒有什麼明牌,億豐是目前手中僅有的持股。

去年十二月決定不買成霖之後,有一次去逛B&Q看到百葉窗,想到以前在事務所其他組的億豐好像做這個做得還蠻不錯,回來SURVEY一下股價發現跌得不少,再認真研究後覺得是值得長期投資且稍具轉機題材的好標的,就毫不遲疑的買了下去(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不相信分散投資降低風險這種鬼話,理由以後再專文討論),買的原因和市場疑慮申論如下:

先說市場疑慮的部份,有三點:

第一,主要成品為塑化原料,近年來價格隨石油價格飆漲,大客戶又為美國大型通路商如HOME DEPOT等成本轉嫁不易。
第二,佔營收75%的主力產品百葉窗簾受大陸廉價品競爭,營收已經兩年沒有成長,未來未必樂觀。
第三,佔營收40%的主力客戶HOME DEPOT近年因管理階層鬥爭表現不好,會拖累其表現。

綜合上面幾項因素,公司股價在2003年上半年達到高峰後就開始走下坡。這家公司又很妙,每年都會固定發個一兩成的股票股利造成股本稀釋股價進一步下滑,故股價從高峰的80跌到去年最低的25,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台股大盤的拉升目前爬到30左右的價位。

那買的原因呢?也有以下幾點:

其一,針對成本增加問題和營收衰退的問題,這個部份很妙,從公司的財報可以發現的確近年來營收沒有特別成長,但其實也什麼衰退,合併營收都維持在台幣110億左右,但在此同時毛利率卻是逆勢拉高,兩項表現都與市場疑慮相左。市場疑慮錯了嗎?其實不然,就傳產而言,由於產業的遊戲規則很清楚,一般預測應該不會有太大誤差。那億豐怎麼辦到的呢?從公司的年報和相關產業和個股的研究報告(我還是會看一些研究報告,因為很多訊息公司只會對拜訪的法人仔細說,不會對外公佈)好不容易找出蛛絲馬跡,原來是就原本的本業百葉窗而言是衰退沒錯,但公司近年來多了百葉門的業務,該項產品還在起步階段,但毛利比起百葉窗很好多,增加的業績剛好補了百葉窗衰退的洞,且能逆勢把毛利拉更高。

就這點來講,我想說的是真的管理好公司就是有他的本事創造新的價值,億豐近年雖然EPS看起來是稍微下跌的情形,但其實這是受發太多股票股利的影響所致,公司每年的稅後淨利的金額還是每年上升,代表公司的營利能力和價值創造不需要被擔憂。至於市場擔心HOME DEPOT不好的負面因素,我相信短期當然會對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惟從財報的大客戶銷售比重來看,公司也是有在做分散的動作,只是大客戶的經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慢慢總是會開花結果的。

其二,公司財務穩健,負債比低,且發得起現金股利和繳得起稅金。曾看過批評億豐的文章提到工廠幾乎都搬去大陸,台灣這邊被掏空的說法云云,我覺得批評的人很沒SENSE。億豐是一家幾乎沒在台灣借錢的公司,整個集團借款金額也很少,以財務結構的穩定度來講,絕對不輸給台積電或是華碩等這些電子大廠,手上滿滿都是現金,去年度起也採高現金股利的政策(Cash is King,對我而言,拿到口袋的才算),AND每年交稅金額都是四五億來算的(很多公司看起來賺錢但是不見得有錢交稅,現金都卡死在存貨或是應收帳款,每年交稅季節要從銀行搬錢去交的上市櫃公司比比皆是,故我覺得不用借錢自己有現金交稅的公司很有本事),這種財務學上標準被稱為Cash Cow的公司,財務表現要我評分會給到A+,怎麼看都不像是會掏空的公司。

其三,全球第三的百葉窗大廠,管理績效良好。與成霖僅是亞洲最大相比,億豐在業界的地位更形牢固,是以全球來排名的!且管理階層在市場上感覺起來比較低調和保守,默默的讓公司每年賺更多的錢,獨特的加工價值鏈造就傳產的高毛利也可看出其競爭優勢。

其四,固定資產大幅增加。從2005年到2006年公司的固定資產大幅增加,財報讀起來像是05年開始蓋新工廠AND06年上半年完工開始裝機,估計06年財簽出來應該連機器設備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這代表什麼呢?前面提到億豐是管理很好的一家公司以及近年投入百葉門這項新產品,以我對製造業的瞭解,經營保守且管理能力這麼好的公司,不可能蓋一個大工廠來養蚊子,或許不見得已有新訂單到手,但公司應該是對其百葉門這項新產品的未來市場非常看好,才會這樣以一次到位的概念先蓋個大工廠,方便整個生產線的規劃以及規模經濟的達成,等到新的訂單進來馬上就可以大規模量產或是提供廉價有競爭力的商品。另外要注意到雖然花了十幾二十億蓋新廠,公司的舉債並未相應增加,仍是維持在很低的水準,公司的財務實力可見相當雄厚。

綜上,億豐2006年EPS應該在3.5左右,目前股價約31本益比不到9倍。我覺得以億豐這種產業領導地位和財務狀況,縱然不若台積電是A+的企業,也該有A的水準,外資持股比例也有3成多的水準(從高峰的四成多降低),成長動能也一樣受到市場疑慮,故其本益比就算沒有台積的15倍,以其穩定的獲利來評估(以目前股本估算,07-08年EPS應該至少也有3.5),也要有12倍的水準才合理,以這樣推估,合理股價應為42。但若新廠的百葉門生產線今年可有爆發性的成長,市場或會對其成長動能恢復而賦予更高的本益比,屆時股價上看50甚至60也不為過(這點也可以看出億豐和成霖的差異,億豐是屬於我偏好的先做再說,甚至是做了也不說的公司)。

結論:以保守的42來看,目前31,潛在獲利僅有4成不到,且台股還有大盤向下修正的疑慮,真的要我說,跟車王去年此時的低價和潛力相比,這個價位的億豐只能說不貴,但也不算特別便宜。惟因億豐其產業地位和財務穩健度比起車王而言都高上一等的前提下,真的要買到多便宜的億豐也不容易。(也因為這樣,最壞的時候股價也有25,且這種公司每年穩穩幫你賺錢,就算被小套也可以無憂無慮的長期持有等分紅和漲回來。)

後記:十二月底的時候進場買了一批,價位30.3,一月初漲到33的時候賣掉,運氣很好小賺一波。但賣掉的原因很妙,不是因為看得準賣在波段高點(說過N次波段我完全不懂啦),只是我的分析師朋友曾跟我說過,台股如果成交量破一千五百億且金融股開始起漲就要小心市場已在強弩之末,剛好一月初那個禮拜兩項指標都出現,當下馬上就賣了,沒想到市場很快就修正回來,我的分析師朋友也叫我不要太神經質(因為金融股只漲了一天,再來就是力霸效應),故在31.5又補回原本部位,目前看來也是小套牢。呵呵,我覺得億豐股本40億左右好像太大了點,不容易像車王去年這樣子飆(車王股本只有10億不到),還是會等等看囉,只要營收有起色股價就會有反應(這是廢話,但很多人不懂的是等到營收有起色再去買就貴了),我還蠻期待他的新廠效應的。

胖哥教我的,與人相處,誠信是最重要的指標。相信有朋友或會參考小弟的持股也買個幾張億豐,惟必須說明我無意藉此想有任何把股價拉高伺機出貨,那是很骯髒的手段,不是我賺錢的方法。我相信億豐不只現在這個價位,但什麼時候漲,甚至是否會再跌,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賣呢?原則上會等到反映其價值才出脫,但我今年度非常有可能有大筆的購屋支出,到時候不管在哪個價位我都會把持股賣光光,反正不管是股價到了價值該賣,或是跌到我的停損點該賣,或是我要用錢了該賣,相關訊息會在這篇文章下以回應方式發表,有參考的朋友請密切注意。另外我不會做短,億豐要想賺到這個三成多的潛在獲利,我覺得快的話也要到今年下半年才有機會,甚至有可能超過這個時間或是跌下來,沒有耐心等待或覺得這樣的報酬不理想的朋友也不用考慮了。

以上,我的投資路系列先打住告一段落,再來要寫投資修煉之路…

070206我的投資路之8 – 成霖企業

亞洲最大的水龍頭公司,且一樣是有轉機題材的類股,個人卻不特別推薦這檔股票,甚至持負面看空的成分居多,為什麼呢?

結論:
1. 一個購併案拿來一炒再炒,管理階層居心難料。
2. 購併題材造成股價上揚?成霖從來沒有成功購併的案例!
3. 透明度有疑慮,集團一共有30家左右的公司,且持股多非100%
以下分段討論。

去年十月賣掉車王后關注過幾檔股票,期間曾短暫操作過華亞科加上茂德的股票(一起買),惟後來覺得毛利變動頗大不好玩,且VISTA前景不明,再加上2007年度有大規模擴產會造成DRAM價格下跌,幾個因素之下即使DRAM股本益比頗低,還是賣了,華亞科小賺,茂德小賠(持有期間聯電大幅調整持股比重),NET後賠了0.5%左右的買賣成本和手續費。嗯,自己真的不適合短線操作,完全拿捏不到尺度和感覺;好像也不太適合高科技類股,怎麼買怎麼不賺,不過這次算是運氣好,賣了沒多久兩支股票就因為市場修正看法股價也下跌不少。

回到成霖的話題,先是在2006.10左右公司發佈重大訊息公告董事會通過要辦聯貸來購併通路,這時股價漲一波從30不到拉到33-35左右,之後2006.12月公司又傳出成功募集資金的消息,股價又拉抬到40左右,2007.01中旬就是聯貸正式簽約取得資金,股價又是一波小拉到43。

或許就公司治理的層面而言,公司持續的對外公開資訊是值得讚許的一件事情。但整件事情關注下來卻讓我有說不出的不舒服感覺,怎麼說呢?如果今天你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付出去,在僅有兩個人選,其中一個總是把話說得很滿之後再去做;另外一個總是做了再謙虛的說的情況下,你會比較信任哪一個?就我而言,我會選擇後者,因為這樣的人給我比較實在和踏實的感覺。而成霖這樣公佈訊息的方式對我而言就像是前者,很難讓人欣賞。(簡單的反例就是車王,比較像是後者,低調穩健的步伐讓人愉悅。)

其次,我不知道那些分析師或研究員在想什麼。的確成霖這次搞了20億的聯貸可以進行其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購併,成功的話產品會更多元化且能建構完整的全球銷售通路。惟認真研究公司資料就可以發現,成霖在03-05年的獲利走下波,兩個主要原因其一為全球金屬價格狂飆造成銷貨成本上升,其二就是03年花了十億的購併案始終無法有效整合出縱效,反倒造成營業費用的激增而導致獲利下滑(就其購併而言,03年的購併到06年也還稱不上成功,只能勉強損益兩平)。這樣的前提下,公司就沒有成功的經驗,這次還要花兩倍的錢購併買通路,以前怎麼考都不及格的學生,憑什麼相信他這次會考100分?(我不是瞧不起沒考一百分的人喔,我自己也很少考一百,想表達的是要讓我相信某個人會考一百,最簡單的是考給我看過之後我就會相信。)

最後一點就是該公司的透明度不特別好,整個集團因不同產品和不同品牌的通路,又包含中間的控股公司一共有30家左右的企業。我不很明白為何當中有多數子公司的持股都不是100%,剩下的少數股權掌握在誰手上?(上市櫃集團公司利用子公司怎麼把錢搬來搬去的手法異常繁複不是我們一般人想像得到的)還有合併報表看起來集團負債比不高,惟扣除非屬企業的少數股權後其實負債比已於近年飆漲。且才剛跨入百億營收俱樂部的門檻,把集團搞那麼複雜幹麻?我想,或許公司經營管理階層有其策略規劃不是我們這種小人物可以理解,惟董事長兼總經理歐陽先生為何在03-05年公司獲利走下坡的同時仍坐擁千萬年薪當然也不是我們可以理解的!套句常用的話:就是讓人覺得不舒服的財報和年報。

綜上,雖然公司方面仍具其市場領導地位且疑似有轉機題材,目前股價43左右,市場報告喊出來的都超過50,但這不是我願意長期持有的一家公司,所以,不買。道不同不相為謀囉!

以上

070204我的投資路之7 – 豐興鋼鐵

鋼鐵股的遊戲規則和產業循環太複雜,不是一般人搞得懂的。會買豐興僅是短暫的資金停留,小賺3%出場,卻明白了炒短線又貴又不好玩!

買進時點:2006.8
買進價位:28.5
賣出時點:2006.8
賣出價位:29.5
獲利率:3%

前文提及06年中兩度買賣車王部位,其中一次的資金停留就拿來買豐興,買進的原因倒是很單純,豐興06年獲利良好,每股可以有五六元的水準的情況下,股價僅有30不到"感覺"算是便宜,除此之外當時豐興由於盤價意外下跌連續兩天股價合計重摔8%也是進場原因。因為沒有做足功課,只是利用市場短期的超跌進場,印象中買來不到兩個禮拜就賣掉,小賺一筆但卻一點都不開心!WHY?

其一,做短一點都不好玩!由於不理解該股票的真實價值,會擔心是否會繼續下跌,就會三不五時CHECK一下股價,造成上班時間都心神不寧,影響工作效益甚巨。(真的有作足功課的股票,就會知道爬到什麼價位才要出場,中間的短期波動就不會太放在心上,也比較不會被市場一些耳語或負面資訊牽著走。)

其二,短線交易成本頗高!以自己為例,選了對自己而言最方便的台證證券為交易平台,手續費只打到65折的情形下,買賣豐興的成本如下:

買進:1,000 * 28.5 * 0.1425% * 0.65 = 26.3
賣出:1,000 * 29.5 * (0.1425% * 0.65 + 0.3%) = 115.8
總交易成本:26.3+115.8 = 142

算了算,才賺了一千元差價,我就交了142元手續費和交易稅,總獲利的14%都被政府和券商吃掉,一點都不划算!何況這還是有賺到差價的情況下,不見得每次都看對,就算看錯還是要付手續費和交易稅金,會更心痛啦!

結論:如果你是以"價值"為出發點的投資人,千萬不要做短,會混淆價值判斷,且長期而言我相信只會白交手續費和交易稅。

以上

我的投資路之6 – 車王電子(1533) 070204

2006年代表作,13塊開始喊進,40左右喊出,一年不到的時間真的進場操作能有兩倍左右的報酬,超出大盤不少。

喊進時點:2005.12
喊進價位:13.6
實際進場時點:2006.03
實際進場價位:23
出場時點:2006.10
出場價位:39
獲利:60%

由於可投資本金隨著工作的年資增加的緣故,車王是迄今獲利最多(不是獲利率最高)的一檔股票。會注意到車王的股票,主因是參加該公司聯貸案授信的緣故,在撰寫授信報告的時候對該公司財報和年報有作深入的瞭解,對該公司股價從60~70的高價跌到剩下十幾塊很有興趣,深入瞭解後發現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公司在2002年的時候因佔其營收25%的美國大客戶被合併後轉單,當年度營收小幅衰退,股價從60左右的水準在一年內修正到30~40左右。

其二,公司在2004年到2005年間操作外匯商品失利,帳上共計認列約2億元損失,又適逢2005年採用新的會計減損公報認列幾千萬的減損損失,連續兩年稅後淨利都比正常情形縮水80%以上,股價再度從30~40的水準修正到15左右,最低曾跌到13.6的低價。

那為何要買呢?幾個主因如下:

其一,雖然大客戶被合併,當年度營收僅是小幅衰退,接下來兩年也都維持溫和成長的情形,在車王的兩項主力產品(電動工具和汽車電子零件)要出售給國外通路都需要較長認證時間的前提下,能有這樣的表現已經算是很不錯,因此就這點來講,讓我對該公司的業務銷售面非常有信心。

其二,外匯操作損失屬於業外的性質,造成公司淨利縮水只是one-time loss,除了影響公司的財務強度以外,並不會影響公司的競爭力。此外,公司方面針對此點聘請專業經理人來改善管理流程更是短空長多的好消息。還有車王算是很勇的,這樣因為業外大虧結果還能維持獲利的情形算是不容易了,財務結構長期以來也算穩健,在2006年以前短期借款幾乎都是0。

其三,我認為要看一家公司有沒有競爭力,銷貨毛利是很重要的一項指標。車王02-05年雖然不好,合併的銷貨毛利依然都維持在33%左右的水準,並不特別受到原物料價格上漲的影響,這點讓我對該公司的競爭力頗有信心。因為我始終相信,企業經營就像人生,往上爬的過程絕對不是一條直線往右上方畫就好,絕對會有其高低起伏。對人來講,只要健康的活著,有積極努力往上奮鬥,總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同樣的論點對企業來講也是一樣,銷貨毛利能夠守住代表競爭力沒有衰退,管理階層有經營能力且持續在衝刺,經營績效要再開花結果只是早晚的事情。

其四,2005年起北美汽車產業極不好,許多零組件廠紛傳倒閉,轉單到亞洲的效應可期。就這點而言我後來發現是畫大餅,因為汽車產業涉及駕駛安全的問題,一個新的供應商從洽談到經過認證到實際下單出貨快的話一年,向車王這種汽車電子的關鍵零組件往往需要更久(因為像電子點火器如果因為天冷造成車子不能發動的話,在美國這種地方是會出人命的),甚至兩三年的時間都不算離譜,這樣的情況下,真要能夠出貨造成營收的增加也是兩三年以後的事情囉!且更妙的是車王自始至今在汽車電子方面都還是做高毛利的AM市場為主,但也不是能接到大訂單的OE市場。

綜合幾個原因,覺得車王深具轉機題材。06年有新產品推出營收應能成長兩成,又業外損失都打乾淨,個人推估06年應能回到鼎盛期的60%,EPS約為3,合理股價以本益比12倍來算約35-40,07年應能回到鼎盛期的80%,EPS約為4,合理股價以本益比15倍來算應為60,08年才能正式回到先前最高的EPS5元的情景,股價會如何就太遙遠了點。會這樣估有相當完整的財務預測為前提,又考量市場對其評價也不會一下就讓他回到A級公司的行列,故本益比是逐年推高。

結果,考量聯貸保密條款的限制,在最低點的時候自己並未進場,是直到06年三月忙到一個段落後才進場,惟當時股價已經拉一波到23塊左右了,但因對自己的判斷相當有信心,還是進場買了些,十月份拉到39塊左右的價位就一口氣賣光光,60%的獲利跟去年度大盤相比應該還算令人滿意。

心得

其一,雖然很相信自己的眼光,在2006.03-2006.10之間還是兩度覺得車王在波段高點,賣掉之後打算回跌再補進,結果兩次再買進的價位都比賣出的高出1塊,真是欲哭無淚!個人覺得在市場上要克服貪慾真的蠻難的,但是2006年幾檔短期的標的操作下來真的覺得短進短出要賺錢好困難。可能是我沒這方面的天份吧,反正下定決心以後不這樣玩了,看好就要有耐心!

其二,JONAS上次不是問怎麼克服沒時間看盤的問題,車王又是血淋淋的例子,如果不是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被CRR和CA搞翻天,我應該會買在17塊而非23,換算下來是130%的報酬而非60%,殘念啊!

其三,這檔股票有跟很多朋友分享,但就是沒有別人去買,反倒是大多數人都勸告我車王這幾年一直走下坡,不要買這樣子的股票…。除了一句:"就是不好才要買啊!"我也不知道還有什麼能說的。(但最近看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後,有比較明白一點為何大家都叫我不要買,跟眾人有不同想法需要相當的勇氣…)

其四,前面忘了提到,股價淨值比從三倍跌到一倍也是我選這檔股票的一個關鍵,算是超值的股票。還有公司股價跌了80%,但是員工,固定資產,毛利等等都沒有縮水的情況下,都可以比較出這是檔超便宜的股票。

其五,所有的判斷因素都出自車王的公開訊息,雖然跟車王的管理階層因有往來關係相識,惟真的沒有一點任何的內線!我不是會賺不乾淨錢的人,能不能賺,該不該賺,劃分的很清楚。

其六,2006.10賣掉是因為覺得轉機題材效應已過,接下來股價或會隨其獲利能力的回覆逐步墊高,但像這樣一年中漲這麼多的空間或許不大,設定要賺的錢已經賺到就會出場找尋另一個轉機標的,不代表車王已經不好。車王2006年獲利應有EPS3.5,惟扣除匯兌收益約六千萬後,正常的EPS也是3塊左右,跟自己原先預估的金額沒有太大差異。

其七,市場怎麼看待車王?專業法人第一個發表車王有轉機題材的是元富證券在2006.04的訪談報告,惟當時股價已從13.6拉到25的水準(這樣已經算不錯了,據此去買車王當年度也有50%的獲利空間,只是我不相信不懂車王投資價值的一般人看到這樣的報告會願意一直抱著股票到現在,大多也是有稍微漲上來一點就跑了吧)。舉這個例子我想說的是國內不管多大的投資機構,其專業的研究團隊頂多不超過20個人,僅靠這樣的人力要來HANDLE台股一千多檔的標的,真的是痴人說夢!SO散戶有認真做功課還是可以早在專業機構之前發掘價廉的股票啦,這樣的觀念跟PETER LYNCH的方法有相似之處,但是他神奇多了。還有一個我很好奇的地方就是2006年初是誰把車王股票從13拉到20幾塊的?對籌碼面有研究的讀友幫我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以上

070201台股的本益比

僅就幾個數字簡單討論台股的本益比,不想買貴了的可以參考看看。

結論:

1. 以無風險利率衡量,台股的保守合理本益比為20

2. 目前市場對前景持平的A級公司評價為15

3. 台股長線仍具投資價值,惟當前股價不算便宜

以下分別討論 

1. 以無風險利率衡量,台股的保守合理本益比為20

投資股票賺的錢有兩種,一種是靠公司配發的股利,一種是買進賣出的 差價。股利報酬一般的計算是用公司最近一年度每股獲利/股價 ,比方說公司最近一年的每股獲利為一元,股價為十元的話 ,股利報酬率即為10%(當然公司不見得賺多少就發多少,但就算累積下來沒發也會算在保留 盈餘中增加淨值,對股東也是有利)。把這個比例到除回來 ,就是一般常說的本益比,比方說股利報酬率為10%,本益比即為10倍,報酬率為5%,本益比即為20倍,在正常的情況下這個比率越低越好。 

惟本益比多少才合理?一般衡量本益比的關鍵為長天期公債的利率 ,因為若投資報酬率低過這個,投資人會選擇沒有風險的公債 ,不用冒風險去買股票。 

問題就來了,台灣由於受到政府限制對大陸投資的因素 ,金融機構太多的游資放不出去,造成利率偏低的情形 ,這樣的情況下,台灣政府公債的利率僅有2%多一點的水準 ,換算合理本益比會是嚇人的40~50倍,用這個水準來衡量台股的話差不多要喊到三萬點 

既然如此,台股的比益比該是多少呢?個人認為由於台灣對美中的貿易 甚至經濟依存度均甚深,參酌美中的利率條件來設算的話或可反應比較 合理的本益比。 

以美國來講,長天期公債的利率目前約5%,而中國目前約4% ,相對換算本益比即為20倍和25倍,取比較保守的數字 ,台股的合理本益比應為20倍。 
 

2. 目前市場對前景持平的A級公司評價為15倍 

這是以近期台積電的股價倒推而得。上個禮拜台積電在法說會上公佈今 年第一季負面展望造成股價下跌,SURVEY過後才發現就算是台積目前本益比也僅有15倍!會那麼驚訝的原因在於台積是市場領先者,財務狀況和公司治理也 都有很好的表現,也是外資進入台股必買標的,連台積這種A級公司都 只有15倍的水準,遑論其他股的價格! 

補充說明,台積因為過大,雖然是A級公司,但未來成長空間有限 ,市場中仍有許多其他的A級或B級公司因有較高的未來成長性而享有 更高的股價,如台中的運動器材大廠喬山,一樣屬於A級公司 ,但因近年來每年都有複合30%以上的成長率,目前本益比為23倍 (是不是很接近15 X 1.3 = 22.5)就是很好的例子。 

問了熟識的分析師得到的資訊,目前台股本益比能超過10倍的就算是好公司。從這樣看來自己近期的操作有把本益比設得過高的 缺點,看來是該下調了。 
 

3. 台股長線仍具投資價值,惟當前股價不算便宜 

個人認為若以台灣目前的定存2%相比,台股算是非常便宜,長線仍具有投資價值。舉例來說,以股價10元本益比十倍的股票而言,預設的投資報酬率10%,和定存的差異有8%,相當於可以承受0.8元股票下跌的風險都還不虧。若長期投資持有5年,持股成本相較於存放定存可以承受0.8X5=4元的下跌風險,亦即代表除非五年後投資的這檔股票股價低於6元,要不然獲利狀況肯定比死定存好!(當然這是在所有獲利100%發放現金股利的情況下的簡單計算,若要討論公司的股利政策以及保留的盈餘相較於股價是利多或負面就是另外需要很大篇幅討論的課題了,在此僅建議有意藉此找便宜股票的讀友以過去五年的每股盈餘簡單平均設算即可。)

會說股價不便宜,是我習慣找本益比超高或偏低的各股來操作。(本益比會超高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是成長性佳的飆股,但我操作的是另一種因獲利衰退太多造成股價跌到淨值甚至淨值以下無法再跌的這種本益比偏高股,但此處的不便宜主要是針對後者挑偏低本益比而言,操作方法很簡單,若市場對該類股的評價若應該要有15倍,但因某些因素把股價低估到低於10倍,亦即有50%以上的獲利潛能時我會進場撿便宜等上漲。)但現在問題在於連市場上的A級股都僅有15倍的本益比的時候,居大多數的B級股能夠被接受的本益比就該設定在10~12倍左右,此時要買到超值的股票甚至就該挑8倍以下的標的才可以接受,看了看好像也不好找耶!

綜上,若你設定的投資期間為超過三年甚至到五年,台股絕對可以買,惟可能在未來一兩年內會小住套房一陣子,但只要選擇一些長期表現穩定的績優股,未來五年每年複合10%的獲利沒有太大問題。但短線一兩年內要有20%以上的報酬,可能就得花時間心思探詢市場還沒發現價值的個股。

呵呵,當然,也或許台股會勇敢的朝向20倍的本益比邁進。惟在石油下跌造成油元減少甚至可能回流,美元利率急升的負面影響也逐漸浮現的情況下,2007會是很詭譎的一年。

以上

我的投資路之5 – 龍邦開發 070124

這檔股票既沒有研究也沒有投資,但讓我體認到兩件很重要的事…

結論
1 財務顧問要謹慎,不能隨便給予建議
2 在市場中知道自己懂什麼和知道自己不懂什麼一樣重要

故事是這樣的,約莫2005年上半年,拜訪一位在房地產界頗有成就的學長。席間學長問到關於龍邦這檔股票的看法,僅憑自己對台中房地產看空的認知,沒有想太多,直覺的告訴學長覺得不看好。其實擔任財務顧問一年多的時間,拜訪客戶時這樣的例子不知有多少,不是問基金就是問個股,一般而言除非冷門股完全沒概念,大多時候都用幾句話或幾個數字湊個簡單的邏輯來作判斷告訴客戶該標的的好壞。何以這個例子記得特別清楚呢?因為學長聽完我說的話後,直接手機就拿起來撥給他的營業員說把龍邦全部認賠殺出,數量有幾百張之多,價格約莫在13。

直到上個禮拜打算整理自己過去投資歷程的時候,猛然想起曾經給過學長這個建議,就查詢了一下龍邦的股價,26!算了算,因為自己的幾句話,學長就少了數百萬元之譜,而且印象中當初學長自己是看多房地產後勢。

雖然現已離開財務顧問的工作,但這個故事還是讓我有很深的體認,真的要當財務顧問,不能隨便給客戶建議,畢竟投資市場過於多元化,一個人不可能對所有的市場或是理財商品都熟悉啦!

或許說的更直接一點,我想不管是銀行理專或是投信的業務都一樣,難免很多時後要配合公司的政策募集某一商品,這時候在面對客戶的時候是否能夠中肯的提供對客戶有價值的資訊,就需要相當的堅持,尤其是在客戶相較於銀行或投信均處於資訊不對稱的狀態(客戶知道的太少)。舉例來說,現在公司推出歐洲基金要銷售,拜訪客戶的時候發現客戶有錢,但是傾向投資日本基金,這時候怎麼辦呢?我想十個理專會有八個想盡理由告訴客戶歐洲好日本不好,而不是真的瞭解日本是否有投資價值後才來決定怎樣建議客戶吧!相信我,這一行就是這樣子,因為要推論一個國家經濟狀況好壞的數據和原因實在有很多種,對成熟的業務人員來講要引導客戶覺得是好還是不好都很容易,進而要讓客戶買需要補足業績的商品也很容易。

這個故事給我的另一個體認就是要分辨自己知道和不知道的東西,因為商品太多元化,隨便一種都有機會獲利,這時候如果每種都想要分一杯羹,反到會造成每種東分不到的狀況,因為每個東西你都不懂!

所以後來很堅持,要投資自己懂的東西,賺自己能夠賺且賺得到的錢。至於自己不懂的東西,就不要貪求了吧,留點錢給別人賺不是比較好嗎?

這樣的想法我覺得也很接近商業的本質,比方說公司應該固守本業,不該賺了錢之後就亂投資到別的事業,這兩年有很多製造業跨足不動產開發就是很好的例子,現在景氣好沒差,等到景氣反轉房地產不好的時候馬上就有壓力囉。也像武俠的本質,你看哪個大俠是精通天下各個門派的武功的?就只有一個沒有實戰能力的王語胭吧,其他大俠不就那兩三套武功就打遍天下吳敵手了不是嗎?

最後一點小心得是發現我一點都不懂房地產,不只是台中,上海的房地產我看空也看了兩三年,但是不管哪邊就是都一直漲,或許我可以把理由推給是油元搞的鬼,但我更相信其實是我不懂,也更發現當初沒讓在房地產市場已數十年功力的學長自行整理判斷,是我的失策。

應該比較可以理解為何我不在BLOG討論市場或推薦個股的吧!不管是市場還是個股都變動得太快,只要開了個頭去預測之後就沒完沒了,且投資手法的操作和心境的鍛鍊每個人也都不同,怕沒能幫賺錢反倒是幫賠錢的話就慘!

當然,之後還是免不了分享自己正在操作的標的,但請更關注背後要傳達的投資理念。

標的是一時的,要能夠有足夠的智慧才是成就財富人生的關鍵。

以上

我的投資路之4 – 陞技電腦 070123

再好的績效也抵不上採中一次地雷,唉…

不過這是迄今唯一賠錢的標的,我還是很相信自己的眼光,尤其在針對缺失改進以後。

買進時點:2003年下半年
買進價位:14-15
賣出時點:壁紙怎麼賣!
獲利率:-100%

回頭去想,從買這一檔股票開始就是一連串的錯誤,以至於到最後是以賣都賣不掉收場,慘啊!

華宇出脫之後選了一檔股票,陞技電腦。買這檔股票主要有兩個原因,本益比低以及品牌稍有名氣。就本益比而言,那時候主機板股的一線廠本益比都在12倍左右,二線廠也在10倍左右,而陞技數於二線廠中的知名品牌,本益比僅有7倍不到實數偏低。就品牌而言,有當過窮學生自己組裝過電腦的應該就會知道AMD剛出K7的時候陞技的主機板有多紅,同級產品甚至賣得比華碩來得貴。兩相因素之下,判斷陞技雖屬二線廠,但因有品牌價值,本益比應該可以比照一線大廠的12倍,這樣算算合理股價在25-30左右,超過五成的潛在獲利空間還算可以切入,就買下去囉。

結果天不從人願,買了之後股價始終沒什麼動,最多的時候也是漲到17左右,那時還傻傻的不知道要出,到2004年八九月吧,就爆發作假帳的風波,之後當然想賣也賣不掉。

為什麼會失敗呢?真的就是一連串的錯誤

其一,買進前的研究功課作得不夠紮實。

陸續的中友和華宇都有獲利,到陞技進場的時候就簡單看過財務報表和憑著自己對這家公司產品的經驗就進場買,沒有作足功課,所以必須先承認那時候沒有認真看財務報表,才會發生其實買進的時候公司就已稍微有在作假帳灌水營收,但自己卻沒有察覺的這個大失誤!

另外後來去回溯,問了業界的人才知道,其實陞技產品好也只有好在2001年,之後其實就走下坡了,電子業的產品世代交替太快,一下子研發沒有跟上或是量產出了問題,馬上公司就沒有競爭力。買的標的已經沒有競爭優勢還笨笨的進去買,唉…

還有一小點是那個時候沒有觀察到整個PC產業的特性由於毛利壓縮的緣故邁向大者恆大的局面,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期待小廠可以在夾縫中再創造新的價值等於痴人說夢。

其二,買進後的追蹤不足

我一直主張不要因為短期的業績起伏或一些市場的正面或負面訊息,就在獲利還沒達到預設目標或是稍微有虧損就出脫持股,但並不代表股票買了之後就該放著不去管他,而是買了之後還是要持續觀察,看看購買的公司在基本的價值面上是否有改變?相較於同業表現是否合理?股價有無過度反應其價值等?

很無奈花了代價才學到這門課,我想那時候的工作忙碌(會計師事務所+投信)無心顧及倒這邊也是很大的原因(不像先前是大學生或是政戰官有的是時間搞東搞西),但自己在操作的心態和注意力不夠,以及對自己的選股過度自信要負80%的責任。

心得

其一,中了這個地雷股後花了很多的時間瞭解財務舞弊和騙術,前後至少K了三本以此為主軸的書吧!這表示我就不會再採中地雷股嗎?不能說完全不會,但相信要再騙到我也不容易,至少我現在知道搞不懂的複雜交易或是看了覺得不舒服的財報就直接扔掉就好,不管多便宜,垃圾終究不會變黃金…

其二,還是要能夠瞭解產業特性,更甚者要能夠把產業特性和財務表現以及財務上應有的作為相結合,不是只從財務面來判斷產業的現況,而是要從大的整個產業現況和未來走勢來思考財務報表未來會長什麼樣子,這就不只是財務分析比率算來算去的問題了,產業分析的背後有很深的商業本質的東西要思考,以後有例子再說。

其三,不要跟錢過意不去,投資之後的管理還是要用心!必須先說明我不認為買了股票就要每天看股價或是有什麼新的消息之類,這樣很容易耐不住誘惑變成短TRADE族,但還是要定時關注投資標的在基本面上的改變,以及檢視是否當初投入資金看好的原因還繼續存在。

其四,要作足功課!重了一次地雷後,深深感受到再好的績效都抵不過一次的虧損,所以每次買入前一定要對購買的標的有清楚的認知,找到支持值得去買的理由,以及確認買得夠便宜後才去買。對現在的我而言,真的覺得好多不靠自己做功課只憑消息面報導就去買股票的人好勇敢!

其五,停損。雖然股票有往上可以賺兩倍三倍的可能,但是往下最多只賠本金的優點,但後來檢討若有設停損應該會更好,但設定在哪就還不知道耶。因陞技之後操作的標的沒有很多支且運氣好都有賺,故直到現在還沒有真的設定停損價位出場的機會,但我相信這個很重要啦!

其六,老闆。企業是人的有機體,老闆的能力+個性+態度等等會對企業有關鍵性的影響。惟怎樣的老闆才是好老闆,自己也還僅在掌握輪廓的階段。惟至少掌握了其中一種壞老闆的型態囉。

其七,後來想想,年輕的時候有機會跌倒是好事,至少現在還經得起摔,且口袋還不深,丟掉的有限。當然,能更不摔還是不摔的好,希望以後從這次的經驗讓以後再摔的時候不要太痛。親愛的市場,我會更虛心求教的…

以上

我的投資路之3 – 華宇 070122

中友之後買的第二檔標的是做筆記型電腦的華宇,七塊多買,十七塊出,還算可以的獲利…

買進時點:2002年中
買進價位:7-9
賣出時點:2003年初
賣出價位:17-18
獲利率:約140%

不知道為什麼,我跟電子股沒什麼緣分,華宇是唯一有賺到的一支,但在下一支踩到地雷就賠光囉!華宇對我來講覺得這個投資成功沒有什麼幫助,反而讓我混亂了對價值的認定,僅憑短線一些題材面的操作,投機性質比較高,迄今都覺得這檔會賺只是運氣好而已。

人好像會對自己熟悉的東西比較有好感,當初買華宇的時候是因為那年的五六月有一陣子報紙一直些筆記型電腦市況衰退得多嚴重,造成類股全面性的下跌,但是根據自己大學做報告對筆記型電腦的認識,原本筆記型電腦在年中就是淡季,業績不好是正常的,不知道市場在搞什麼鬼,連這個都搞不清楚就亂砍一通。而且印象中IDC的報告說從2001-2005年會是筆電取代桌上型關鍵的五年,筆電的出貨量只會成長。兩相因素之下,就決定買筆電股,那買哪支呢?挑了華宇是因為訂單被搶最多,股價摔的最慘,而且我曾經聽過有會計師投資華宇賺了十億的故事,懷抱著相同的夢想下,就選了他。

果然到第四季,筆電旺季來臨,其他大廠因產能早已滿載都沒時麼題材的情況下,華宇的營收因轉單效應出現爆發性的成長,股價也就隨之反應上來,沒多久的時間就從7-9的低檔拉到17,之後更衝到21。

賣在17塊是因為看到報導說仁寶搶了廣達的大單,但是毛利僅有可憐的5%,我就想連一線大廠都只有5%的毛利,管銷成本更高的二線廠怎麼可能獲利?當下就把股票賣了。

就像前面文章提的,我根本看不懂線圖或是價量,賣股都是很隨性的覺得該賣就賣,所以根本沒法賣到最高點,但後來我同學
HOUSE跟我講了吃魚哲學我就明白了,投資跟吃魚沒什麼兩樣,魚頭跟魚尾不好吃,吃了容易拉肚子,所以不要想去吃…

後來第二季前一年的財報出來後,營收數字雖然可以,果然獲利狀況很糟,公司股價之後就一瀉千里沒有明天了,以現在來看,我想應該也很難再翻身了吧。

心得

其一,我始終在迷惘,是運氣好賺到錢?還是真的憑自己對產業和財務的瞭解賺到錢?若是後者,那股市會不會太容易了點?或許有機會再回朔歸納找找看有沒有其他同樣的例證會有更深的體認。

其二,營收和獲利是兩回事。我覺得證交所應該要求上市櫃公司除了每月公佈營收外,也應該要公佈銷貨毛利,看過太多公司利用這樣的手法玩得很誇張,畢竟從公佈亮眼營收到等到獲利不佳的財報公佈出來往往有幾個月的落差,很多無知的散戶只會單純的看營收成長就去買,慘啊!

以上

我的投資路之2 – 東隆五金 070121

東隆五金應該是我迄今看得最準的一檔股票,可惜沒有買到,唉…

觀察時間:2001年中
觀察價位:2塊以下
現價:44塊
殘念~~

當初看準了東隆五金要買,結果因為準備考不上的會計師考試以及剛入伍前面半年比較忙碌忽略了這檔股票(偏偏他不像中友是個店會去逛常看到就會想到),等到回神的時候到2002下半年股價已經從兩塊以下回到六塊多,覺得沒有買便宜虧了就算了,沒想到重整成功後回到40幾的價位,唉…

為何會看中呢?當初東隆雖然掏空88億,但基於以下三點,覺得東隆不會倒:

其一,中鋼的王鍾渝入主,經營績效和能力超好的專業經理人當家,繼續營運沒問題

其二,匯豐銀行支持,雖然後來說得很好聽是匯豐有遠見,但說穿了就是當初借太多,不繼續支持原本借的一毛也拿不會來,頭洗下去了就只能洗完囉,但有銀行的支持對確保營運有相當的幫助也是不爭的事實。

其三,依然是全球第三的鎖頭廠,專利數全球第一。

巴菲特說投資一家公司判斷買賣點最簡單的方法,先是買的時候要能夠列出五項支持去買的原因,比方說公司是業界領先或是有獨佔地位之類的,但絕對不是哪個老師怎麼說或是報紙怎麼寫。如果五項原因有兩項已經不存在的時候就要考慮賣了,因為公司已經失去選擇時候的潛在獲利價值。(基於這個想法,每次選一個標的都會認真的找尋反應公司營運面真實可以支持買進的原因,但台灣的公司有時候要找出五個夠strong的原因真的不容易,後來就調整最起碼我要找到三個原因才會去買。)

我覺得投資股票可以用人的角度來看,一個好學生如果平常成績都很好,一直都是績優模範生,一定會深受師長同學的好評(至少在學業方面),但就算是好學生也有可能偶爾會有考不好的時候,這時候就要看了,如果是這個好學生被人帶壞,變得不愛讀書自甘墮落,那他短期的表現要回頭就很難,但如果只是這次月考前生病發燒沒辦法唸書,或是走在路上被車撞到腦震盪,只要沒有死掉,好學生的質還在那邊,總有好回來的時候,那時候不就可以繼續考好成績?

東隆就是很好的例子,公司被掏空我覺得像是人走在路上被車撞,向東隆這樣就是撞得還蠻慘的,或是壞個說法像是長了瘤,割了以後就沒事了,但是有上面三個原因,我覺得慘歸慘,還不會死。只要好回來就會繼續賺錢,股價就會好回來…

心得

其一,如果是現在,六塊多的東隆我想我會去買,畢竟好股票難尋,不要因為一點小價差就放棄,這樣失去的會更多。

其二,最起碼要找出三到五個支持買進的原因。

其三,多注意壞消息。好公司股票一般不會便宜,要買便宜就是要等公司有負面消息出來的時候,學習去判斷該消息對公司營運能力真正的影響,會影響多大金額?影響多久?等等,就有很多機會可以選到好股票,畢竟市場很不理性,時常都會有超跌超漲的情形,
上一篇文章的中友也類似。

以上

我的投資路之1 – 中友百貨 070121

第一次進場買股票,籌碼有限的情況下挑了連雞蛋水餃股都稱不上的中友百貨,買0.7賣2.8,三倍左右的報酬率很令人滿意…

買進:2001年底
買價:0.7 ~ 0.9
賣出:2002年底
賣價:2.8 ~3.1
獲利:約300%

幾乎每個先前有聊過的朋友都很納悶,為什麼我會去買中友的股票?

在準備青島海爾的比賽當時讀了很多巴菲特相關的書,最大的心得就是要買便宜又好的股票,何謂便宜?巴菲特的觀念是如果一個東西值100塊,你能在70以下買到就算便宜,以財務來講就是儘量挑股價淨值比較低的股票,他們的」安全邊際」(就是損失的可能性和空間)會比較小。

這個觀念後來不知道是美律的廖董還是豐興的林董也當面跟我提到,只要是買賣業(嚴格來講所有的商業活動都是買賣業吧!)要想要賺錢,問題不在於賣多貴,因為市場不是你自己可以決定的,所以關鍵在一開始買就要買的夠便宜(至少要不要買自己可以決定吧),這樣才會賺錢。

感覺很妙,很多觀念或想法其實本質上都是相同,甚至不管是傳統的中國人或是外國人都是一樣的,只是呈現的方法和使用的技巧各有所好,這也是我會一直讀一些經典的緣故,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人類文明的智慧早就有了結晶,想想一本書作者都死了不知道幾十年甚至幾千年還有人要拿來印,還是有點原因的吧!

又想到台大歷史系陳宗仁教授跟我說的,有一次在圖書館碰到他請他推薦閱讀書目,他想了很久只回答我ㄧ句話:活著的人寫的書不要看。大概也是類似的意思吧,另外他也說了如果20歲的時候不讀些經典,到40歲的時候會很迷惘,這也是我一直不敢不讀書的原因,雖然讀了之後會從20歲就開始迷惘…

甚至很阿Q的在這兩年盡讀中國傳統的經典。為什麼呢?有個朋友在去年去唸了哈佛的MBA,他很聰明而且命比我好,但不服輸的個性還是會想要超越他,怎麼超越呢?想破了頭終於想到,雖然他唸的是西方人最新的管理,但身為台灣人的他終究他會回到大中華區工作,在大中華區要奉行的價值觀還是要照中國人的規矩才對,這樣的話是否該讀些中國的經典呢?且自己英文遠不如他,但文言文我會他不會,想通了以後就很阿Q的去鑽研中國經典了。

回到正題,為何買中友?就是賭他夠便宜。那時中部地區因為921的緣故所有房地產背景的公司都很不好,中友的背景為中屋建設,再加上那兩年百貨業的不景氣,營收不只沒有成長還衰退,另外台中那時候新開了新光三越,對中友也是大利空,種種因素之下中友跌到了驚人的0.7,一張只要七百塊。

雖然如此,中友那時的淨值還有7塊錢左右,股價淨值比居然是0.1X!就算扣掉長期投資中屋都當投資虧損打掉,淨值也還有四塊多,股價淨值比還是超低。競爭方面雖然有新光三越,但中友的業績其實很穩定的都在70億左右,沒有往下掉的跡象,且扣掉管銷後營業淨利和營業活動現金流量都是正數,短期間不會倒閉,股價那麼低沒有不買的理由。

其實最有趣的是怎麼會注意到?原因在於家裡就住在北屯這邊,雖然那時在當兵,放假都會去中友誠品逛逛,每次去都覺得業績不錯,人氣也都還很旺,館內也都有定期翻新(代表有錢,沒錢就只能放著讓他舊),原本想說不只想當客戶,還想當股東,看到股價的時候真的很驚訝,就拿那時候的微薄積蓄買了點。雖然獲利率驚人,其實賺的錢很少,因為那時候根本沒有成交量,稍微買一點就會漲停(隔天在報紙看到是自己拉出來的漲停還蠻爽的,原來幾萬塊就可以做主力),要很小心的分批買和分批在有賺頭的時候賣掉。這樣選股的方法彼得林區(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基金經理人)的作法有點相似,所以最近讀他的書都深覺得於我心有慼慼焉啊!

很妙的是我的營業員每次聽到我下單都會苦口婆心勸告不要買中友,說這是全額交割股有多慘之類的話,然後繼續推薦我別的股票…

心得

其一,股價被嚴重扭曲偏低的股票真的有投資空間,惟要能夠確定不會倒閉以及真的要夠便宜。會不會倒閉看流動比率和營業活動現金流量最準,但要能夠預估未來一年大致營業情形。

其二,投資一定要拿賠光都無所謂的閒錢來投資,不管多看好都不要融資。

其三,不要聽營業員的話。

其四,其實買的時候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漲,基本上一直到現在我的能力也僅止於判斷股票是不是夠便宜,但是市場何時會反應上來真的就是運氣了,一般來講我的耐心設定在兩年,這是巴菲特說的,至少要給你選的股票一點時間來表現,只是運氣還不錯,可能台灣市場也太小的緣故,還沒等到那麼久過。至於什麼時候賣我也沒什麼概念,一般就是覺得差不多回到他的價值,或是不特別便宜就會賣了,沒有特別跟著大盤或看財報來決定。

以上

我的投資路之0 – 青島海爾電冰箱股份有限公司 070120

business graph with arrow and coins showing profits and gains
從開始花時間瞭解股票到底是什麼玩意,一晃眼六七年的時間過去,直到最近才驚覺很多東西只是一直零散的放在腦袋裡,既沒有系統的選股方法,也未曾統計過自己的績效到底如何。

原本就打算透過BLOG跟朋友們分享我的財富人生,乾脆趁此機會理一理過去的心得和紀錄,沒有很亮麗,甚至也曾採過地雷,但仍堅持只要自己的方向和方法正確,有朝一日,終成大器。

從幼稚園開始,我就搞不懂為何大家算數總是從1開始算,阿拉伯數字的開頭不是0嗎?因此,這一系列的文章從0開始編起,請原諒我的古怪…

青島海爾是我第一支關注的股票,台灣的朋友不用去查,這是一家大陸公司,但很奇妙卻是我踏入投資市場的開端。故事要從2000年我大四講起,那年台大和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這幾個學校的會計系合辦了一個財務預測的比賽,除了預測青島海爾當年度的財報表現之外,另外也要預測一年後青島海爾的股價,既然是預測,四校的學生就在當年底先提供了一份報表出去,等到隔年五月財簽出來後再到上海辯論誰測得準,剛好有幸,被選為台大代表隊八位成員之一。

財務報表的預編對精通財務會計的我們而言只是小CASE,僅需仔細研讀過去幾年的報表後深度分析並抓出影響財務表現的幾項指標,然後針對指標當年度的變動來調整財務報表的內容,要編出八成準的財測並不難,惟預測一年後的股價預測就讓人頭痛了,總是埋首在會計平衡和不平衡的困境中會計系學生對股價的判斷根本沒個準,問了財金系和證研社的同學得到的答案又天差地遠。這時候就只能憑著自己碰到問題總習慣靠自己從根本去思考和解決的習慣,很徹底的找了許多書和雜誌來研讀,發現唯一會以財報為基礎來做投資的只有巴菲特所謂價值投資這個流派,這對只懂財報的我而言根本是汪洋中的一盞燈塔,也因此踏上了投資之路。

結果出人意外。在我們向教授請益的同時,似乎連老師們都感受到,連他們都沒有能力預測未來股價會如何,後來乾脆就取消這個項目,只要預編財報就好。也還好沒有預測,印象中2000年9月時青島海爾的股價是19RMB左右,原本我們的共識好像是25RMB,到2001年5月過去時實際的股價好像還是19RMB,殘念。

當時不知道,回頭去看才知道這個比賽對我影響有多深遠。

其一,讓我知道財務報表這個東西不是只是讓會計師有飯吃,對單一股票投資價值的認定有很大的幫助,也的確可以透過財報創造價值,但關鍵要先會讀。

其二,財報是可以預測的,真的有用心瞭解企業的財報以及瞭解公司,要判斷未來幾年大致的財務狀況不會太困難,惟財務績效很多時候和股價是兩回事,但長期而言股價和財務績效還是有很大的關連。這也是我很難忍受分析師預測失準的原因,要不你不要預測,要預測就給我用心點。

其三,更重要的是知道有巴菲特這個人,讓我對投資致富有很深的憧憬,他的影響在其後的操作會提到。

不知道大家又是從什麼地方開始對投資有興趣呢?說來聽聽吧!

以上

070118禍國殃民的台灣高鐵

通車已半個月,車子跑得很穩很快但是連賣票這種小事都弄不好的台灣高鐵,究竟會對台灣有怎樣的影響?僅就財務層面稍作討論

結論:

1、還不起的三千億,倒楣的是老百姓

2、一日生活圈只是夢想,房地產僅對北台灣有實質注意

3、高貴又驕傲的台灣高鐵

以下分段討論

 

1、還不起的三千億,倒楣的是老百姓

 

高鐵終於通車,雖然車子跑的快又穩,但在關注怎麼花了四千億居然搞了一個連賣票都搞不定的系統之外,更令人憂心的是其財務狀況,因為根據高鐵合約,只要一營運就必須啟動還款機制,高鐵還得起嗎?

 

個人認為,還不起。無需詳細的財務分析,只需一個很簡單的原因,台灣高鐵當初投標的時候,使用的運費設算基礎是採用民國 86年國內北高航空客運量為準,假設每年成長 20%算出來認為可以作。稍有印象的人應該還記得民國 86年剛好是國內航空最景氣,瑞聯航空一元機票盛行那段期間,之後航空業進入整合的黑暗期,運量年年下滑!在這樣的前提下,高鐵的收入怎麼會夠還款呢?而這也是去年高鐵要增貸的時候原本借他三千億的銀行團不予支持的原因,對外講的是財務模組仍需調整這種聽起來很專業的屁話,實際上就是運量假設出了問題,銀行不肯再多借。

 

(補充說明,一般向高鐵這種大型交通工程的開發,都不是靠運量收入賺錢,運量一般能夠 COVER到總借款的九成就算不錯,其他的要靠週邊不動產開發案,但是台灣高鐵的運量收入假設太離譜,造成能夠 COVER到的成數可能不到五成)

 

那真的還不起怎麼辦?這時候政府就必須接收整個高鐵以及承受高鐵借的三千億,這對對已經欠了四五兆的台灣政府的薄弱財政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而政府的財政不好,不管是透過加稅來彌補財政黑洞,或是造成政府評等被調降,台幣相應貶值後進口物價上升,倒楣的都是老百姓啦!

 

2、一日生活圈只是夢想,房地產僅對北台灣有實質助益

 

很多人看好高鐵這個題材認為延線房地產應該(實際上也已經)要漲,就個人來看一日生活圈只是高鐵自己喊出來的口號,結果只會是一場夢。住在北台灣(台北到新竹)的一些科技新貴或是白領階級或許有機會,台北市區由於房價高又過度擁擠,生活品質不好,搬到桃園和新竹高鐵站附近,坐高鐵上班可以直接進入台北市區轉乘捷運,通勤時間跟原本住台北縣差不了多少,但生活品質好很多,這對桃園新竹的房地產會有實質幫助。但對台中以南的地方就很難茍同,首先是票價,台中到台北要七百,每天通車來回只算工作日一個月也要三萬多,一般老百姓誰付得起?又車站距離市區生活機能好的地方還要半小時的車程,真的會有人特別為了搭高鐵搬到附近去嗎?

 

因此,我認為高鐵僅對新竹以北的房市有所助益,其他地段所謂的高鐵題材,個人認為泡沫+幻想的成分比較高一點,有在其中賺錢的建議可以趕快出脫,真的高鐵搭的人少了泡沫沒了,想跑都跑不掉。

 

相同的例子,最近台中未來捷運規劃路線沿線的房價每坪喊價比沒有捷運路線覆蓋到的漲高了兩三萬,個人認為也蠻扯的。首先是錢在哪邊、什麼時候蓋好都還不知道?其次是就算蓋好了,台中不像台北城是人口規模達五百萬的地方,密度最高的台中市也只勉強破一百,交通也不塞車,捷運不成網絡,也沒有配套的公車網,誰會坐捷運啊?

 

3、高貴又驕傲的台灣高鐵

 

花了四千億蓋好的台灣高鐵,員工薪水好不好?在準備這篇文章資料的同時把高鐵的年報仔細的看了,發現 2005年台灣高鐵副總以上的 18位高階經理人平均年薪為台幣 740萬元,相較於台灣客運業龍頭中華航空 8位高階經理人平均年薪 350萬元,是否太高了一點?但是很妙的是扣掉這些高階經理人,台灣高鐵其餘 1800位員工的平均年薪僅約台幣38 萬元,相較於華航9800 位員工的平均年薪台幣108萬元,高鐵顯然是個貧富差距比較大的地方。呵呵,或許下次去高鐵車站或乘坐高鐵看到穿著美麗制服的高鐵員工不用太羨慕,地上跑的根天上飛的還是差很多。

 

驕傲的高鐵不用多說,最近媒體應該也看夠了。感覺高鐵像是吃定政府,我蓋好了就是要通車賣最貴的票!(說穿了政府現在是最大的股東,要不是顧及老百姓觀感,政府應該也想賣貴一點吧!)除了政府接下來倒楣的就是借他錢的銀行了,非金融業的朋友可能會認為藉了三千億的高鐵面對銀行應該要很低聲下氣,但其實金融業不是這樣,一般錢還沒借之前銀行地位會比客戶高,然而一但借出去了情勢就反轉,借款人講話會比借錢的人還大聲,畢竟銀行真的很怕客戶卯起來耍狠不還,尤其是欠越多的越有本錢大聲講話(這也是力霸集團爛了那麼久銀行始終給予紓困而不要求重整的原因),SO很快高鐵還款就有得吵,等著看熱鬧,看看誰借最多最倒楣囉!


以上

補充說明看壞高鐵的財務和支持高鐵與否對我而言是兩回事,就國力的展示而言,還是很開心我們有了高鐵!雖然鐵路運輸效益對一個島型的小國效益很差,又台灣高鐵興建期間一貫的高姿態和不知道為什麼不求效益拿錢出來當大股東支持他的陳水扁政府令人反感,又大陸工程和東元電機等既不願增資支持高鐵又從高鐵的興建和機電工程中綁標吃飽飽的嘴臉讓人看了生惡,但在內心深處還是支持高鐵的,即使我覺得或許對政府而言不用多花錢的政策開放讓我不用轉機可以直飛上海(對老百姓而言可以省錢)比只花一個小時可以到台北來的重要!反正最壞就當我們花了三千億買個大模型,心情好還可以搭一搭,總比花六千億凱子軍購,那就是真的把錢拿來當肉包子打美國狗了…

070113簡單又穩定每年賺8%的投資法

前兩年流行過一陣子的平衡型基金,宣稱藉由股債平衡策酪可以達到每年6-10%的獲利,但往往因股債部位調節的時點不對(我覺得是沒有遵照50/50且超過10%就要調整這個心法)且台灣債市一片死寂的情況下,少有平衡型基金達到預期的目標,甚至淨值虧損的也大有人在。真的每年保守的要賺6-10%有那麼困難嗎?以下介紹在投信待的時候有位超過十年外匯操作經驗的主管傳授的方法 ,利用簡單的匯率區間操作,不用去買什麼平衡基金,就可以輕易達成每年 8%左右的報酬,請詳下文

操作方式:

1、在美金對台幣匯率低於31.7以下的時候買美金存美金定存
2、美金對台幣匯率高於33.3以上的時候賣美金存台幣定存
3、定存天期建議放一到三個月就好,不要放太久

原理說明:

以近年來看無論美元或台灣的經濟或貨幣表現強弱,美金對台幣的匯率都在31-35這個區間遊走(其實僅有03年突破34.5,SO 也可把區間縮小到31-34來衡量),低不過31的原因是因為出口台灣出口商毛利偏低,匯率太低廠商根本沒有出口競爭力,高不過34的原因在於國內物資均賴進口,匯率太高國內物價會飆漲,老百姓受不了。基於以上兩項原因,央行很刻意的把匯率控制在31-34間,長期的均價在32.5左右,且每年至少會有一次以上的來回波段。

在這樣的前提下,有耐心的投資人很容易藉此賺取穩定的報酬。先在美金31.7以下的匯率買入美金存定存,等待幾個月的時間高過33.3就可以賣出轉存台幣,基本就有5%的匯差。匯差之外,以台幣短期定存目前接近2%,美金短期定存約4%出頭的水準,假設一年之間各存一半,平均也有3%的利息,與匯差合計就有8%的獲利。

補充說明,31.7買33.3賣是建議的匯率,想更保守或是積極的投資可以縮小或開放這個區間鎖定6%-10%的報酬。另外匯率變動迅速,建議定存天期不要長,到了設定買賣的價格才可以馬上解約操作又不損失太多利息。還有就是這個方法的假設基礎為台幣對美金匯率在31-34(35)區間遊走,沒有重大經濟變故(如中共打台灣或阿扁宣布獨立等)的情況下我相信這個區間3-5年內不會改變,惟或有可能因高鐵影響政府財政的因素稍微向下調整,但向上的空間由於製造業外移經濟體質弱化等因素個人認為很有限。

以上

台灣的金融股不要買 – 070110

這幾天力霸集團宣佈重整搞得中華銀行被擠兌以及政府接收,到底台灣的金融股(主要是銀行)有沒有投資價值?錢還有哪邊可以存?以後的金融市場會如何?請參考以下文章….

結論-台灣的金融股不能也不要去買,原因如以下三點:

1.財報不透明,多少呆帳沒打沒人知
2.開放金融業西進中國只是夢
3.銀行家數過多,殺價競爭造成市場失序,難有好的獲利

以下分段論述

1.財報不透明,多少呆帳沒人知

這次中華銀行爆發擠兌和下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媒體報導中華銀行還有兩百億呆帳沒有打掉,全部打掉的話淨值會變負數。很多人質疑中華銀行作假帳,到底有沒有呢?答案是有,但是是金管會逼的!WHY?

說穿了中華銀行只是倒楣是力霸的關係企業,但不管怎樣也是股票上市公司,兩百億呆帳沒打會計師怎麼敢簽財務報表?關鍵就出在我們偉大的金管會在先前以安定金融市場為由准許金融機構呆帳分五年攤提,舉例來說假設我原本今年借出去的錢有一百億收不回來變呆帳,正常就是一百億都算當年的呆帳,但在金管會神聖的行政命令下,所有的會計準則都不適用,這一百億呆帳當年度可以只承認二十億,以後四年每年再分攤二十億即可。而中華銀沒有打的兩百億呆帳就是這樣累積下來的,SO?誰幹掉了中華銀?是王又曾掏空?還是金管會無能?

慘的還不只是中華銀行,以國內五十家左右的本土銀行,真要把會計方法改回來,一次性的認列所有呆帳的話,淨值會變負的銀行「絕對」不會只有中華銀和最近被點名的慶豐銀行、寶華銀行、亞洲信託這幾家,保守估計至少有超過十家到二十家左右的商業銀行都會掛點,到時候政府還有沒有能力擔保銀行不會倒?我很好奇同時很理性的相信,沒有!SO建議可以考慮把錢改存到大一點的銀行(像是台銀)或甚至外商銀行,順便搞點美金或其他外幣,免得真的再度發生本土性金融風暴就一點都不好玩了。(真的發生金融風暴的時候台幣會重貶,建議買些外幣資產避險先,另外高鐵開通也是政府財政的隱憂,這個之後另外撰文)

2. 開放金融業西進中國只是夢

有人說金融機構短線(這一兩年)會有開放登陸的題材,其實只要稍微熟悉中國政治就會明白機會不大,WHY?就我來看,金融機構是否登陸的關鍵不在於台灣政府是否開放金融機構過去發展,而在於台灣政府能不能接受大陸的國有銀行到台灣開分店,這樣說的原因在於中國雖然希望台商過去投資製造業帶去資金和技術,但中國金融業這塊大餅全世界都在垂涎,沒有理由特別讓台灣的銀行佔有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中國反而會打著「交流要平等互惠」的旗幟,要求除非讓大陸國有銀行也到台灣做生意,要不然台資銀行過去免談!(就我所知,廣東發展銀行和福建興業銀行已被指定為首波重點登台銀行,裡面養了一批幹部隨時可以到台灣開店….)有多少台灣人可以接受路上有「中國建設銀行」等的招牌呢?或許台北有空間,但是南部應該很難吧….

3. 銀行家數過多,殺價競爭造成市場失序,難有好的獲利

台灣金融業(銀行業,以下省)的問題很簡單,過度競爭。雖是全球前十五大貿易體,但一個人口僅兩千三百萬人且成長停滯的國家,又面臨製造業不斷外移,市場不斷縮水的同時,在市場中幾十家銀行的幾千家分行要怎麼生存呢?對好客戶殺價(降低利息)或是放寬借貸標準是唯二的辦法,但金融業不同於其他產業的是以上兩種做法會導致負擔的風險遠超過賺取的利差,景氣好的時候大家都好過有錢還,一旦景氣反轉放出去的款收不回來就是呆帳!這兩年現金卡和小額信貸等造成所有銀行超過千億的呆帳就是最好的例子(消金風暴起因於那些不怕死的銀行對小額借款人慷慨的放寬借貸標準)。

小額的消金已死,這兩年接手的是房貸和企業貸款。房貸的部分雖因國內資金過剩利息也很低,但因國內所有行庫幾乎都曾在前一波房地產低潮受過重創,這兩年的房市蓬勃雖然增加不少銀行房貸,但整體風險個人認為還在可接受範圍(而且主管機關也不時出來喊話和調節)。惟企業貸款的部分個人認為會是下一個引爆點,一方面是利息水準相較於暴露的風險嚴重偏低,另一方面是整體的系統性風險,在銀行消金無法推動的同時,為數不少的銀行選擇給信貸的企業戶超額的額度以推升總放款金額來降低逾放比,企業可以支配的額度(錢)變多了,就會造成不少浮濫的投資或運用資金,景氣好的時候錢轉得動都還得起,怕就怕景氣反轉信用緊縮的時候又會有一波企金風暴產生,到時候又是一堆銀行打不完的壞帳!

至於企金與消金外的第三項業務財務管理,一樣的狀況是這兩三年是多頭行情市場景氣好老百姓願意投資買什麼海外基金之類的,惟景氣也是會有循環往下走的時候,到時候基金要賣給誰?近年佔不少銀行收入三四成的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往下掉,銀行到哪邊找這種沒有風險的收入來補營收下降的洞呢?

其他方面我覺得台灣十年後應該剩下五到七家金控以及十五家左右的利基銀行(地區型或是有某項服務特別有優勢的銀行,如被買之前的新竹商銀和香港業務有優勢的上海商銀),其實這樣相較於國外的水準還是太多,但在台灣因為大家都想當老大,這樣等於還要淘汰一半金融機構的高層,已經很慘忍啦!

另外渣打併購竹商銀八成會是失敗的交易,原因還是在於人的整合,尤其在語言方面。說明白點,在外商銀行無法用英文直接溝通,會被國外總行或平行單位看不起,這點竹商銀原本的職員勢必要辛苦一段期間,但也很難確信可以完全克服。另外渣打希冀透國竹商銀一圖中國台商市場和竹科科技新貴的財富管理市場其實都是很模糊的觀念,中國市場如上所述台資銀行不見得有優勢,渣打要靠竹商銀原本的人力直接過去又會很吃力。另外科技新貴再貴也是一兩年而已,新的會計公報實施後員工分紅認股以市價八成當作是費用入帳勢必會有不小的影響,這個議題以後再撰文討論。

綜上,不知道還有多少庫存呆帳沒打,大陸金融夢又很可能只是幻影,再加上銀行的各項業務都因過度競爭造成無力可圖甚至很有可能虧損,總結台灣的金融股沒有長期的投資價值,千萬不要買!免得到後來變得向中華銀行這種壁紙股票一堆!另外有資深市場研究員跟我說,根據他的觀察,每個大多頭都會有各類股輪動的情形,通常漲到金融股就代表已經沒什麼好炒,所以才連金融都拿出來炒,這時候就要記得準備下車囉!參考看看吧!

以上

 

PS文中提到的"投資"都是意指買下這家公司的股票是看好公司長遠發展,願意參與等待隨著公司獲利自己的股票也獲利的情形。故所謂"沒有投資價值",只代表該股票不適合以"投資"為前提的投資操作,但並不代表完全沒有獲利空間,但相較之下或許在此時稱為"投機"會更適合。關於投資與投機在觀念與技術上的區隔,也是個不小的學問,以後再專文論述吧!

跟著外資買就對了?? – 070105

有長期關注市場的人,應該都常聽到報章或媒體提到"跟著外資買就對了!"這種股票操作方法。如此簡單的方法到底有沒有道理以及能不能賺到錢呢?從今天聯合晚報的一則報導提起….

結論與建議:
1. 產業(尤其面板和半導體)起落劇烈,分析師的估計十之八九會有相當的落差。
2. 外資行情的確存在,惟跟著買最大的風險在於很難跟著賣。
3. 與其跟著別人買等著被套殺,不如做足功課相信自己的判斷標的。

以下分段討論

1. 產業(尤其面板和半導體)起落劇烈,分析師的估計十之八九會有相當的落差。

先引述一段今天的報導(2007/01/05 聯合晚報)標題:力特目標價 遭摩根士丹利腰斬 內文:受到面板廠「In-House」策略衝擊,力特(3051)無力可回天….摩根士丹利今日以此為由,將評等由「加碼」調降到「權重與大盤相仿」,並坦言「轉機題材失敗」,目標價一口氣砍了50%到25元。….王安亞原本預期,力特2006年獲利有5.15元,今日已下修到0.04元。 ….(摘錄)

從文中可以讀到,原先(應該是2006上半年)摩根的王分析師預估力特2006年EPS每股5元,因此把目標價訂在50,沒想到力特除了第一季賺錢之外,二三季都賠錢,逼得王分析師修改自己的預估,獲利從每股5元修正到每股0.04元(調整幅度99%),目標價也下修到25。

一般人一定會覺得很奇怪,分析師不都是專家,怎麼會估得那麼不準?是不是王先生是新進的菜鳥?答案並不是耶!王先生是有超過十年經驗的半導體和面板產業分析師,在摩根史坦利身居執行董事的高位! SO??舉這個例子是要說明無論是股票或產業,在很短的期間內都很有可能大賺或大賠,真的長期追蹤就會發現,預測準的人很少啦(不管是預測指數或是個股都一樣不準)!就算準多數也是運氣好的成分居多,沒有人是長期以來都準的(要不然這個地球不都是巴菲特了嗎?),因此建議對於每天琳瑯滿目的"預測",看看就好,不要太認真! 應該會有人問,真的測不準,怎麼這些人還會繼續存在呢?長久觀察我的心得有兩點,其一為幾乎沒有人持續在追蹤,因為每天都有太多人說不同的話,也沒什麼人記得或管這個人三五個月前說什麼。其二為一般人對自己的信心不夠,這次被A騙了賠錢,下次就算不會再相信A,也會去找個B說的來跟著操作,繞來繞去就變成市場一堆名嘴,臭氣熏天。

 

2. 外資行情的確存在,惟跟著買最大的風險在於很難跟著賣。

不諱言的確有外資行情,且價值鍊像是這樣:先會有一個外資喊進(喊進前其實自己先在低價買好股票囉!),之後其他外資大多會跟進(但還是有對做的情形,先不深入討論),然後就輪到本土法人也喊進,最後就是傻傻的一般散戶也跟著進。賣的時候的順序也差不多是這樣子,結果一來一往之間散戶往往就變成買到最高點賣到最低點的羔羊,運氣好跑得快的可能有些蠅頭小利,惟十之八九賠錢收場居多。長期的觀察和研讀報告,我相信所謂的外資在股票的研究相較而言的確比較深入也紮實(至少他們買的股票基本面相對不會亂七八糟),只是如此的波段操作死了一堆散戶,跟投顧老師的玩法不也沒什麼不同,不是嗎?或許也不是外資喜歡這樣玩,大家喜歡跟著外資買才是罪魁禍首吧!先有雞還事先有蛋的問題最討厭了….

 

3. 與其跟著別人買等著被套殺,不如做足功課相信自己的判斷標的。

養,套,殺!是長期以來所謂市場主力和投顧老師的玩法,近年來外資持有台股比重由15%上升到30%,相較於籌碼分散的本土法人和散戶,我更相信現在真正的"市場主力"應是外資。惟與其隨波逐流聽市場明牌幫人抬轎,最後還是得賠錢出場,是否有更聰明的選擇呢?做足準備和功課,徹底的分析瞭解所買的公司,耐心的等待開花結果或許是唯一的法門,這牽扯到基本面分析或所謂價值投資的領域,容後再談。

以上

如何投資基金 070101

選在2007年元旦開啟自己的BLOG,先來篇老少咸宜的文章吧!如何投資基金?

結論:
1.  投資首重認清自己的需求和目標,而非盲目追求利潤最大化
2.  懶人投資最EASY投資組合-謹守股債各半原則
3.  定期定額分攤風險?-均價以上應減碼,均價以下應加碼
4.  選擇短中長期績效表現都在水準以上(前1/3)的基金
5.  來自基金公司老鳥的勸告-熱賣的基金不要買
以下分段討論

 

1.  投資首重認清自己的需求和目標,而非盲目追求利潤最大化

或因曾在基金公司服務的緣故,對基金這種金融商品有稍多過於常人的認知,故時常都會有友人問到"最近想買基金,有沒有哪支比較好?"

可能是自己個性比較雞婆的緣故,總是秉持著"給他魚吃不如敎他如何釣魚"的想法,大費周章的把基金的來龍去脈花個一兩個小時講完,而這時候通常得到的反應就是"沒有啦!其實我不想知道那麼多,我只想知道哪一支比較好而已,你有什麼推薦的嗎?"

幾次之後終於明白,也對啦,人家只是想喝牛奶或吃牛排,不用把牛的構造,如何養牛,甚至如何經營農場都讓他知道,是我錯啦!好吧,選擇妥協,那問題來囉"我想知道你買這檔基金的目的是什麼?"

通常以一個財務規劃師或是財務顧問的腳色,問這樣的問題想知道的就是對方對這筆錢的規劃和期待的報酬,畢竟是僅有一筆錢或是每個月都有一筆錢可以投資?短期間會用到這筆錢還是可以放個十年二十年?是養老規劃還是子女教育支出?不同的條件和外在因素的考量,都會影響到適合的標的,比方說假設現在你有一百萬,希望下個禮拜可以變一億,唯一的選擇就僅有大樂透,但若是希望二十年之後變一億,每年26%左右的報酬,買股票如果運氣好的話有可能,但要靠基金,別傻了!

十次有九次,得到的答案就是"沒有阿,剛好有一筆閒錢,買基金就是要賺錢,當然能賺越多越好"或是"我不知道耶,報紙說xx基金很不錯,我想投資看看,所以來問你"這種之類的答案。

一開始還蠻無奈的,這兩年我終於明白,這跟我們的教育制度有很大的關係!從小學唸到大學,老師只會敎你要把書本裡面的"知識"(哈哈)弄懂弄熟,但卻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這些書本裡東西其實都是其次,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你想成為怎樣的人?你想要怎樣的人生?我們的教育制度和社會風氣太過於"必然",唸醫學系的就該當醫生,唸會計系的就該當會計師,不這樣就好像沒有未來或做了錯事一樣。

扯遠了點,回到正題。我覺得不管是誰,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應該弄清楚自己的目的,態度還有期望,不論是拿錢來做投資,職涯的發展甚至擇偶結婚都是如此。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做這件事情,到頭來只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任人擺佈吧!投資還好,頂多把錢賠光,心情不爽而已。工作或是婚姻的錯誤選擇,可能會造就一輩子的不幸福!何況,都已經是成年人了,把生而為人最重要的價值"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上吧!就算會死,也要自己跳,不要給別人推,這樣還死得甘願點,不是嗎?

肯定會有人問,那要怎樣認清楚自己在投資的需求和目標呢?我想,在現在的台灣社會,如果你是還有能力和閒錢投資的人,至少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知識和教育水準。要認清自己的需求和目標不難,只要拿出紙筆來把未來短中長的規劃中跟大金額的錢相關的部份列出來,再配合時間稍為估算一下何時現金會有剩餘,何時會有短缺,剩餘的部份乘上投資的期望收益至少要能夠cover短缺的部份,這就是最基本的規劃,之後才是配合規劃選擇適當的目標。

還有,在市場中,沒有所謂利潤最大化這種事情,就像你不會知道下禮拜樂透會開什麼號碼一樣,接下來一年或十年哪檔基金漲最多也沒有人會知道,所能做的僅是從過去的經驗中尋找出蛛絲馬跡後來作為當下的判斷,然而盲目的追求市場上最熱門的投資標的下場肯定會很慘。我想,沒有什麼是"最好的投資",只要能滿足自己設定的財務目標,都是最好的投資吧!(沒錯,就是老毛同志的哲學: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只是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2.  懶人投資最EASY投資組合-謹守股債各半原則

與我相熟的友人應該都知道,我個人是不支持基金投資的,為何?實證已經證實,大多數基金長期來講頂多只能獲得與市場平均相當的報酬,這是因為大多數的基金都會分散投資很多標的,分散到最後的表現就會跟市場平均差不多,但是又要扣掉基金的手續費和管理費,實際的報酬其實會稍低於市場平均。這樣的話,寫這篇文章不就很白目?

其實不然,後來想清楚,我自己不支持基金投資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我想賺更多,其二,由於工作的內容和自己的專業能跟股票投資結合,就自己的投資我有能力打敗大盤,當然不需買基金。但大多數的朋友可能只是想讓自己的錢不要放在銀行只有2%的定存,也或許不像我有財務分析和個股評價的能力,對這些朋友而言,基金是可以考慮的投資標的(SO這篇文章應該還是有其價值)。

以下介紹的方法非常湊巧的在兩位投資大師的著作中都有提到,其一是偉大的班哲明葛拉漢,證券分析的創始者以及巴菲特(沒錯,就是這個地球上第二有錢的那個傢伙)的老師,其二約翰柏格,在市場上被稱為共同基金教父,也是美國最大的基金公司鋒裕集團創辦人。

他們提出的方法簡單的不得了,基於股債市背離(股市不好的時候債市會好,同樣的債市不好的時候股市會好,主要是因利率的緣故)的經濟學鐵律,以及認為一般的投資人根本沒有能力判斷景氣好壞或是轉折點的情況下(我覺得不只是一般投資人不行耶,專業的也沒幾個人可以吧),根本不用去考慮股債的比重,只要簡單的把股債維持在一半一半就好。比方說如果有一百萬,就拿50萬買股票基金,另外50萬買債券基金,長期這樣做下來,就能比較不受股債市多空頭的影響,績效會比較平穩,不會大賺大賠。

股債各半,如果有一邊漲或跌影響整個比率怎麼辦?很簡單,只要股或債有哪部分漲或跌超過10%以上,讓整個組合變成55:45的水準的時候,就把那多出來的部份賣掉,然後補足相對少掉的那一部分即可,這樣不管是股債的多空行情都可以適時的調整整個部位局部的獲利了結或停損,真的是一個很簡單卻相當聰明的機制!

時間呢?建議至少每個月花一個晚上或是週末的半天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一般的金融機構一個月會寄發一次績效報告,沒有的話也可以請你的理財專員提供,檢視後有需要可以直接打電話給理專討論。千萬不要總是理專打電話來時才配合理專推薦的新商品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一般銀行的理專,每天要注意那麼多市場的變化,一兩千支基金或連動債或保單,每個禮拜有新商品募集的QUOTA,每個月業績要歸零重新計算,每季有要開新戶的戶數,還有超過50個客戶的投資組合要調整,誇張一點的銀行理專甚至房貸車貸信用卡也都有業績壓力!你還真的相信理專能夠站在你的需要定時幫你調整投資組合嗎?(不代表市場上沒有好的理專喔!還是認識很多不錯的同業,尤其VIP理財因為負責的客戶數相對少能夠提供很好的服務)

 

3.  定期定額分攤風險?-均價以上應減碼,均價以下應加碼

對工作和收入相對穩定(尤其是軍公教)的朋友而言,每月能夠有剩餘可以投資,定期定額扣款投資是很不錯的方法,畢竟市場每天都在波動,何時高何時低真的不是一般的投資朋友可以掌握,長期的定期定額可以把成本分攤到平均的價位,但後來實證發現有更聰明的方法,還是定期定額,但在市場行情比較高的時候扣的錢少一點,行情不好的時候扣的錢多一點,這樣的績效會比傳統的定期定額好上一截。

如何判定市場行情的高低呢?以股市而言,最簡單的指標就是十年均線,以台股十年均線約在6000~6500點左右,超過6500就可以考慮少扣一點,比方說每個月原本扣五千改成扣三千,低過5500點就可以考慮多扣點。每個股市都會有其最有代表性的指標,就算是全球型基金也會有什麼摩根史坦利全球指數之類的指標可以參考,一般人不好找這種資料,可以請理專提供。另外債市而言就是參考長期政府公債的殖利率走勢,不懂的話趕快去請教你的理專。

 

4.  選擇短中長期績效表現都在水準以上(前1/3)的基金

有了基本投資組合的觀念以後,比方說對日本基金有興趣,或是對新興市場債券有興趣,這時候就面臨該選哪一檔的問題,怎麼選呢?這個台大的邱顯比教授也幫我們解決了。如果沒記錯,邱教授曾經提出針對每一類型的基金,要挑出短中長期績效在同一類型都居前面1/3的標的(因為短期的績效大多數是運氣成分居多,只看短期不見得準)。現在基金非常非常多種,一定要找出同一類型的來比才有意義,要不然就會發生像是去比橘子和西瓜哪個甜的這種怪問題,找不到績效排名或是懶得找的時候,也可以請理專提供,他們都有資料庫,拉一拉就出來了。

不主動推薦哪一個國家或是區域或是類型的基金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因為我覺得謹守50%的股債各半原則比這個重要,另外一點是後來覺得有時候要能夠賺到哪個市場或哪一類型的基金的錢,運氣比眼光更重要。比方說前兩年日本基金還在起漲點11500(現在約17000),那時候就有跟不少客戶推薦,但真正買的只有不到一半賺錢耶!WHY?因為推薦後曾經小跌到11000,好多客戶都在那時候選擇出場而且把我們罵翻頭,現在看呢?唉,真的市場待久了看得人多了,你就會相信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而且不只決定命運,性格也決定財富吧!

不要太擔心買哪個市場這件事情,我覺得在股債各半的前提下,股票基金的部分選個三四支,債券基金的部分選個兩三支,加起來五到七支左右的投資組合就已經夠分散了,況且真正要花時間都瞭解這些市場,也已經夠累人了吧,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有認真的作工作挑基金老天爺會讓你賺到該賺的!另外給你的基金一點表現的時間,一買就漲的那種不見得是理專強會推薦,十之八九都是運氣好,SO設定個半年或一年的時間,真的沒有表現的話再去調整投資組合還不遲。

 

5.  來自基金公司老鳥的勸告-熱賣的基金不要買

會特別提到這點是因為上個月在某商業報紙(不就是那兩家)看到一個標題"哪個基金熱賣,跟著買就對了"。文中記者僅就群眾心理學的觀點一一舉證熱賣的基金有多好,跟著買就對,不趕快跟會買不到也進而賺不到錢,卻沒有任何的數據來支持這樣的說法!真的讓瞭解這個市場的人會吐血!

還記得當初剛到基金公司上班的時候,市場狀況還不明朗,前幾檔商品都募集得很辛苦,後來在某次晨會上在這個行業資歷超深的副總就提到,叫我們這些SALES不要擔心,越是難募集的商品越能幫客戶賺錢,因為難募集通常是市場冷的時候,這時候進去反而可以買在低點。相反的,景氣好市場熱的時候商品好募,但是相對客戶就越容易賠錢!後來市場的行情真的也是這個樣子,唉,在市場上,經驗還是有其價值的吧!AND想更深點,你還相信那些報章媒體的文章嗎?

 

6. 其他

不好意思,自己比較懶一點,關於基金的基本的一些東西,比方說有哪些基金,怎麼買賣,甚至怎麼選擇好的基金公司或交易平台等在本文完全沒提,而且這些東西我來寫也不見得比現成整理出來的一些出來得好,有心投資的人請自尋相關資料,有好幾本書都不錯,或許天下文化出的,邱顯比老師的"基金理財的六堂課"會是可以考慮的入門書。

若是有心想在基金投資方面花點時間做功課研究,推薦寰宇財經出版社出的"柏格談共同基金"。

文章設定的讀者是一般的投資朋友,不具有財務背景甚至可說不太瞭解投資市場,以及每個月願意且能夠花在投資的時間不超過半天,純粹把個人認為適合的投資方法拿出來分享而已,故文中還是沒有推薦任何一支基金。

推薦的方法僅供參考,因未擔任財務顧問的工作,也未有收取報酬的行為,對據此方法操作投資的朋友績效也不負任何責任。

畢竟在這個行業待過,也還很多朋友在其中,很多撇步或是負面的訊息就省了,未盡之處,還請見諒。

以上

價值投資/回歸商業本質,從企業經營分析為根基的投資分析